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國共的淵源遠還不止一首歌曲這么簡單。老蔣在敗退到臺灣后,就開始認真反思國民黨失敗的原因,最后總結出來是因為對社會的控制能力太低。
所以老蔣五十年代開始全面學習自己的對手,軍隊中出現政治委員,黨支部建立到了基層的村一級。就連喊的雙方的口號標語都出奇的相似。比如金門島上隨處可見“防共防諜”的標語,而與金門僅10公里之隔的廈門,則到處粉刷著“防蔣防諜”的標語。
劉偉和韓英等內地來的人,在第一次見到臺灣同事時,雙方都非常的別扭和好奇。國內的學生從小接受的宣傳,就是臺灣人民正處在獨夫民賊蔣介石的白色恐怖統治中,生活水深火熱。而臺灣的年青一代接受的教育,也都是要反攻大陸、光復全中國!
而當大家漸漸的熟悉了以后,才發現對方的狀況并沒有自己想象的那么糟糕。相比于講粵語、深受英式文化影響的香港同事,內地和臺灣地區的同事之間,語言相通、文化也相通,反而能更快的談到一起去。
其實李軒在包廂里,也注意到了伴奏曲的這個細節。在另一個時空中,北京在2008年舉辦奧運會時,國內的各個衛視做了無數與奧運有關的節目,這樣特別的細節自然不會被編導們給放過。
李軒現在親耳聽到這意味深長的一幕,真覺得內地的統戰部門,也應該給洛杉磯奧組委發一塊獎牌。
開幕式結束后,意味著奧運會正式開始。雖然大陸、臺灣和香港三地都派了代表團來參賽,但真正有實力在奧運舞臺上,大規模爭金奪銀的也就只有內地一家。
在奧運會開幕后的第一個比賽日。許海峰就在男子手槍60發慢射項目中,為中國隊射下有史以來的第一枚金牌。而在第三個比賽日,艾伯特.格斯滕體育館內出現了非常特別的一幕。
來自內地的舉重運動員陳偉強,和來自中華臺北的蔡溫義同時站上了領獎臺。當會場內奏響義勇軍進行曲的時候,五星紅旗和青天白日旗一同升起。
在8月4號的體操館內,李軒還親眼見證了體操王子李寧,在一天內勇奪鞍馬、吊環、自由體操3枚金牌的壯舉。
而在萬里之遙的中國國內,雖然中央電視臺直播的比賽非常有限,但中國觀眾卻是第一次有機會通過電視屏幕。看到華夏健兒在奧運舞臺揚威海外。雖然擁有電視機的家庭還非常稀少,但依舊擋不住10億中國人自豪的激情。
而在香港,這屆奧運會同樣是有史以來,轉播規模最大的一屆奧運會。香港從1952年赫爾辛基奧運會開始就派代表團參賽,但實際上每次都是去打醬油,至今為止還從未拿到過一枚獎牌。
但香港市民對奧運的熱情卻是絲毫不減,特別是這一次亞視把主要轉播視角,都集中在中國代表團身上。當五星紅旗一次次在洛杉磯升起,許多坐在電視機前的香港觀眾,也第一次在心頭涌現了絲絲民族自豪感。
而在8月8號。中國女排決賽迎戰東道主美國隊的那場現場直播時,亞洲衛視更是迎來了一個收視高峰。全港有超過100萬的觀眾在電視機前,親眼見證了中國女排直落三局。干凈利落的把東道主斬落馬下,登頂世界冠軍的榮耀時刻!
李軒看完奧運會,剛從洛杉磯返回香港,新華分社的徐家純社長,就第一時間來到李家表示了感謝。因為這次奧運會讓許多香港市民,對祖國多了幾分發自心底的認同和自豪。
亞洲衛視用短短十四天的奧運轉播,對香港社會產生的積極影響,甚至比新華分社幾年的努力還要有效!當李軒提出希望邀請國內的新科奧運冠軍們。能來香港為香港市民舉行一次表演賽時,徐家純直接滿口答應下來。
當然,徐家純此次來拜訪李軒還有另一個目的,就是向他送上新中國建國35周年,國慶閱兵大典的邀請函。這是新中國自1959年后,二十五年來首次恢復國慶閱兵。
這樣偉大的歷史時刻,李軒自然不愿意錯過,于是非常高興的答應了下來。而且他還有一個提議。希望能讓亞洲衛視,向香港市民全程直播閱兵實況。
徐家純聽到李軒的提議,當時愣了一下。但作為一個合格的政客,他腦子立刻分析了這件事的利弊。如果能讓香港市民親眼見證人民解放軍的威武之師,無疑可以大大的增強香港同胞的民族自豪感。和對中央政府的認同感。
但事關重大,徐家純沒有權限直接答復。他只能對李軒歉意的笑了笑。表示自己需要上報給中央定奪。亞洲衛視既然愿意主動為解放軍,提供這個對外展示自己良好形象的平臺,李軒相信中央領導們沒理由會拒絕。
畢竟閱兵除了可以對內提振人民的士氣之外,也是對外宣傳國家形象的一個絕佳機會。如果李軒沒記錯,中英雙方在九月初,就會完成香港回歸問題的全部談判,香港很快就會迎來一個新時期。
而如何讓香港這個與內地擁有不同體制的地區,在1997年回歸后能真正融入到中國大家庭中,是中央領導人現在就需要提前思考的一個問題。
解決這個問題的關鍵,是國內要加快自身的經濟發展。落后就要受歧視,只有追上甚至反超香港的生活水平,內地才能在香港人面前挺直腰桿子。
而除了加快經濟建設之外,還有很關鍵的一點,就是要加強內地與香港之間的溝通,消除雙方的隔閡。只有香港人真正從心底里認同自己是一個中國人,香港社會才能真正獲得長治久安。
而這一點甚至比發展經濟更加困難,現在的香港人對回歸祖國的心情其實是有些矛盾的。一方面他們為自己無需再做英國人的二等公民,洗刷民族百年的恥辱感到高興。但另一方面,他們又為回歸后的未知前途感到擔憂。
在李軒重生前,香港社會已經出現了一系列問題,究其原因除了香港經濟不振的因素之外,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認同感缺失。
無論是之前轉播中國代表團的奧運會比賽,還是接下來的轉播國慶閱兵,李軒都希望能增加香港社會對中國的認同感。
另一個時空中,中英談判塵埃落定后,香港社會不但沒有主動去了解北邊的祖國。反而用一系列的丑化,加深了相互間的隔閡,這其中的代表就是香港的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