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第一百二十四章 營建新廠

熊貓書庫    超級軍工霸主
🔊點這里聽書

  萬山青年的這股拜師朝來勢之兇猛,讓盧嘉棟很是始料未及,本來一個天天跑過來求感謝的劉大爺就已經讓盧嘉棟很是費些心力,如今這么一大波廠區青年“來襲”,直接就讓盧嘉棟處在應接不暇的狀態。

  而那些尋求拜師的廠區青年為了達成目的也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有節操的能拿點水果罐頭找盧嘉棟談談理想說說抱負,節操碎一地的就直接告訴盧嘉棟自己家里還有個妹妹,當然在這些廠區青年背后無時無刻不閃爍著那些望子成龍的父親母親們。

  而他們也在廣大廠區青年毛遂自薦后,不失時機的紛紛出馬,就連副廠長黃偉國和廠辦主任趙偉都帶著自己的子侄跑過來尋求拜師,一時間盧嘉棟成為廠區各家爭相邀請的貴賓,更是廠區廣大青年進行追捧的香餑餑。

  這讓盧嘉棟可謂有些力不從心,可面對如此多的跪求當徒弟的廠區青年們,盧嘉棟又不能不作為,經過一段的深思熟慮,隨后盧嘉棟向廠黨委提出申請,由廠里牽頭組織一個廠區青年技術進修班。

  由他盧嘉棟定期開課講授一些針對廠區青年職工和待業青年們的實用化的基礎文化知識和基本技術理論,這樣在提高廠區青年的技術水平的同時,也可以為廠里儲備一批實用化的后備人才,同樣也可與早前針對車間職工的技術培訓班形成一個有層級的培訓體系,從而營造一個較完整的廠內人才孵化機制雛形。

  這樣好的想法,自然得到廠黨委的大力支持,并為此專門下發通知號召廠區的廣大青年積極報名參加,而廠區青年們在得到這個結果后,雖然心中有點小小的失落感,但卻讓更多人覺得是最公平學習的機會。

  畢竟如果做徒弟的話名額只能是那么幾個人,誰當誰不當這其中涉及的因素有很多,而盧嘉棟的這個方法卻破除了這些因素,只要你想跟著他盧嘉棟學東西,就可以報名參加課程,至于能力大小、有沒有師傅緣、家庭出身高地統統不在考慮的范圍內。

  如此一碗水端平的做法,讓廣大萬山廠人無不佩服盧嘉棟的為人和膽識,因此在報名的第一天,幾乎所有廠區的適齡青年都報了名,甚至有幾個家長領著自家十一二歲的小娃娃也過來報名,希望能學點兒技術,可是因為年齡太小被盧嘉棟拒絕,這讓幾名家長很是抱怨了一陣,哀嘆自己的孩子怎么不長得快點兒。

  從眾人心中的盧師傅,成為三尺講臺上的盧老師,盧嘉棟利用技術進修班的形式化解了這次風起云涌的拜師潮,讓廠區廣大青年有了一個進階學習的出處,當然在這段期間內,那個針對盧嘉棟的謠言也不攻自破,逐漸淡出人們的腦海,雖然也有很多為盧嘉棟鳴不平的人進行追查,可是查了一段時間卻怎么也找不到真兇,最后只能不了了之,而盧嘉棟知道后也只是淡然的一笑,并沒有放在心上。

  盧嘉棟這邊剛安撫完廣大的廠區青年,還沒等喘口氣,就又像陀螺一樣忙起來,那就是參加各種各樣的座談會、宣講會和報告會,雖然從盧嘉棟的本心來講,如此各種各樣的會完全是在浪費時間。

  可也沒有辦法,畢竟他盧嘉棟怎么也算個立功人員,而如此各種各樣的會就是他們這些所謂的立功代表們痛并快樂的福利,當然為了節約時間,盧嘉棟在立功受獎大會當天就婉言謝絕了前來宣讀命令并頒發獎章總參裝備部部長譚斌關于全國巡講的意見。

  于是經過一番討價還價,最后在譚斌的嚴厲命令下,盧嘉棟不得不接受在桂溪省內軍工體系的先進事跡宣講,可即便如此,盧嘉棟依舊忙得頭暈腦脹,早上去小廠,下去走中廠,晚上跑大廠,講得稿子更是千篇一律毫無新意。

  雖然盧嘉棟這邊對這些所謂的宣講有些不太感冒,但那些聆聽盧嘉棟宣講的各型軍工廠卻極為重視,盧嘉棟每到一處廠里的主要領導悉數到場,所在廠的干部職工幾乎全部到場聆聽,有時候座位做不下,不少人就算站在會場角落也要把報告聽完,而盧嘉棟在作報告時更是不時的會被熱烈的掌聲所打斷,報告結束后更是會有很多所在廠的干部職工跑上臺尋求盧嘉棟的簽名,以至于這段時間內,盧嘉棟手腕都快寫斷了。

  當然這種宣講也會產生某些副作用,這其中最讓盧嘉棟頭疼就是書信的處理,如果用個更嚴格的分類來界定,這些書信更應該叫做情書,本來這種事情盧嘉棟在萬山廠的時候也遇到過,不過隨著他跟陳子玥關系的確立,在萬山廠內這種事情便逐漸銷聲匿跡。

  不過萬山廠內的人知道盧嘉棟和陳子玥怎么回事,但外廠的人不知道呀,看著臺上的盧嘉棟帥氣逼人的外形,俊朗剛毅的面龐,為人博學有才,還是個人一等功的獲得者,這讓外廠眾多適婚女青年們那顆春意盎然的芳心不由得開始蠢蠢欲動,看著臺上的盧嘉棟更是兩眼更是兩眼閃爍著小星星。

  而當她們從會場上出來私下一打聽,原來盧嘉棟的簡歷上竟然寫著未婚,這讓外廠的眾多女青年們那個蠢動的芳心瞬間翻江倒海起來,于是乎無數愛慕的書信如同巨浪以排山倒海之勢向盧嘉棟襲來,這讓盧嘉棟根本無力招架,只能放出風聲說自己已經有了心上人,而且準備結婚,這才止住這洶涌而來潮水才算慢慢退去。

  不過盧嘉棟不知道的是,他的這個事實澄清不知道擊碎了多少女青年的玻璃心,更讓多少人為之黯然神傷,這個盧嘉棟怎么就有了心上人了呢,于是乎那句在萬山廠曾經流傳的話再次成為這些外廠女青年們的獨白:既然生了我,何必再生那誰誰!

  當然這樣的慨嘆不止是外廠的女青年們,那些廠領導們也是如此,萬山廠有了盧嘉棟存在才獲得殊榮,進而擴大規模,可這樣的人才怎么就跑到他們萬山廠去了呢?自己的廠子怎么就沒有這樣的人呢。

  為此有不少廠子私下接觸盧嘉棟希望把他挖過去,可是他們得到的結果幾乎全部是否定的,而另一些廠子在得知盧嘉棟出身于某對外援助團,為此拖了很多關系去問曾經那些援助團的人,還有沒有這樣的人才!

  就這樣經過一段時間的忙碌,盧嘉棟終于回到了萬山廠,而此時的萬山廠已經在緊鑼密鼓的籌備著有關擴建的事宜,當然在此期間,萬山廠的領導層也進行了調整,盧嘉棟的職務由原來的技術科科長,進入廠部領導層,擔任主管技術和生產的副廠長。

  同時在領導層增設廠長助理這一職位,由從紅星產申請平級調動的胡慶華擔任,至于盧嘉棟原來擔任的技術科科長則有楊立民接任,而劉亮、陳子豪等盧嘉棟的老班底也都有有所升遷。

  而就算沒有升遷的人員心中也很高興,因為隨著萬山廠的行政級別由正處級升格為副廳級,萬山廠所有的干部職工的級別都提升半級,即便是沒有升遷待遇福利也相應的進行了提升,這讓萬山廠廣大干部職工更是歡欣鼓舞,笑逐顏開!

  在這樣的氛圍下,萬山廠的擴建工作更是得到廣大廠區干部職工的積極響應,當然廠子的擴建工作可謂千頭萬緒,根本不是憑借著一時意氣拍個腦袋就能說干就干的,他需要細致而嚴謹的規劃和環環相扣的行動目標來支撐。

  為此在這段時間內萬山廠的廠務會開得比以往更加頻繁,省國防科工廳、國防科科工委和總參裝備部的調研組、視察團更是頻繁光顧,至于現場會、碰頭會更是多得數不勝數,就在這頻繁的接觸、開會、討論甚至爭論當中,一項項關于萬山廠擴建的事宜就此落地,一件件關于萬山廠今后發展方向也有了初步的規劃。

  不過萬事都不是一帆風順的,萬山廠的擴建也是一樣,尤其是在就地擴建還是營建新廠的事情上,萬山廠內進行過無數次的爭論,有些時候觀點對立的雙方甚至不惜爭得面紅耳赤,拍桌子摔茶杯也時有發生。

  不止是萬山廠,國防科工委和總參裝備部在此事的意見也不統一,最后還是盧嘉棟的觀點占據了上風,那就是封閉的山區必然不是廠子未來發展的可選之地,走出去才是今后的必然之路,所以他建議借此擴建的機會在靠近三林市區營建新廠。

  此時的地處山區的三線軍工廠已經顯現出某些發展上的弊端,所以當盧嘉棟提出這個建議后,上級部門經過審慎考慮,將其作為一項三線軍工廠的改革試點進行立項,并給與先試先行的政策扶持。

  就這樣,在“再造一個新萬山”的口號感召下,廣大萬山廠干部職工在靠近三林市的郊區開始營建自己的新廠!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