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第七百七十六章:在路上

熊貓書庫    大秦之帝國再起
🔊點這里聽書

  世界本來就很大,這點絲毫不用懷疑,但是所謂的“大”那要看是在什么時候,科技越是落后世界就越大,科技越是發達世界就會變小。

  蒙恬很認真在聽李良對河曲一代的講解,聽的時候會不時的點點頭,也會提出一些問題。

  在河套一帶,漢軍的腳步止于陰山腳下。

  陰山是由眾多山組成的一個山脈集群,位于現代內蒙古自治區中部的一片山脈,東西走向,包括狼山、烏拉山、色爾騰山、大青山等。

  當然,在上古先秦乃至于是長久的華夏歷史里面,陰山的眾多山脈名稱一直在變,不過不管是叫什么名字,它們一直是阻擋華夏先民向更遠地區擴張的障礙。

  河套一帶的漢軍沒有向陰山進發有著諸多的原因,最為主要的自然是處于當地的漢軍主要任務是攻擊被困住的匈奴等胡人,其次的原因是陰山這道山脈地形復雜。

  陰山地形復雜,有著眾多海拔在兩千米以上的山峰,里面幾乎全是被山峰包夾著的狹長走廊,甚至會發生前一刻還有路,后面卻是被山擋住去路的情況。有些擋住去路的山可以攀越,更多的山實在是地勢太過傾斜難以讓大軍行走,畢竟大軍可不止是人徒步,還會有眾多的牧畜和車輛。

  長達半年的時間里,河套區域的漢軍一直在對陰山進行偵查,起先并沒有太大的進展,后面是加入當地的胡人作為向導才算是找到能夠通行的道路,不過那些道路都具有時節性。原因是很多可供行走的道路其實是干枯的河灘地,存在濕潤易陷的缺點,下雨時節一旦來臨不是重新變成河流,就是一經踩踏立即變成泥濘之地。

  “…我們唯一知道的一條道路可以在任何時節暢通,不過那條通道是一條寬度不固定的道路,最狹隘的地段只能容納三人并肩而過。”

  “是嗎?胡人行軍作戰是攜帶牛羊等牧畜作為大軍糧食,只有少數的車馬,胡人戰時也是掠奪就糧于敵的策略,那樣的地形對于他們的后勤制約不大。我們的軍隊卻是對后勤線十分依賴,后勤車輛難以通行就不具備成為糧道的可行性。”

  “不排除陰山山脈群里有其余更寬更易于行走的道路,只是目前我們還沒有發現。目前階段,我軍向草原擴張的方向是倚重于雁門郡向北一線,從雁門境外的草原進行長途的繞路。”

  “雁門之外的草原遼闊,但是絕大多數區域是沙漠和沼澤地吧?”

  “我軍收服了不少當地的胡人,經由他們的帶路可以避開沙漠和沼澤地,已經能夠形成相對持續性的后勤補給線。”

  蒙恬又一次震驚了,想要在草原上形成一條可持續的補給線,那需要一個前提,也就是絕對的安全。他不太了解是漢軍將沿途的胡人全部清理干凈,還是漢軍沿途建立要塞據點。總的來說,他還是比較傾向于漢軍沿途設立要塞據點的方案,畢竟胡人的流動性太大很難完全地清理,另外就是別忘了速快造城法是出自漢王哲。

  這一次卻是蒙恬沒有猜中,想要在廣闊的草原上建立要塞據點并不那么容易,草原上基本是沙土沒有多少便于利用的石塊,沙土沒有粘合性,沒有其它材料混合無法建城。另外就是漢軍出塞的時間不長,同時也是因為漢軍的后勤線因為膠州灣那邊出現問題,倒是漢軍補給線緊張,光是運送糧秣和軍事器械已經吃力,又哪來多余的運力千里迢迢運輸水泥等物?

  漢軍保障在草原保障補給線的做法有點原始,除開每隔多遠留下必要的駐軍設立營盤之外,一些非正規騎兵也大肆配置戰馬,又利用已經收服的胡人成為另一道巡視力量,多種協同之下才堪堪能維持后勤線的安全,那還是建立在草原上處于胡人相對空虛的現狀之下。

  “是嗎?這樣一來牽扯的兵力很龐大啊!”蒙恬臉上滿是詫異。

  李良笑了笑,說道:“我王麾下并不缺少軍隊。”

  旁邊的內史騰和李由不禁面面相覷,他們一致懷疑李良說得是不是真的。

  蒙恬卻是沒有懷疑,漢國的國策注定漢王哲確實是不會缺乏兵力,從某些方面來說漢王哲需要的是擔憂兵力膨脹過快。

  李良離去,內史騰是一直等到李良離開得夠遠才說話。

  “將軍,為什么會認為漢王哲在主動壓制軍隊數量?”

  “你不覺得漢國很像是之前的我們嗎?”

  “什么?”

  “漢王哲領導下的漢國正處于迅速擴張之下,軍民士氣高昂無比,軍隊出征屢次能夠獲得大量戰功,征戰獲得的戰利品更是有公家得七分私人得三分的規定…”

  內史騰越聽越覺得有理,曾經的大秦也是上上下下士氣高昂,美好的前景誘惑下怎么可能缺乏兵源?而漢國征戰還能獲得私人的戰利品,那是曾經的大秦所沒有的,一再的勝利下漢王哲治下黔首的好戰性可想而知會有多么強烈。

  “中原歸入漢王哲治下不久,雖然有著大量國家工程雇傭勞力,但是對于很多人來說并不足夠。受雇傭成為民伕是普通黔首所期盼的事情,那些富裕和有一身武力的人更加希望的是參與到這一場由漢王哲率領中的開擴和掠奪盛宴。”

  后面不用蒙恬過多解釋了,內史騰哪里不知道那是天下大勢的一種,是用來形容一個成勢…也就是勢大之后必定會吸引無法計數的從龍之臣前去追隨,將那種得到大勢的局面演變成獲得天命。

  華夏族群就相信命,認為一個人從出生的那一刻起的命運差不多已經注定,更加相信亂世到來時會出現真命天子,天下必將會歸屬于那個真命天子統治,所以一旦發現真命天子出現必將踴躍前去投靠。

  “也許真的有天命的說法吧?”蒙恬的目光變得有點深邃:“很多人認為蠻荒的所在,漢王哲從百越諸族那邊侵占之后只開發了六年,六年之前的蠻荒地帶現在已經成了漢王哲治下最大的糧倉,與巴蜀平原和黔中平原一起成為漢軍征戰天下的基石…”

  一直保持沉默的李由似乎是終于忍耐不足,說道:“不知道什么時候開始,漢王哲治下很多區域都栽種一種能夠兩季收獲的稻種,更是讓漢王哲變得如虎添翼,不再為糧秣不足而憂慮。”

  戰爭打得是什么?是由人聚少成多軍隊之間的較量,然而對于軍隊來說最為重要是保證糧秣不缺,只要擁有足夠的糧秣一支軍隊哪怕是遭遇挫折也不會那么快分崩離裂,但是一旦缺糧哪怕是前一刻還不斷獲得勝利,下一刻也必然因為糧盡而自行崩潰。

  “是啊,若不是因為缺乏糧秣,我們…”內史騰都不知道該怎么說了。

  大秦要不是因為缺糧不至于造成現在這種局面,可是為什么致使現今這般境地卻是說不得的一項忌諱。

  十五萬秦軍一直是在向北,離開咸陽之后行軍一月余靠近洛水,于一個叫作“時”的小屯進行停駐,那里在現代被稱呼為吳旗。

  “時”正是舊長城段的一個駐所,靠北四十余里是一片大山(現代白于山),秦直道在建設的時候可是直接鏟平了山峰。鏟平山峰這種行為在當時不得不說是一個不小的奇跡,不過付出的代價卻是死傷了近三萬余人。

  “這里距離洛水不到十里,”李良是指著滾滾流水的洛水河道,抬頭看了看天繼續說:“未時二刻船隊便會到來,歷時還請將軍安排人手進行卸裝。”

  洛水是一條長度達數千里的大河,貫通北地郡、上郡、內史郡,直至與三川郡更大水系的河流相連。三川郡的水系又與與內地的多條河系相連,有多條河流可是直接連通著長江。

  呂哲是在南方崛起,對于水系的利用是歷朝歷代南方政權所重視的,因為北征需要和后續的一些物資輸送,漢國對各條水系怎么可能不進行利用?

  “某些地段是無法通行的吧?”李由滿臉的迷惑:“像是三川郡的梁縣那邊河段太淺…”

  李良解釋道:“確實,有些地段無法通行,更多的區域更是河流并不相接,本來最好的做法是人力開鑿運河,但是我王認為并不可取。我們采取的方式是進行短途的陸路運輸,于規劃好的位置安排后備船只等待調度。”

  還有一項是李良沒有說的,內陸開鑿運河要看是在什么區域,某些區域開鑿運河只能是用于軍事用途,極為可能是利用一小段時間之后就失去重要性,那么付出龐大的人力物力又投入巨資進行開鑿完全沒有必要,也只有一些不但具有重要軍事用途和經濟價值的區域才會考慮開鑿,像是正在計劃中的靈渠就是其一。

  “在北方也善于利用水路運輸嗎?”蒙恬似乎是抓住了什么重點:“李侍郎,那么貴方有將黃河納入可利用水系嗎?”

  唔?李良是太尉署的侍郎,軍中的軍職是偏將,蒙恬那么稱呼是帶著深意,也就是此時此刻問得是屬于太尉署的侍郎,詢問漢國軍方的一些部署。

  將黃河水系納入可利用范圍一直是漢國正在研究的事情,目前的黃河出海口是在巨鹿郡與濟北郡的邊界處,所處海域是屬于渤海區域,漢國那一邊正在探索從南方向渤海海域的航線,可是之前的精力絕大部分是被牽扯到尋找可登陸天然港口,目前關于黃河的勘探并沒有什么成果。

  秦一統之戰中蒙恬有參與對燕國和齊國的戰事,對于黃河其實并不完全陌生,他又問出比較關鍵的一點:“黃河絕大部分區域到了冬季會結冰,貴方認為黃河這種時節限制性的水系能納入戰略部署關鍵嗎?”

  那可不是李良所能回答的問題了,所幸的是洛水的遠方已經出現船隊,一大片密密麻麻的船帆和眾多小舟的出現讓現場出現了“嗡嗡嗡”的議論聲。

  秦國沒有足夠的能力維持秦北征軍的后勤,那么糧秣和部分的軍事器械的壓力也就被漢國那邊接了過去。

  這一次調度給蒙恬麾下大軍的物資數量并不少,各類的糧食數量足有十五萬石,各種兵器也有將近五萬,數量最多的為箭矢和弩箭,數量最少的是不到一千鐵質兵器。

  蒙恬軍團在洛水邊上獲得的補給并不是第一批,實際上關于上郡和太原郡、上黨郡等幾個郡內的水系利用已經納入漢國的研究,目前洛水因為秦國的妥協已經處于實際利用階段,關于橫跨數十個郡的內陸黃河也會逐漸利用起來,那么從南方向北的運輸壓力必定會隨著對水系的利用而消失,重新恢復運力極大的后勤線。

  “蒙將軍,除開為貴軍補給的物資之外,有一部分物資是沃野方面軍的軍械…”李良話還沒有說完就被內史騰給打斷了。

  內史騰是在說龐大的物資會讓秦軍的行軍速度降慢,另外秦軍也沒有足夠的車輛來裝載那些物資。

  李良倒是奇怪了啊,怎么說這里也能算是秦國的境內,缺少車輛和牧畜難道不會進行征調嗎?

  “侍郎有所不知,”李由稍微解釋了一下,說起了匈奴南下入侵的破壞力,又述說民間的難處:“所以…”

  李良一時間還真不知道應該說些什么,是沉默了一小會才開口說道:“那么…貴軍可以先行開拔,那些物資就留在原地等待后續部隊進行運送吧。”

  內史騰驚訝道:“沒有后續部隊了,這里的十五萬大軍就是全部的兵力。”

  “不不不,”李良擺著手:“不是說貴軍的后續部隊,是我王從太原方向調動的兩個軍團,”頓了一下,看到內史騰臉色大變,加快了語速:“貴國大王知道這件事情。”

  內史騰似乎有些不相信,雖說是雙方消除敵意,但是在合并細節的商談上沒有結果之前,漢軍不應該是能全副武裝又成軍團,從趙地直插進秦境北方吧?(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