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第三百九十一章:欲行南下事(下)

熊貓書庫    大秦之帝國再起
🔊點這里聽書

  軍團編制出自什么時候已經沒人記得,不過使大軍團為編制得到光大的人正是當今秦國的始皇陛下。

  嬴政登基掌權之后先后組織了不下于十個軍團,起先這么做是為了打破秦軍皆是出于藍田大營的舊例,為安插信得過的親信做下埋伏,后面發現出戰編制軍團,軍隊歸回打散編制有利于避免出現權臣,或者長期掌兵讓軍隊成為某人的私軍,大軍團的建制也就成了永例。

  在一統天下的過程中,統帥某個大軍團次數最多的人是尉繚,其次是王翦,最后是李信和桓齮。

  尉繚,或者應該稱呼為魏繚,魏國大梁人。自古以來有魏人為秦所用的例子最出名的人物有衛人師魏的商君鞅,有先當魏國將領、后率秦軍與魏國大戰重奪河西、再領魏軍與齊軍設伏擊敗秦軍的公孫衍,有為魏國舉策合縱然后跑去秦國搞連橫的張儀。

  很繞,不過那些都是秦國用人不拘一格的典例,尉繚恰恰也是續商鞅、公孫衍、張儀之后為秦效力然后把自己母國給玩沒了的魏人之一,所以有那么一個不知道該笑該是哭的話,魏國是亡在了歷代魏王和出身魏國的名士手里。

  尉繚是兵家,著有《尉繚子》這部軍事巨作,說他是嬴政麾下統帥大軍團次數最多,不是說尉繚有多么能征善戰滅了多少國,而是說當代的秦軍操練皆是出于這位軍事大家之手,秦能橫掃六國有歷代秦王的勵精圖治,但是軍隊在秦王政這一代可以說是最強的,這依靠的是尉繚的治軍有度。

  王翦不用多說了吧?始皇帝親政第一個站出來支持的軍方人物,亦是所謂的老秦人中威望最高的將軍之一。他當初會成為將軍原是呂不韋提拔,可是被提拔起來之后第一個倒戈清算呂不韋的人也是他。因為有臨危擁立之功,王翦一度要被封侯,可是他認為那樣成為侯爵并不光彩,因此拒絕了侯位而領大將軍銜,歷經滅掉諸國的幾場大戰最后也沒有再獲封侯爵,倒是其子王賁因為俘虜了舉國投降的齊王建獲封通武侯。

  哦,有一個小提示,人家齊國的齊王建都舉國投降了,王賁俘虜一個投降了的齊王能叫俘虜嗎?所以這個功勞是不足以封侯的。王賁之所以封侯有幾個因素,戰功反而是其次,最重要的因素是王翦急流勇退,為秦庭那些履歷功勞但是老邁的將軍們開了一個好頭,使得嬴政麾下的軍方人物能夠換代更新立下功勞;其二嘛…是王賁娶了王室的公主,這個原因也是封侯的因素之一。

  李信?不知道是誰沒關系,聽說過“馮唐易老,李廣難封”吧?李廣是李信的孫子。這位夸口二十萬能滅楚,結果被項燕率軍打得幾乎全軍覆沒的將軍其實并沒有那么不堪。

  哦,李信之祖名曰李宗,為魏國大夫,至李信歷十代,均為大臣或將領。祖父李崇,為秦國隴西太守,封南鄭公;父親李瑤為秦國南郡太守,封狄道侯。李信在滅燕國之戰中立有大功。

  看,魏人滅魏,絕對沒有胡說八道。

  李信在秦滅燕的時候立下過奇功,年輕的時候更是所謂的少壯派軍中人物,在被項燕擊敗之前一直是嬴政的親信將領之一,先后參與了滅魏、滅趙、滅燕。

  一個無能的人物哪怕嬴政再怎么信任都沒有可能在軍中立足,更加不可能屢次率領大軍團作戰,只是遇上了一個拿出身家性命的項燕,結果大意之下敗了。

  王翦歸隱之后李信也辭官歸隱,因為攻楚之戰戰敗,兒子也沒能拿到一官半職,結果新朝建立的時候雖然還是將門世家,但是朝中沒人,李廣就徹底的難封了。

  桓齮總算不是魏人出身了,不過這位將軍領軍的經歷很驚奇,聽聞是因為出身楚人,當時嬴政的奶奶也是楚人,就因為這個入了太后的眼,成了一名在軍中一沒根基二沒人脈的將軍。

  嬴政對桓齮并不待見,會命其領軍基本是出于孝道,可是桓齮倒也還算爭其,先后領軍攻趙,在成蛟兵變秦國上下不安的時候攻取了平陽、武城兩城,為減輕秦國內部動蕩立下了擦邊球的功勞。

  成蛟是誰?是嬴政的兄弟,亦是當時秦國所謂的楚派,與熊氏、羋姓等等當時在秦庭的一幫人是太后的“家里人”。

  成蛟兵變是出于楚派的餿主意,為的就是阻止秦國攻伐楚國,結果好好的一出戲桓齮跳出來架梁子,戲就沒法再唱了。

  桓齮不得嬴政待見,又被太后等楚派視為叛徒,下場可想而知,以至于領了一次大軍團是在戰場上勝了幾次,最后卻是因為種種原因敗亡。

  “那個,主上所說欣都知道。可是…”那些人發光發熱的時候司馬欣才是一個小官,呂哲問司馬欣知不知道如尉繚、李信辭官之后去了哪,司馬欣能知道才有鬼了。

  司馬欣覺得不是自己瘋了就是呂哲瘋了,大談一陣不知道從哪里聽來的歷史,然后竟是想找到從秦庭辭官的人,那些人是辭官了沒錯,但是司馬欣并不覺得呂哲有那個本事將人招募過來。

  黔首之身自立,是有五郡又有雄兵,可是人家憑什么幫啊?這話司馬欣心里感想嘴巴里不敢說。

  原有歷史上,辭官之后那些猛人都沒有再出現,可是現在歷史被呂哲攪成這樣,天曉得那些人會不會被挖出來。

  呂哲是抱著試一試的心態在嘗試,反正成不成試了才會知道成果。

  “這…職勉力試之。”司馬欣算是知道呂哲心有多大了,從這一件事情看來,未嘗沒有橫掃天下之心。

  要說沒有橫掃天下的心思呂哲自己都不信,只是從某些方面來說也只是敢稍微想想,至于付出真實的行動還是等等再說。

  “幾大軍團會先后成立,南部軍團的編制最大,先期的五萬人只是一個基數,后面會按照實際情況陸續增兵。”

  呂哲是有經過詳細考慮,南方四氏不過是疥癬之疾,從某些方面來說四氏的存在對于呂哲來說利大于弊。

  當然,并不是說四氏擊敗吳芮得到長沙郡,為呂哲搶奪長沙郡有好處,而是說因為四氏與百越人勾結,讓百越人能夠集中起大軍來正面交戰,好過百越人四散奔逃只打偷襲。

  百越諸部落太多太散了,四氏與眾多部落酋長聯盟,長沙郡內的百越兵初步刺探的數量該有二十萬左右,二十萬對于被割草一次,也就是呂哲上次擊敗百越的那次,只有一百多萬人口的百越人青壯估計有三分之二是在長沙郡境內了。

  呂哲最早的對頭,也是在譯吁澤戰敗后圖謀要報復的譯吁宋,這位甌越部落聯盟酋長是長沙郡內百越的大頭領之一,余下如閩越、南越等等的酋長也有不少是在長沙。

  桂越倒是沒在長沙郡,他們跑去蜀郡另開爐灶,似乎還連續幾次擊敗了秦國駐軍,不過也是呂哲欲要剪除的對象,駱搖已經奉命整軍,只要秦中樞同意的文書回執過來,同意呂哲的軍隊進入蜀郡,駱搖就會率以收服的百越人占絕大多數的偏師進駐蜀郡。

  蜀郡已經臨近糜爛,司馬欣覺得秦庭同意呂哲軍隊進駐的幾率很高。

  “哦?你也覺得很有可能?”呂哲有自己的猜測,但是他想聽司馬欣分析一下。

  “秦國內部…其實也不好過,先有馳道,后有驪山皇陵,再有修建長城,秦人以為一統天下后勞役會減輕的盼望沒有得到回應。”換而言之,就是秦沒有留下時間給秦人喘口氣,司馬欣又說:“陛下也不如一統之戰時的賢明,各位老臣告老之后,朝中李斯等輩皆為佞臣,再無勸諫陛下兩政的諫臣。”

  有點含糊不清了,司馬欣的語言組織能力不錯,但是好像是有顧慮,說起話來顯得有些顛倒。

  呂哲知道司馬欣是擔憂給自己留下誹謗舊主的印象,因此說話的時候光想措詞沒有條理。

  總的來說就是,朝中更新換代,少了足夠威望的老臣,新的朝臣又幾乎全是畏懼始皇威嚴不敢說話的人,結果民間的渴望沒有上達天聽,始皇帝沒有了兼聽則明,一些行政上不如以前考慮實際情況。

  呂哲是有駐守秦地經歷的,他所看所聞秦國并沒有那么糟糕,不過對于民間的請求倒是真的沒有回應。民間希望得到休息的同時,沙場立功的迫切心理其實也一點沒少,估計天下大亂與秦國軍方的一些視而不見也有相當的關系,不然要是軍方極力的請求,始皇帝也要考慮放任暗流變明流到底可不可行。

  “秦國行政的事情等下再說,我想問的是,如果陛下召回那些老臣,秦國能有起色嗎?”呂哲問得相當認真,他并不認為一統天下是始皇帝一人的功勞,沒有那些賢臣良將始皇帝也不可能有如此偉業。

  司馬欣沒有立即回答,他想到了什么似得臉色一再更變,最后苦笑道:“不是職妄自菲言,實在是…若是能輕易掃平叛亂,陛下或是會召回老臣,難以撲滅叛亂反而不會招了。”

  呂哲愣了,這都是什么話啊?是想說年輕的始皇帝和現在的始皇帝變成不是一個人了?(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