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599 中國特色的技術體系

熊貓書庫    超級軍工帝國
🔊點這里聽書

  “多嗎?我不覺得多啊!”劉一九詫異地說道。

  這些東西,都是基礎,雖然現在對于共和國來說,都是比較高端的東西。如果不是共和國這方面的基礎實在是太差了,他也不會這樣。從別人的科技上面借鑒,遠遠沒有自己的科技體系發展起來的更加合適。

  奈何,在他們那個時代,很多的科技,都是在蘇聯以及美國科技體系中發展起來的。

  只有融合了蘇聯跟美國的科技基礎,才能有共和國的科技體系。

  不是劉一九自己不想,而是需要的時間太長,共和國沒有那樣多的時間,一旦蘇聯解體,強大的中國,就不再符合美國以及西方的利益了。

  “咱們又是美國的,又是蘇聯的,整個體系是不是太過混亂了?要融合,這可不是現在的我們能夠完成的。而且,只有走出我們自己的科技道路,一切從基礎開始,才能讓我們的科技之路走得更快,更穩。”王順義的眉頭擰成了一個川字。

  劉一九搖了搖頭,看來老一輩人的思想跟外面的有著很大的差距。“王叔叔,不是這樣的。我們的技術,本來就是從蘇系發展而來,但是很多的專家又是從歐美留學歸來,從一開始,我們的技術體系,就是在世界的基礎上發展而來。融合歐美科技體系,走我們自己的技術道路,這樣才是最為合適我們的。國家不是要走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嗎?我們的科技體系,同樣也得有中國的特色!”

  劉一九耐心地解釋著。

  基地里面管理委員會的老頭子們,如果對他的一些決議有意見,他就很難推行下去。

  “關鍵是我們要吃透這些技術,需要的時間太長了!”秦遠也是皺著眉頭說道。

  基地里面的火箭彈,導彈,基本上全都是自己的技術,在有了基礎的情況下,現在就能夠發展得更快了。

  研究進展,一直都是整個基地里面最為順暢的。

  坦克項目。尤其是重型坦克項目,很多的技術在龍衛一型上面得到了驗證,但是在現在,要想融合T64跟美國人的一些技術。就變得非常困難了,整個設計工作到現在都沒有完成。

  龍衛一型坦克雖然先進,但是僅僅只是一款中型坦克,重量都不到40噸,面臨裝甲更強。防御力更驚人的重型坦克,戰斗力如何,他們心中也是沒有底的。

  負責設計的劉一九也告訴他們,這種坦克能夠有效地擊穿T72,但是對于比T72重了20噸的T64就有些勉強了。

  美國人的XM1,德國的豹2,龍衛一型很有可能打不動。

  直升機同樣是如此,如果不是劉一九親自負責總體設計,吃透米24的設計手冊以及各種技術資料,都不是短時間內能夠完成的。劉一九的設計。讓老一輩的人都能夠看出來,不僅有著蘇聯的技術特點,同樣有著美國的科技影子。

  正因為這樣,上次出了一點小問題,其他的設計人員以及技術工作者都無法找出來原因,劉一九回來,沒有多少時間就找出來了。

  原因?

  就是因為劉一九的設計,不僅有著蘇聯的思路,也有美國人的思路,蘇聯的設計思路。有著原始設計手冊,能夠邊研究邊學習,并且消化掉,劉一九哪里來的美國人的技術思路。就沒有人知道了。軍方正在跟美國人談判引進他們的黑鷹直升機,但是黑鷹什么樣子的,劉一九估計都不清楚…

  融合了兩個科技體系的設計方案,讓基礎不強,思維不夠開闊的中工科技工作者很難理解。

  “不管是十年,還是二十年。都沒有問題,不能為了快速獲得成果,我們就不去了解。蘇聯跟我們是敵人,美國以及西方,同樣是我們的敵人!”劉一九毫不客氣地說道。

  在他的影響下,就是上面的軍方大佬也是非常明白這個事情的。

  “而且,蘇聯人的科技體系咱們都是非常清楚的,在各種武器裝備的生產方面,他們都是開發專機專線進行生產,我們國內以前也是這樣,但是弊端呢?而現在我們有了跟美國以及歐洲思路一樣的數控加工中心,一臺加工中心就能夠代替一條專線,而且還可以輕易地更換生產的產品…”劉一九無奈。

  便宜老爹為什么當年就沒有給他們解釋這些問題?

  “另外,蘇聯的眾多武器裝備都是為了達到一個目標,全力以赴,如同米格25,這戰機的情況,大家都知道,雖然很容易就達到雙三的性能,成本比美國人更低,但是結果呢?米格25是一款戰斗機,還是一款偵察機?說他是戰斗機吧,這玩意兒的載彈量以及靈活度都遠遠不及美國人的F14,說是偵察機吧,卻只能攜帶簡單的相機。蘇聯系統,在電子方面的缺陷就體現出來了。我們需要學習蘇聯人的實用,然后融入美國人電子系統的精密…”

  這才是中工的未來發展方向。

  只有按照這種道路進行研究,才能更快,更好地發展。

  到時候,才能登陸月球,在月球建立基地,中國人的目標,將會變成星辰大海!

  “蘇聯人在工業方面的天賦以及技術儲備,雖然發展時間沒有美歐那樣長久,但是他們的投入足夠大,而且當年在德國人的鋼鐵洪流威脅下,拼命地發展科技體系,最終還在占領德國的時候從德國搜羅了眾多的科學家以及技術資料…嚴格地說,整個世界的工業體系,尤其是高科技發展思路,都是從德國而來。我們現在要做的,就是融合蘇聯跟美國的技術風格以及思路,走回德國人的發展思路上…”

  德國實在是有些逆天,尤其是在二戰的時候,幾乎靠著一國的力量挑戰了整個世界的列強。

  不管是蘇聯,還是美國,航空航天技術,基本上都是來自德國。

  世界上最早的彈道導彈,就只有德國人有。大名鼎鼎的V2火箭,是所有的導彈、火箭的基礎。

  可惜,中國人沒有機會獲得。

  甚至,兩國的頂級研究。都是源于德國的黑科技。

  “所以,現在我們從蘇聯人手中拿到發動機技術,就能夠讓我們的航空工業體系中動力系統的研究人員學習兩者的優點,徹底解決我們航空工業心臟病的問題!蘇聯人以為,只有發動機。不給我們戰斗機的樣品跟技術,我們就沒法了?他們忘記了,我們手中有F14!”劉一九一臉冷笑地說道。

  “行了,還是說說咱們這次從蘇聯人手中再要點什么東西吧。戰略導彈的技術不要想,戰略轟炸機也不要想。他們其他的戰斗機弊端重重,所以,我個人覺得,還是從他們手中弄到一些我們需要的巡航導彈技術,甚至火箭發動機技術最為合適…”秦遠岔開了話題。

  在發展方向上面,他們都沒法跟劉一九相比。

  劉一九的理由。也是讓他們無法反駁的。

  “這個確實可以要,問題是蘇聯人會給嗎?”杜總坤作為基地內部最為嚴密的導彈設計總體結構設計師,最希望的就是能夠獲得蘇聯的巡航導彈。

  這樣一來,九院就可以在防空反裝甲導彈項目的基礎上面,向著戰術巡航導彈的方向發展。

  黃青榆是看不起蘇聯人的雷達的,計算機方面,九院已經超越了蘇聯人,所以他當即就搖了搖頭:“雷達什么的,咱們不要他們的,如果是美國人的。還差不多。至于計算機,蘇聯的超級計算機速度,有我們的快么?”

  “蘇聯的材料技術還是不錯的,尤其是他們在航空鋁材方面。這些咱們或許可以要點…”雖然九院的材料經過劉一九的揠苗助長以及賈一鳴的研究,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材料是一個整體的技術,不是一樣兩樣材料就能夠解決所有的問題。

  基地里面說得上話的眾人,開始七嘴八舌地說著需要從蘇聯人手中拿到一些什么樣的東西。

  聽到大家報出來的東西,劉一九惡寒不已。蘇聯人絕對不會容忍一個強大的中國出現。中國現在缺的就是基礎!

  “諸位,先停一下!”苦笑著的劉一九拍了拍巴掌,打斷了眾人激烈的討論,“首先得明確一樣,基礎的東西,尤其是關鍵基礎技術,蘇聯人不會給我們。往高科技方向去找,尤其是那種需要耗費巨大的人力物力財力的技術方向去想,蘇聯人這是擺明了是要坑我們…”

  “小劉說的沒錯,從給我們發動機技術但是不給飛機就知道。我們國內的飛機根本就無法裝上這樣先進的發動機,先進戰機的氣動布局,總體設計等都是問題…”

  “那就要他們的巡航導彈!要發動機!”秦遠是鐵了心想要搞巡航導彈了。

  從一開始他們弄遠程火箭炮,到搞小型的導彈,他現在已經開始不滿足了。

  “或者,我們更應該要他們的空射導彈。雖然難度很大,但是我們必須從他們手中獲得材料,不能等到以后我們的戰機搞出來了,卻沒有配套的格斗導彈…”杜總坤咬著牙說道。

  他這番話,讓眾人黯然。(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