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第一千五百一十章 3萬噸的大家伙

熊貓書庫    鋼鐵時代
🔊點這里聽書

  在商船在20世紀初,剛剛進入到了萬噸級時代的情況之下,中國又邁進了一步,達到了3萬噸,也就是海上運力極具增加的中國,才會出現這樣的事情,商船,特別是遠洋商船,他的壽命是相當的長久的,后世不少商船最少可以達到20年,甚至是25年,大部分新銳商船,他們建成的時間就是在十年左右,如果不是德國的無限潛艇戰大量的擊沉商船,協約國基本上不會對商船進行更換,即便是更換,也是以萬噸級為主的。

  畢竟,對于現在協約國來說,萬噸級是最經濟的,對于這個世界來說,萬噸級,是制作最成熟,性價比最高的商船之一,他們也知道,2萬噸的,3萬噸的,可能會更加經濟,可是在初期,必然是昂貴的,英美等更換商船,并不是因為商船太老了,或者落伍了,他們更遠的原因在于,被潛艇擊沉了。雖然英美都沒有停止研究,可是一方面沒有多少市場,擊沉一艘1萬噸級的,多多少少可以承受,可是擊沉一艘5萬噸級的,那就是肉疼了,在沒有付出和投入的情況下,世界上其他國家的商船,都保持在了2萬噸以下。

  經濟和成本,成為了萬噸級商船,依然活躍的原因,甚至在戰爭進入到激烈的前提下,性能指標之類的還出現了下降的原因就是,協約國沒錢了,美國是有,可是美國花錢的地方更多,至于英國,基本上是能湊合就湊合了,這種情況下,讓英美放棄慣用的2萬噸以下的商船,開發出3萬噸,甚至是3萬噸以上的商船,這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可中國不一樣,龐大的國土和人口,形成了讓人無法想象的市場,哪怕是非戰爭時間,商船的噸位也要保持在相當的程度,特別是在占據了太平洋的眾多島嶼,澳大利亞,甚至實際上控制中東的前提下,無數的資源,需要運回國內來開發,這就對商船的要求更高了。

  特別是澳大利亞,澳大利亞不可能消化掉它的全部鐵礦石礦藏,即便可以消化,中國也不可能把所有的煉鋼廠都放在澳大利亞,這不符合利益,大部分的煉鋼廠,都不會直接出口鋼錠,絕大部分都會鍛壓成不同形狀,這就給運輸帶來的極大的難度,分散建造煉鋼廠,一來可以支持周圍對鋼鐵的需要,也可以避免那種超巨型的鋼鐵生產企業,一旦產生問題,影響可以說是巨大的,這對于中國的國防安全不利。

  未來,經過了初步加工和精選之后的鐵礦石精粉,可以通過大型的,十萬噸級,甚至是二十萬噸級的散裝船,直接通過海運,運輸到中國位于沿海的煉鋼廠,這樣并不浪費多少運費,反倒便于控制,這種情況下,對于商船的噸位要求就更高了,所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商船總噸位,也可以接受,并不會存在,到戰后,大批的浪費掉的問題。

  現在,日本提出要求,又多了一點,阿拉斯加,日本既然愿意移民最少一半的人口,2000萬到3000萬的人口到阿拉斯加,不但要提供這么多人口的衣食住行,還有城市建設,工業布局等諸多方面的,在這些方面,只有極少極少的方面,是援助的,大部分的方面,是中國有償的服務的,只要日本發展的好,或者說,日本能夠從阿拉斯加,或者加拿大和美國,弄到足夠多的資金,那么這一次次的運輸,也不算虧。

  中國現在,是家大業大了,海外控制的領土的增多,加上范圍的擴大,從太平洋東北部,到西北部,甚至是西南部,除了東南部沒有涉足之外,其他太平洋的三個角度,都被中國涉足進去,這需要的海上運輸距離極為龐大,數量也極多,特別是太平洋方面,島國沒有基礎,沒有各種的資源,要想興建大規模的機場和海軍空軍基地,這需要的物資是海量的,哪怕上千萬噸級的遠洋運輸船,也有些不夠,這種情況之下,很自然的對商船的噸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未來戰后,只要日本沒有退出中日聯盟,這一部分的商船,還可以轉移給日本,再怎么說,只要日本不放棄本國這邊的三島,日本本島跟阿拉斯加的聯系,也必須要一定數量的商船,這部分商船,可以以較低的價格轉移給日本,也不算浪費。

  造船不容易,可對于掌握了更高生產方法的中國來說,這并不困難,計算機的普及和出現,電腦輔助設計和電腦輔助制造,對于造船業的提升相當的明顯,特別是分段式制作法,極大的增加了造船的速度,哪怕是3萬噸以上的商船,也只是跟之前1.5萬噸差不多的建設速度,在權衡利弊之下,特別是考慮到中國瘋狂增長運輸壓力,最終,中國還是批準了一批3萬噸以上的商船的興建,這些船,在目前海軍建造任務較低的情況下,填充了所有超過3萬噸的船塢。

  在戰爭激烈的時段,在中國跟美國掀起太平洋戰爭,甚至攻擊北美的阿拉斯加的時候,中國的大型船塢之中,擺放的不是大型戰艦,而是商船,這也是世界第一次遇到的事情了,這也跟中國埋頭發展有關系,到現在中國的軍艦數量已經足夠,甚至海軍人員有些不足,所以稍稍放慢一點,只要海軍人員上來,隨時都可以爆戰艦海,就船塢的總噸位來說,中國甚至比美國強大的多。

  商船的噸位上升,成本當然也會上升,也虧得中國目前有錢,才能夠一次性開行最少150艘3萬噸以上的大型商船,就一噸300美元的價格來說,千萬美元一艘船,150艘最少是20億以上,5.4萬噸的價格更高,可是大規模的投入,會帶來成本的降低到,對于知道經濟戰的好處的中國來說,節約的每一分,都會成為經濟上面的優勢。

  這樣龐大商船,開始建造,并且以驚人的速度建成,在日本要求之前,首批差不多50艘,在日本攻擊的阿拉斯加前后,第一批下水,并且緊張的海試之后,投入使用,對于中國來說,專業的海軍士兵,這是一個很難解決的事情,到現在,還使用了一部分的日本海軍,并且開啟了更多的海軍學校,把大量的現役戰艦,作為教練艦進行使用,未來兩三年之后,或許這個數量會大幅度的增加,可是現在,海軍數量還相對不足,可是遠洋商船是沒問題的。

  遠洋捕撈和過去的商船訓練,不知道培養了多少,哪怕海軍抽調,也有足夠的人員,況且一艘商船所需要的人手并沒有那么多的,特別是越大的商船,當商船的噸位從1萬噸,提升到3萬噸,甚至是5萬噸的時候,商船使用的人員并不是3倍或者5倍,只是一個百分比的提升,5萬噸比一萬噸的,能夠提升7成的人員,已經不錯了。

  用更少的人員,運走更多的貨,或許更大的商船,在航線上,會成為靶子,可是目前的英美,暫時沒有遠洋打擊的能力,唯一必須要防守的是潛艇,可是按照德國掌握的情報,能夠超過3000海里航程,一直威脅到中國航線的潛艇不存在。

  協約國受到了德國無限潛艇戰的打擊,也想過研究潛艇,打擊補給線,可惜德國沒有什么補給線,德國曾經的商船和郵輪,或者在美國參戰之前,轉給了中國,畢竟德國連海軍都沒有辦法走出波羅的海,更別說商船了,派出去,就是一個靶子,因此英國沒有攻擊德國商船的主觀性,至于美國,也是同理,也就是對中國宣戰之后,感受到中國補充德國的威脅,他們開始考慮研究遠洋的,專門針對航線攻擊的潛艇,可惜,一款成熟的潛艇,不是一朝一夕能夠研制出來的,特別是協約國在毫無基礎的情況之下的,現在不過是弄出來了一些小噸位的近海潛艇,暫時沒辦法威脅到中國的航道安全。

  試航了差不多2個星期的時間,新的商船效果非常好,不但運載量大大的增加了,操作的靈活程度,加上適航性上,都有相當的增加,最關鍵的還是速度的,比起常見的商船來說,在最經濟的速度要超過1.2節,最高速度會超過2節。

  對于商船而言,這樣的速度提升非常的可觀,速度和噸位,同樣屬于效率的范疇的,在戰爭面前,在大宗的遠洋運輸面前,任何一丁點的提升,也相當的可觀,這代表了在同樣的時間之中,會運輸更多的貨物,減少時間消耗,甚至是減少時間成本。

  首批50艘3萬噸的商船,經過了簡單的下水演練之后,就派往了日本,他們將會跟之前回航的艦隊一起,共同負擔起的向阿拉斯加的運送物資的的任務,龐大的戰艦,一經停靠在東京灣,就引起了轟動,日本肢解了海軍,可是曾經興建金剛級的經歷,讓日本不少民眾都是有見識的,3萬噸以上的商船,哪怕只是商船,跟一萬噸級的比起來,也有顯著的不同,真的如同一個大胖子跟瘦子之間的對比一樣,任何一個看到這個商船日本人,都會不約而同的贊嘆一聲大家伙。(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