戰爭就是這一個樣子,每一個國家都是需要戰爭的,生于憂患,死于安樂,和平的發展并不能夠維持盛世的反戰,當然,戰爭也不能夠一勞永逸。但是,當戰爭的來臨,痛苦的只是百姓,而國家,只是需要戰爭來刺激百姓的血性,只有一個有血性的民族,時刻不忘殺戮,才可以站在世界的巔峰。
幾百顆炸彈下來,機場以及沒有了往日的摸樣,到處都是被炸彈犁出來的新鮮泥土,很多的泥土上還泛著黑色和鮮艷的紅色。黑色是被爆炸的濃煙和火焰熏的,鮮艷的紅色則是鮮血。是的,是鮮血,是澳大利亞士兵的鮮血,到處都有著被炸彈解體的殘肢斷臂。血腥味彌漫在天空中,沒有辦法,這就是戰爭。只要人,還有思想,戰爭就不會離我們而去。而,每一個人和國家,手中沒有一柄已經出鞘的劍,注定是要被欺負的。
和空襲機場的任務同時進行的還有一個任務,就是空襲達爾文港。正是因為同時有兩個轟炸的任務,才會導致了錢啦轟炸機場的飛機數量不多。對于空襲達爾文港的機群來說,這個任務才是有挑戰性的,不說達爾文港的防御是澳大利亞最嚴密的一個地方,單單是港口里面停泊的戰列艦上面的防空火力就夠機群喝上一壺的了。
此時的達爾文港已經那個不如平時那樣,作為澳大利亞最北面的一個港口,達爾文港此時已經成為了一個三步一崗,五步一哨嚴密防守的軍港了。這里停泊的是澳大利亞的第一艦隊和大英帝國皇家海軍的澳洲艦隊。
這兩支艦隊的實力非常的不弱,而且大英帝國的澳洲艦隊已經成為了目前唯一一支不在本土的英國皇家海軍的艦隊。以前還有亞洲艦隊存在,但是亞洲艦隊已經和法國的亞洲艦隊已經美國的太平洋艦隊一起在巴拿馬門口前沉入了海洋,成為了海龍王的水兵了。
澳大利亞的第一艦隊擁有兩艘航空母艦,這都是在美國緊急的改裝出來的。不得不說,在戰爭的時候,關于武器方面的工作效率都是高的驚人的。就像由一艘貨船改裝成為的一艘航空母艦,也許只要半個月就可以使用了。這個年代的航空母艦可不像在后來的那樣,還要經過一遍遍的試航。往往一艘航空母艦改裝出來之后,來不及試航就被投入到戰場上面。而且很多的航空母艦僅僅是經歷過一場海戰就不復存在。大多數的航空母艦是由已經退役的戰列艦、巡洋艦和商船改裝出來的,各項性能都是非常的差勁的,有些僅僅只能是可以搭載飛機而已。甚至是有些所謂的航空母艦,僅僅只是一個光禿禿的甲板,沒有艦島,沒有防空火力,也沒有艦炮。甚至在非洲的戰場上還出現過一艘沒有動力的航空母艦那是在蘇伊士運河發生的事情,德國和英國爭奪運河的控制權。德國的海軍沒有英國的海軍厲害,航空母艦也沒有英國的多,但是岸基航空兵的實力確實很強大。可是海戰中,岸基航空兵是沒有辦法幫忙的,戰場在岸基航空兵的攻擊范圍之外。德國就想出了一個辦法,一個快速的改裝一艘航空母艦的辦法。結果,德國用兩天的時間,就完成了這艘航空母艦的改裝,這是一艘已經不能夠稱之為軍艦的航空母艦了。德國是用四艘商船拼裝在一起,用鐵鏈捆綁住,將商船上面的建筑全部拆掉,然后鋪上一層甲板。光禿禿的,上面也沒有,甲板上面用水泥又砌出了一個滑躍式的起飛甲板,然后,搭載了六十架飛機上戰場了。最好笑的一點是,這艘“航空母艦”由于時間的原因,連動力也沒有,是依靠著兩艘戰列艦才將之拖到了戰場。實際上,這一艘航空母艦是一座真正的海上活動飛機場,就是這樣,讓英國吃了一個虧,誰也沒有想到,德國會想出這樣的方法,硬是在空中增添了六十架飛機!原本英國海軍就是考慮到自己這邊的戰列艦比德國多一艘,航空母艦也要多一艘,搭載的艦載機和德國的數量基本是持平的。德國是兩艘航空母艦搭載了七十二架艦載機,英國是三艘航空母艦搭載了七十九架艦載機。但是卻不想,德國很是無賴的拖來了一個移動的飛機場,整整增加了六十架飛機。
而這一個戰列,也是一個非常的經典戰列了,德國指揮官薩蒂科夫少將也一舉揚名,最關鍵的是,他那個造價低廉的快速拼裝航空母艦的方法成為了各國相仿照的一個方法。這樣的海上移動飛機場,比航空母艦來的簡單,造價低不說,而且還及其的簡單,一般的小國家也是可以拼裝成功的。這就成為了航空母艦的一個替代品,真是想不到,這個德國少將還是真的異想天開的發明了一個偉大的壯舉啊。這個方法,在以后的戰爭中會經常的出現,而這種滅有動力的海上移動飛機場也有了一個好聽的名字——拖曳式航空母艦。
不過,像這種簡單的航空母艦也就適合于這個年代的飛機,隨著飛機性能的不斷提升,這種簡單的拖曳式航空母艦還是退出了歷史舞臺。但是它的出現,是日耳曼人智慧的結晶,奠定了日耳曼人一場海戰的勝利,也讓日耳曼人的海軍得到了一個可以喝大英帝國抗衡的地步。
而澳大利亞的第一艦隊,也是有這樣的拖曳式航空母艦的,雖然,拖曳式航空母艦一般的都是只經歷過一場海戰,因為動力或是動力很差「沒有哪一個國家愿意為這樣的簡單的海上移動飛機場來更換一個上好的動力系統」,造成了再海戰中沒有但是像這樣的一次性飛機場也是可以決定一場海戰的勝敗的,雖然只是一次性的飛機場,但是可以攜帶飛機,那就是一件好事。只要在戰爭中,保護好自己的航空母艦,那么一次性飛機場就一次性吧,沒了,飛機降落到航空母艦上面不就行了嘛。反正戰爭的時候,飛機是要減員的,尤其是海軍大國之間的戰斗,那飛機減員的是十分的厲害的。像美國不就出現過,艦載機全軍覆沒的戰役嗎?一艘艘航空母艦載滿了艦載機來參加戰斗,回去的時候,只有空蕩蕩的甲板。所以,即使是一次性,那也是不錯的一次性。反正來了之后,還不知道這些飛機能夠回去幾架,一般來說,是不會存在回去的時候,有航空母艦搭載不下的艦載機的。除非是像中國那樣先進的c3艦載機,不過既然有了可以秒了敵人的飛機,那也就不需要這種拖曳式航空母艦了。
達爾文軍港里面,軍旗飄搖,一艘戰艦整齊的停放在港口里面。士兵們正在擦拭著戰艦的艦炮,一支強大的海軍,從軍艦上面的整潔程度上就可以發現。一般來說,擁有強大戰斗力的艦隊,它的軍艦的艦身是十分的趕緊的,尤其是艦炮。艦炮上有著污垢的艦隊,那是注定沒有多少的戰斗力的,而當年的伊東佑亨也就是在北洋艦隊訪日的時候,帶著一雙白手套撫摸了“定遠”,這艘讓整個日本都翹首仰望的巨艦的艦炮,才決定,和中國交戰的。原來伊東佑亨的白手套在撫摸了艦炮之后,變成了黑手套。所以,伊東佑亨才會斷定北洋艦隊空有先進的戰艦而沒有戰斗力,要不然日本哪有膽子僅僅依靠著幾艘穹甲巡洋艦就敢和擁有了兩艘鐵甲戰列艦的中國海軍交戰?不過,伊東佑亨沒有想到的是,周兵之后取得了戰爭的指揮權,而且海軍還在周兵的監督下努力的訓練,又購置了新艦,更換了艦炮。
澳大利亞的海軍雖然是不夠強大的,但是大英帝國的皇家海軍是強大的。所以,澳大利亞在大英帝國皇家海軍的影響下,也是變得十分的愛護自己的戰艦,也是積極的訓練。而大英帝國也愿意幫助下面的自治領發展,畢竟,自治領的強大,也是屬于大英帝國的強大。
澳大利亞海軍服役的戰艦是大英帝國的“伊麗莎白女王級”戰列艦,這一級戰列艦和中國的“皇后級”戰列艦幾乎是不分上下的,所差別的不過是裝甲的厚度。“伊麗莎白女王級”戰列艦的裝甲厚度是遠遠比不上“皇后級”戰列艦的。但是,在戰爭中,大英帝國發現了戰列艦的裝甲也是一個十澳大利亞的海軍沒有這種最新的戰艦,但是大英帝國的澳洲艦隊是有一艘“伊麗莎白女王ii級”戰列艦的,這是答大英帝國得知中國準備要進攻澳大利亞而加派過來的。畢竟,一艘戰列艦,也是影響不了戰爭的局勢了,只是希望澳大利亞能夠多撐一點時間,將同盟國拖到不愿意戰爭再繼續下去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