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懂市場經濟那一套的壓根就沒有,呂哲自己對于市場經濟的理解也是相當的膚淺,不過并不妨礙用其“形”來達到壯大內政的機會。
事實上呂哲在治下疆域的時候走的是“大天朝”那一套,既是“有控制性的引導規劃”。例如南郡本身因為人口眾多,有足夠的勞力的情況下適合走工業路線,再以相應的農業為輔助;蒼梧郡人少地多、礦產多,那么就調去屯田兵走“大農場”建設道路,對于工業也是“大工業”的路線。
只是兩年,由官府來根據每個郡自己的優勢進行發展引導已經被證明極其有效。同時關于由官府來發布生產任務,對大地主限定每個收獲季節收購多少成的糧食,大作坊生產出來的商品、數量進行約定收購,每一戶自愿前往官府領取小額的制衣等任務。該類引導型、任務型能夠極大限度的增加國力,也能符合官府所需要的發展方向。
產能是需要一再刺激才能增加,內需支撐不了多少時間,轉內需為外售才是最正經的發展手段,呂哲一直都在苦惱內需飽和之后治下的產能要遭受打擊,現在秦國率先提出戰時從呂哲這邊購買需要物品,不是天上掉餡餅是什么?
當然,呂哲向蒯通等人說得很清楚,不會無限量的出售物品,自家的戰備儲存也不會放下。
“出售的糧食與收獲的糧食比例不能超過四成,那么我們的軍糧儲備就不會遭受影響。關于兵器的出售,他們戰事激烈不會計較兵器的新舊,優先賣掉那些換裝下來的青銅兵器,我們的部隊則是逐漸換成鐵質兵器。皮革、皮毛不販售原料,而是以成品方式販賣…”呂哲在滔滔不絕。
任何時候賣原料的利潤都是最薄的,只有在沒有辦法的時候才會這么干,不然誰不是選擇出售成品?
“相信他們會很需要皮甲、金屬甲。我們制作一件皮甲從人工到原料的成本價大概是二十個半兩,但是賣給他們卻至少能賣出五十個半兩,這就是一點五倍的利潤!”呂哲看向了后面才來的娩杓,接著說:“那等于是每賣出去一件皮甲,我們就能多出一件來。”
娩杓像是小雞啄米一般地點頭:“主上說的是。另外因為我們的工匠制作多了,手藝必然就會更加熟練,無形中不但會增快生產速度,連帶制作的質量也會越來越上層。”
“娩杓還有一點沒說,”呂哲只差大笑來表達自己的愉快:“他們購置過去必然會根據參戰的使用情況要求更改,那么我們的甲胄和其它產品就會被一直發現缺點。”
挺簡單的道理,很像是其他人在打仗,自己用別人的性命來完善本方的戰爭產品,那是非誰都會樂意接受的事情,好處已經不是簡單的經濟效益。
原本不懂的人開始懂了,不再有人反對向秦國或是列國出售戰爭有關的物資,可是呂哲嘴巴上雖然說得那么好心里卻保持著警惕。
現在的人或許不知道什么叫“市場經濟”,可是“經濟戰爭”那一套已經被玩得都爛了。而首次使用“經濟戰爭”的人是管仲,他用這一套滅了三個北方小國,中原霸主晉國也一度虛弱。后面晉國學習齊國的經濟發展策略才得以復蘇,更是在趙武當政時期打服了曾經的南方蠻夷楚國,使得楚國成為周王室的一員。
購買方會需要什么,在出售的時候呂哲會親自把關,別到時候經濟的發展方向變得畸形,那哭都沒地方去哭。
呂哲再次召見蒙毅是在大軍出發的前一天,他沒有問及封王什么的話,只是讓蒙毅拿出一個購買物品的種類以及數量。
蒙毅顯然是有準備而來,呂哲話音一落立刻就從懷中拿出一張幾乎寫滿了字的白絹。
秦國采購的清單中糧食占了很大的數額,南方小麥產量低就采購二百萬石的水稻以及各種豆子類雜糧,戈矛、長劍、長矛這一些近戰兵器第一批數量合起來就是十五萬,普通的弓兩萬張、二十弓一千張、各式弩一萬部,箭矢一百五十萬枝、弩箭五十萬枝。另外一些就是皮革、皮毛、藥材、布匹、雞鴨鵝…等等非常多的種類。
二百萬石?那是二十二萬大軍將近一年的用度,但是秦軍不可能用二十二萬去和上百萬的齊燕趙三國對陣,考慮到中原軍團哪怕是增兵參戰的秦軍該是在五十萬這個數,若是再增兵…那秦國其它方向的防線肯定就要變薄了。
呂哲怪怪地看著蒙毅:“你們只是帶了先期的糧秣?”
蒙毅倒是毫不避諱:“回君侯,正是如此。”
可以確定了,蒙毅拿出來的清單只是第一批,不然不會第一次就購買那么多的糧食,二百萬石對于五十萬大軍來說,哪怕是戰時沒有被意外毀掉,那也就是四個月的消耗就要用光了。
“…糧食可以盡數。”呂哲心中的回憶府庫中的兵器數量,發現要是按照清單來,那自己的軍隊要是發生大戰就要缺少兵器,猶豫了一下也表示兵器可以滿足,但是箭矢和弩箭的數量需要減少到箭矢八十萬和弩箭二十萬。同時,他很清楚的高速蒙毅,皮革等暈材料不應該在采購清單,提供的話只能是相應的成品,至于藥材和肉類食品則沒有問題。
“…”蒙毅表情上沒有什么異色,心里卻是隨著呂哲答應越多越感到震驚,最后實在沒忍住贊嘆了一句:“君侯有治國之才,可惜…”
“咳咳!”蒯通立刻就是一陣咳嗽,治國之才形容是臣下,不管是蒙毅在試探呂哲有無立國之心,還是在蠱惑呂哲回心轉意效力秦國,他都不可能讓蒙毅說出這一類話。
呂哲是答應了秦國大部分的購買物品,可是光二十萬匹馬匹和百萬的牛羊顯然是不足以支付的,他不得不問蒙毅要使用什么支付方式。
現在一匹良馬的價格是在八十鎰左右,普通馬匹該是在二十鎰到三十鎰,一鎰金等同于七到八個半兩,戈矛大概是在十五個半兩左右(因為兵刃也是銅,不過加入了錫和鉛等材料),普通的劍一般是在二鎰金,一個半兩可以購置百枝箭矢,弩箭則是十五枝一個半兩…
考慮到天下大亂什么玩意都漲價,尤其是因為到處都在燃燒戰火使糧食價格倍增,林林總總的算起來,包括糧食、兵器、箭、藥材等東西,要是以戰馬方式支付的話,秦國至少還需要給呂哲十一萬匹馬匹,或是四百四十萬鎰金。
為了避免誤會,必需提起的是這個時候的金并不是金子而是銅,四百四十萬鎰金也就是三千零八十萬個半兩,要是按照五銖錢來算是一億五千四百萬。用億來計算看上去很多,但是別忘了到漢末時期,有點家底的人隨隨便便都能拿出幾億錢來買官,因此并不算是很恐怖。
“…君侯,糧食等物確實是物價飛漲,但是馬匹的價值也在倍增,特別是二十萬匹馬中有六萬匹戰馬,您…”蒙毅很想告訴呂哲,現在一匹戰馬最低價格也需要六十鎰金。
“講價?”呂哲露出了很不爽的表情:“那我賣給列國吧,他們肯定不會跟本侯講價。”
“…”蒙毅不是在懷疑呂哲會不會賣給列國,是在奇怪呂哲是不是昏了頭了,現在比大爭之世的競爭還要激烈,呂哲難道不儲備物資了嗎?
呂哲見蒙毅不再討價還價立刻就說:“這樣就對了,咱們做買賣講的是利索,你越利索我運輸得越快。”
沒錯,因為已經是在交戰狀態,秦軍根本就不可能穿越敵境或是長遠的繞路,因而蒙毅還提出了呂哲幫忙運輸的要求,這個運輸費用必然也是要支付的。
送走了蒙毅,呂哲看向了燕彼。
秦國購買物資的消息呂哲不但不會隱瞞反而還會自己到處散播消息,結果自然是不用,齊、燕、趙三國之前有沒有想從呂哲這里買物資不知道,后面派來了李左車提交了三國的購買清單。
“…大概就是這一些。”燕彼是代呂哲見的李左車,介紹完李左車帶來的齊、燕、趙、三方清單,他很認真地看著呂哲:“怎么處理還請主上示下。
不得不說,糧食真的是每個國家都稀缺,齊、燕、趙三國的購買數額比秦國多出了一倍,也就是達到了四百萬石,兵器等物也在購買之列,但是沒有像秦軍那樣要求付出代價幫忙修補,這是因為交戰地點離齊國本土相對近,沒有那個必要。
“很巧嘛,也是四個月的糧秣數額。”呂哲摸著下巴問燕彼:“那聯軍打算以什么樣的方式支付?”
聯軍中的趙國和燕國都有出產馬匹的地盤,可是因為亡國了一次馬匹基本上是被秦國掠奪到隴西好北地去,趙、燕兩國的馬匹持有量是絕對不能和秦國相比的,所以以馬匹作為支付手段是別想了。
“…說是部分以財帛,部分以地皮來支付。”燕彼只是代為復述。
呂哲立刻樂了:“那些地皮現在還是秦國的地盤吧?”
燕彼點頭。
“我看上去很傻嗎?”呂哲臉上滿滿都是譏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