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第五百七十一章 拉包爾掠影

熊貓書庫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點這里聽書

  1697年3月27日,在肉痛地付完一筆錢后,“南極狼”號三桅帆船在蒸汽牽引船的拖曳下,緩緩駛進了莫圖港,打算對船只進行一番徹底的整修。

  “南極狼”是一艘老掉牙的船只了,這些年也跑過幾次太平洋航線,去過寧波、廣州、東京(越南)、拉包爾、澳洲等地,為于氏家族的生意做出過巨大貢獻。今天這次前往中國大陸,大概是“南極狼”號最后一次遠洋航行了,完成這趟后,這條船將被低價處理給別人,未來大概是在東岸近海跑一些短途運輸,直到徹底退役拆解。

  風帆木頭船,即便是在造船技術日新月異的東岸依然有著極大的市場,因其建造快速、價格低廉,維修起來也不復雜,因此仍然頑強地在東岸的航運事業中發揮著自己的作用。要想真正淘汰風帆木船,不知道要猴年馬月呢,畢竟東岸的木材資源實在是太豐富了,也太廉價了,人總是貪便宜的,尤其對那些創業跑運輸的小商人而言更是如此。

  目前東岸國內,基本上也就國營大型運輸企業開始使用新船、新技術了。如規模最大的南海運輸公司,旗下鋼鐵輪船的數目就在與日俱增,鐵木混合類型的船只數量甚至要更多一些。排在后面的東非運輸公司、加勒比航運公司的輪船只有大貓小貓兩三只,遠遠不如前者。不過,即便是南海運輸公司,旗下數量占據優勢的依然是風帆木船,依然在用這些船只跑遠洋,更新換代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事情即便該公司完成了更新換代,淘汰下來的木船也不可能就地拆解,國內想要接盤的公司或個人多的是,木船依然會發揮舉足輕重的作用。

  以上這還是相對富裕、發達的東岸本土呢。在廣闊的海外殖民地,水面上航行著的,大部分還是木頭船。之前“南極狼”號曾在大溪地的金華港停靠過,就他們這身板,在當地都算大個了。作為一個人口稀少的島群殖民地,大溪地管委會轄區充斥著數十噸、百來噸的無動力木船。有動力的船只極少,且多在政府手中掌握著,如碼頭的蒸汽拖輪、海軍巡防艦(五十噸級,裝有十門老式火炮)等等,航運力量不是很強,但對當地來說真的夠用了。

  拉包爾管委會轄區的情況要比大溪地稍好一些,畢竟這里人口更多,經濟也更為發達一些。這個海外殖民地目前共有兩座城市,分別是拉包爾港和莫圖港(后世莫爾茲比港),前者聚集了大部分人口,環境也好些,后者是從土著手里買來的,環境惡劣不說,經濟也很慘淡,因為過往船只都喜歡在拉包爾補給淡水、食品,維修保養船只。

  不過最近一些年,本土日益認識到了拉包爾管委會在東岸各條航線中的十字中心地位,因此陸續投入了大量資源進行開發。雖然這些資源大部分都投入到了拉包爾港一帶,但莫圖港作為全區僅有的兩座城市,自然也分到了一點湯湯水水,日子改善了不少。

  就在“南極狼”號抵達莫圖港之前兩個月,本土才剛剛派過來一支隸屬于地質部的考察隊。考察隊目前正沿著新幾內亞島的海岸線踏勘,尚未回返,但根據已經傳回來的資料來看,不是很理想。

  新幾內亞這個破島,面積大是夠大了,但真的爛得可以。首先這個島位于地殼的脆弱帶,到處都是火山,地震頻發,先天就不太適合人類穩定居住、發展。其次,島上到處是懸崖峭壁和尖銳的山脊,隨時隨地都能看到塌方的痕跡,河谷狹且陡,水流湍急。地質斷層帶的存在致使許多河道上出現峽谷和瀑布,這些河流以極快的速度沖下低處,大肆切割本就不多的平原,使得本島略具規模的平整土地非常少見。說到底,還是這個大島太年輕了啊!大部分造山運動都是在約1500萬年前的一次劇烈的地質構造及火山活動時期形成的。

  到了后世,在地球的南北極地區都有一支又一支探險隊穿梭了。可在新幾內亞島的中央高地,卻仍然泛人問津。這里大概是世界上最崎嶇的地方之一,同時遍布熱帶植被,形成了綠色荒漠,遍布的沼澤也給探險者帶來了數量龐大的瘧蚊和毒蛇,讓一個又一個勇敢的探險者或者殞命于此,或者望之興嘆。

  東岸人當然沒有興趣用人命去開發全島,他們主要還是打算在島嶼四周的低矮處尋找可以開發的區域,另外沿著島嶼遍布的火山島弧區域(后世的俾斯麥群島、所羅門群島等等)也是重點開發的區域,總之是挑容易的來,沒必要用人命去和環境硬杠,那不值得。

  東岸人挑選的主要南部的海岸,原因是北岸大片大片的都是山嶺直深入海岸形成的懸崖陡岸,人們很難上岸。另外,這里也缺乏條件優良的避風港灣,海面下還隱藏著許多上升的珊瑚礁,不利于船只航行。即便有少數幾處沒這些劣勢的地方,腹地也多半崎嶇險峻,沒什么價值。

  總而言之,新幾內亞島是北陡南沉,南海岸比北海岸更具開發價值。而且最重要的,南海岸有一些河流可以通航到內陸地區,如塞皮克河,小船艇可以通航到上游數百公里,這就是一個巨大的優勢了要知道,新幾內亞島的大部分河流可是連小船艇都沒法通航的。

  東岸人選擇莫圖港作為開發新幾內亞島的前哨基地完全是一個偶然。首先這里有大量土著(即莫圖人)生活著,與東岸商人進行過多年的貿易,東岸人對這里比較熟悉。再后來,因為一系列的因素,這些土著和東岸人鬧翻,雙方大打出手,土著死傷慘重,剩下的逐漸淪為東岸人的附庸。再然后,就是土地贖買的事情了,東岸人用了價值一千元的物資,從殘存的莫圖人那里買下來這個港口及附近的好大一片土地,并往這里移民,作為一個重要據點開始經營。

  不過,拉包爾管委會的領導們還是想得太簡單了。這里環境惡劣,基礎設施也很差,幾乎沒人愿意移民過來。再加上當地的莫圖人在之前被殺戮過重,剩下目前也在持續搬離,東岸人幾乎很難弄到足夠的苦力來做工,因此無論是商人還是平民都不愿意來此受苦。

  沒辦法之下,還是政府率先做出表率。拉包爾管委會集體表決后,決定將政府搬離相對舒適的拉包爾港,將莫圖港作為新的首府。這樣一來,很多人不來也得來了,尤其是軍人和政府公務人員的家屬們。目前,莫圖港已經有了大概兩千名東岸人定居,有了一個行政中心的樣子了。至于拉包爾,現在則是一座商業城市,當地有幾家椰干廠、西米廠、建材廠、卷煙廠,同時有大陸移民過來開設的商店、餐館、旅社,人口超過一萬(包括很多混血的美拉尼西亞人)。

  不過別看拉包爾如此興旺發達,但居住在當地的東岸人其實并不滿意。很多有錢的商人或工程師都把子女送到南邊的澳洲讀書,自己在當地工作或經商,可見當地的環境也沒有多吸引人。

  拉包爾管委會也看到了這一點,因此他們做出了一些努力。首先,莫圖港新建起了大片漂亮的別墅區,這是給政府公務人員、軍人和工程師們居住的。小區環境相對不錯,各類疾病的發病率很低,同時管委會也拿出有限的資金三萬圓,配合移民部發下的補貼六萬圓,打算在此興建一座高規格的醫院,給東岸殖民定居者服務。醫院仿照的是本土赫赫有名的平安紀念醫院甚至就連名字都被取為莫圖紀念醫院但規模要小很多,以節省資金。

  同時,學校的教育也被提上了議事日程。他們從本土高薪聘請了許多教師,由政府財政撥款,在莫圖港西郊建起了涵蓋幼兒園的莫圖完全小學,給城內居民的子女提供基本的教育。這是非常重要的一環,因為能有效減少人口的流失。

  當然減少人口流失的手段不僅于此,最重要的還是要讓人們有工作、有收入。因此,當地的工商業最近也發展了起來。首先,他們在莫圖港引進了橡膠樹并開始種植,這里有難得的平原土地,東岸人將沼澤積水排干后,開辟出了許多大小不一的種植園。

  種植園的勞動力以莫圖人為主,這使得東岸人不得不派兵征剿周邊的部落,捕獲奴隸。奴隸們在種植園內工作,照料椰子、橡膠及少量羅布斯塔種咖啡樹,以獲取微薄的收入,這些給當地原本死氣沉沉的經濟帶來了一點起色。

  城外當然也有一些從事糧食種植業的農民。這些都是拉包爾管委會“死皮賴臉”扣下的移民,同時也有少量登萊裁撤的軍戶及家屬。他們主要種植甘薯,但這并不容易,因為這里的氣候多變,有時候連續好多天又熱又不下雨,甘薯藤很快就會枯萎減產,人們不得不披星戴月實行人工灌溉,但很多時候并不奏效。

  在這樣一種不友好的狀況下,農民們不得不飼養一些家禽或牲畜來提高收入。以豬為例,因為勞動力缺乏的緣故,屯墾村子里的豬多是散養的,外來人一眼看上去,就可以發現這些豬很臟,很瘦弱,樣子很難看,卻又野性未改。要知道,這可是從歐洲引進的大白豬,素來以肯長肉著稱,結果現在混得跟野豬沒什么區別,也是沒誰了。

  豬的數量大概只有人的一半,寄生蟲病還很多,本地又缺乏足夠的獸醫,因此數量增長很是緩慢。一頭母豬生產時,一窩往往只有24頭小豬,且死亡率很高,讓當地農民們很是困擾。

  基本上,豬在當地是一種財富的象征,是人們拿來向城里人換錢的商品農村嫁娶時,豬也是新娘身價的重要組成部分,和銀行存款等量齊觀,是實打實的硬通貨但如果說靠吃豬肉生存下去,那就是開玩笑了。莫圖港目前絕大部分的糧食,還是需要從拉包爾輸入,有時候也從澳洲買一些小麥,但數量不多,畢竟人們還不是很富裕。

  綜上所述,莫圖港的發展還任重道遠,拉包爾管委會的發展也任重道遠。這里很多年前就是一個重要的船只碇泊地了,但發展了這么多年,依然是一個船只碇泊地。搞成這樣子,地方政府難辭其咎,說他們無能可能重了點,但平庸是肯定的。只希望在這波投資大潮來臨后,當地的經濟能夠更有起色一點吧,當地雖然環境極其惡劣,但并沒有遠離航線,還是有機會的,就看能不能抓住了。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