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第一百八十一章收復四城

熊貓書庫    明末瘋狂
🔊點這里聽書

  孫承宗率領明軍主力到達灤州城以后,立刻召集了所有的軍將商議,如何收復余下的三城。當然,作為官職卑微的吳世恭是沒有資格參加這次軍議的。

  沒想到,在這次軍議上,發生了激烈的爭吵。爭吵的內容無非是兩點:一是灤州城的繳獲,都歸于了秦良玉,其他的軍將都想要秦良玉吐出來一些分給他們;二是安排哪一支軍隊攻打接下來的永平城。

  關于第一點的爭吵,秦良玉在軍議上是大發雌威,真正做到了一毛不拔。由于在明朝軍隊的戰斗中,有著誰繳獲就歸誰的約定俗成,再加上孫承宗對秦良玉獨立收復灤州城,而產生的補償心理的偏袒,最終其他軍將沒有得到任何東西。

  而對于攻打永平城,孫承宗就不肯放過秦良玉這支勁旅了。而秦良玉也無從推托了。不過鑒于秦良玉的軍隊在攻打灤州城的時候傷亡很大,所以孫承宗也答應了秦良玉,留下了一部分軍隊駐守在灤州城。

  孫承宗當然明白秦良玉的想法,秦良玉要留著自己的軍隊守衛那些繳獲的財物呢。所以孫承宗索性是好人做到底,把其他的明軍都帶離了灤州城。

  可是這么一爭吵,就耽擱了兩天的功夫。而這時候率領著后金軍主力,已經回到永平城的阿敏。一方面集合所有搶掠來的財物;另一方面在搶掠的人口中,只留下了青壯男女,其他的人被阿敏下令立刻屠殺。

  而這次屠殺完全露出了韃子的豺狼本色,他們竟然連已經投降后金的那些漢官都沒有放過。而這時候在明軍這里還不知道永平城的慘劇,他們依然抱成一團,不緊不慢地行軍著。

  可是當勇將曹文詔率領的明軍先鋒,在永平城下救出來幾個幸存的百姓以后,明軍才知道后金軍已經在永平城屠城,并且也已經撤退了。

  明軍主力立刻加速,兵不刃血地開進了永平城。而阿敏集合在后方兩城駐守的碩托,押送著財物和人口向關外撤去。

  得知后金軍撤退的消息以后,明軍立刻活躍了起來。尤其是祖大壽的遼東鐵騎和其他軍隊的騎兵,他們倚仗著自己的騎兵馬快,向著后金軍撤退的方向追殺了過去。

  有這么一個痛打落水狗,撈取財物的機會,遼東鐵騎和其他軍隊的騎兵又怎么會放過去呢。一開始,那些騎兵確實有些收獲,但是,看到了明軍騎兵肆無忌憚的樣子以后,阿敏集合了一部分后金軍的主力,回身和明軍騎兵戰斗了一場。

  這場戰斗,明軍騎兵小敗。然后明軍就謹慎了起來,只是遠遠地跟隨在后金軍的后面,禮送著后金軍的出關。

  就這樣,明軍相當順利地收復了余下的二城。并且,還都多少繳獲了一些財物。并且,那些在永平城被屠殺的百姓,他們都是剃了發的。明軍把這些百姓的首級割下來,還可以冒充韃子首級賺取軍功。這不要太讓人滿意哦!唯一可憐的是那些被屠殺的百姓,他們人都死了,還要受這第二波罪。

  明軍的主力滿意,待在灤州城的吳世恭那是更滿意了。得到了吳世恭的來信以后,恭順侯府和陽武侯府立刻在京城的權貴府第進行了串聯。接著,在那些權貴中間,出現了罕見的高效率,他們立刻派出了管事,快馬加鞭地趕到了灤州城。

  反正吳世恭和他們討價還價的事情不用細說。不過吳世恭還是遇上了一個問題。當時,秦良玉和吳世恭商量的時候,覺得雖然要賣地,但是還是不能夠做得太大張旗鼓。所以也就決定賣五萬畝地左右。

  可是,來到灤州城的權貴家多達四十幾家,他們都覺得分到自己手中的地太少了。可這時候,秦良玉等白桿兵的主要將領已經開往了其它三城,留在灤州城大營的只有那個秦千戶。他并不能夠拿什么主意,所有的一切都要吳世恭來決定。

  到了最后,吳世恭索性一咬牙,一不做二不休地敞開賣地。到了最后,一共賣出去十六萬畝多的地。

  不過,吳世恭倒有了一個意外的收獲。因為京城還在戒嚴,雖然人員可以有限的進出,但是確實沒有辦法組織起這么多的大車來運送秦良玉和吳世恭的財物。

  而吳世恭因為要把自己陣亡的兵丁都放在棺材里,帶回死者的家鄉去安葬,所以大車的數量是絕對不夠的。

  不過現在買地的那些權貴,他們都要到灤州來建造自己的莊子。招收莊丁倒不難,反正現在京城逃難的難民是一大把的。但是那些莊丁的糧食和一些生活物資、工具等,還是要花費大力氣從京城里運過來。

  可現在吳世恭這里有現成的糧食和物資,所以可以解決掉很大一部分問題。這些權貴花了銀子從吳世恭這里買了這些東西以后,一算帳,還可以少化不少錢。而吳世恭也正好少了運送這些財物的麻煩。

  所以這些天,吳世恭一方面讓兵丁砍伐樹木做棺材,另一方面就是讓大營中的工匠,把繳獲的兵器和灤州城內弄來的廢銅爛鐵打造成農具,準備著交付給權貴的那些莊子。

  見到吳世恭的生意經是頭頭是道的,那個秦千戶也是佩服得五體投地。

  當然,這些來買地的管事,不可能把這么多的現銀帶在身邊。不過有恭順侯府和陽武侯府的擔保,他們都會在京城把這些銀子給支付的,并不怕他們賴帳。

  接下來,吳世恭就無所事事了。那些管事也安排著人去看地界,回京城募集難民等,忙得是不亦樂乎。至于他們將來是如何和官府打交道,吳世恭也沒興趣去關心這些了。

  阿敏基本上把鑲藍旗的主力帶回了關外,并且也保住了大多數的財物和人口。可是他一回到盛京,就被皇太極治罪并圈禁了。鑲藍旗的旗主也轉給了聽皇太極話的,阿敏的弟弟——濟爾哈朗。

  更由于另兩位大貝勒當時阻止后金軍入關,而皇太極堅持入關以后,收獲是特別的巨大。所以此消彼漲以后,皇太極在后金的權威,是完全地建立了起來。

  而這一次的己巳之變,卻給了崇禎皇帝巨大的心理震動。其中對崇禎皇帝最大的影響就是,他發現:他所倚仗的以東林黨為主的文官,也是不能夠得到重用的。

  不要說袁崇煥了,就是東林黨的首輔和兵部尚書,在這次己巳之變中的表現都是極其拙劣。而且更讓崇禎皇帝痛恨的是,他發現首輔和兵部尚書竟然就是崇禎皇帝最痛恨的袁崇煥的總后臺。

  于是,崇禎皇帝決定也疏遠那些東林黨官員了。可這樣一來,能夠輔助崇禎皇帝的文官就剩不下幾個了。崇禎皇帝也只能夠親力親為地親自處理大量的國事,成為了明朝皇帝中的第二位勞模。

  不過,明朝的兩位勞模皇帝,一位是開國的朱元璋,一位就是亡國的崇禎,倒是真正做到了首尾呼應啊!

  然而在這次清算東林黨官員的行動中,有兩位無黨派人士成為了崇禎皇帝的得力助手。他們就是周延儒和溫體仁。他們也將在不久的將來,分別成為了崇禎朝的首輔。

  在這兩位大臣的支持之下,在抓捕了袁崇煥六個月以后,崇禎皇帝終于決定,把袁崇煥押赴菜市口,凌遲處死。所用的罪名主要就是:袁崇煥勾結后金,放后金軍入關到京輔地區搶掠。

  行刑當天,對袁崇煥恨之入骨的京城百姓歡聲雷動,爭啖其肉,袁崇煥也鬧得一個死無全尸。

  平心而論,如果從袁崇煥的罪名來看,袁崇煥是被冤枉的。畢竟終其一生來看,袁崇煥一直在和后金戰斗著。并沒有任何投降的舉動。這也和后來大批投降后金的漢官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但是袁崇煥作為明朝負責遼東作戰的督師,掌握著明朝最大的一支軍隊,占用了明朝大部分的軍餉,又得到了崇禎皇帝最充足的錢糧供應。

  可在袁崇煥夸下海口說過五年平遼的話以后,只過了一年,后金軍卻打到了明朝的京城地區。這在任何朝代都是不可原諒的罪名。

  一句話:袁崇煥的死,就是死于他的無能。

  而袁崇煥的所作所為造成的后果,讓崇禎初年還比較平靜的明朝局面,迅速得惡劣了起來。因此也可以這么說,袁崇煥就是造成明朝滅亡的罪魁禍首之一。

  在得到了明軍收復永平四城的消息以后,崇禎皇帝是欣喜若狂。因為這是這次己巳之變中,明軍作戰中顯示出來的唯一亮點。

  雖然在報功的奏章上,因為孫承宗要平衡安撫遼東鐵騎,秦良玉的功勞并沒有排在第一位。但是,上到崇禎皇帝,下到各位了解戰況的大臣們,都知道這次收復永平四城,秦良玉立下的是首功。

  因此,崇禎皇帝立刻派出了犒勞明軍的太監,并讓這太監去給秦良玉傳個圣諭:告訴秦良玉立刻到京城,崇禎皇帝將會親自召見她。而這位傳達圣諭的太監,正是吳世恭的老熟人——秦公公。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