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第一百三十四章 鐵公館的決定

熊貓書庫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點這里聽書

1683年9月25日,倫敦鐵公館。請大家搜索(品&書¥網)看最全!的小說  又是一個陰雨漫天的日子,蔡振國打開了房間窗戶,一股帶著雨絲的清新空氣瞬間涌了進來,稍稍驅散了一點房間內的霉氣和腐氣。

  “怪不得英國人得到蒸汽機后第一時間發展的是抽水機和水泵呢。在這么一個成天下雨的國度內,沒有抽水機的生活該是如何艱難啊。”華夏東岸共和國駐英大使蔡振國看著外面遮天蔽日的雨幕,用一種揶揄的語氣說道:“難道英格蘭人的蒸汽機技術獨步全歐,這奧秘竟然在其環境多雨潮濕之?”

  “老板,你又開玩笑了。”秘書見怪不怪地將茶壺放在桌,然后給蔡振國倒了一杯馬黛茶。作為華夏東岸共和國駐英大使,蔡振國在飲料方面的愛好還是很廣泛的,綠茶、馬黛茶、咖啡、可可、奶茶乃至酒類,都非常喜歡,經常讓秘書給他換口味,為此櫥柜里放滿了產自各地的各種原材料,非常奢侈。

  今天喝的是馬黛茶,從本土河間北部遠渡重洋運送而來,走的是外交包裹的渠道,但成本也相當高昂的。不過蔡氏家族家大業大的,兄弟幾個不是在當官是在經商,些許運費算個什么?他蔡振國眼都不帶眨一下的。

  “不過說真的,大使,最近英國人在嘗試將蒸汽動力嫁接到一些較常用的大型機械設備。我去看了,其有不少是用來加工工具的機床,雖然他們的努力還不是很成功,但這種嘗試本身代表著某種進步,我覺得應該予以重視。”秘書麻利地將桌的件收拾到一邊,然后端來了一碟特級餅干,向蔡振國匯報道。

  最近東岸駐英大使館接到了好幾家英國制造企業的邀請,前去進行了參觀、考察,對英國制造企業的蒸汽機應用水平及機械加工水平有了一個相對清晰的認識——當然這只是英國人展現出來的水平,至于沒展現的是什么樣,不太清楚了。

  英國人之所以三番五次邀請東岸人前去參觀,說起來還是為了采購來自東岸的諸多設備,其最重要的無疑是蒸汽機了。蓋因沒有蒸汽機——尤其是轉速較高的蒸汽機——機床刀頭的轉動速度不可能有多快,而這個速度慢了,加工零件時的振動程度會很高,這一會使得加工精度不去,二也會令廢品率居高不下,這些無疑都會使得工業加工水平處在一個較低的水平之,所以英國人非常想得到東岸的高速蒸汽機技術。

  當然若說英國人一定拼了命也想得到高速蒸汽機技術,那也不是太準確。畢竟英國人現在用的一些蒸汽機,其再差還能一些水力機床差嗎?那些水力湍急的河流暫且不論,這些可以驅動許多機床以較高速率動作,但絕大部分的河流其實水流是很平緩的,只能讓機床、提水機、磨坊等靠水力驅動的設施以一個較為緩慢的速度動作,遠遠不了蒸汽機的相對高速。更何況,河流也分豐水期和枯水期,冬季甚至會結冰,流速在一定時間內也會變化不一,遠遠不如蒸汽機恒定、高速。因此,即便再差的蒸汽機,起水力來也要有很大的優勢,水力只不過是勝在廉價罷了,適用于一些對加工精度要求不高的項目,如東岸人建設的石浦水庫,其水力用來驅動大錘打造鎧甲、沖壓銀元等等,如果是用來加工齒輪的話,不行了。

  所以說,英國人光靠大幅度推廣、普及蒸汽機,能使本國的工業生產效率和機加工水平邁一個新的臺階。他們現在之所以還想方設法想要得到東岸人的高速蒸汽機,主要原因還是吃著碗里的看著鍋里的,對于東岸人的“神器”較眼饞,并不是他們對這種蒸汽機的需求有多大。要知道,他們光憑現有的技術,已經冠絕歐洲了。

  前去英國工坊里參觀的東岸使館人員,回來都對英國人的工業加工水平贊不絕口,言語普遍認為倫敦郊區的這些工廠而言,已經差不多趕了大量使用了水力機床的新華夏、澳洲、遠東三藩的一些落后作坊,不過還是不一些由政府設立的大型企業。這些廠不但在技術勝過倫敦近郊的這些堪稱英國模范的先進企業,在管理制度、財務制度也完全勝出,領先是全方位的。

  蔡振國的秘書將底下人傳過來的各路消息進行了一番匯總,然后寫了一份認識較深刻的報告遞交給了蔡振國,因此他對現今英國工業界的事情還是較清楚的,故這會只聽他又說道:“英國人在現有的低壓、低速蒸汽機還有兩大瓶頸,其一是密封問題,其二是機加工精度的問題。至于其他方面,他們做得還算不賴,雖然水平算不多先進,但進步也是顯而易見的。”

  其實,正如蔡振國秘書剛才所說的,英國人現在連低壓、低速蒸汽機還沒整利索。其在密封所遇到的困難,說實話起十年前已經小了很多了,但現在仍然受限于材料、加工或設計的原因,使得氣缸漏氣較嚴重,這已經影響到了蒸汽機的熱效率。而其實這個問題與第二個所謂的瓶頸是一回事,如果英國人的機械加工水平有了長足的進步的話,那么蒸汽機氣缸的漏氣問題也不可能這么嚴重,所以這其實是合二為一的問題。目前英國人,如果沒有外來技術幫助的話,只能像東岸早期一樣,使用那種四處漏氣、效率較低的蒸汽機進行湊合了,當然這也是技術進步的必由之路。

  與英國人相,歐洲其他幾個開始正式將蒸汽機作為一種新興動力來使用的國家水平要差不少了。以葡萄牙、西班牙這兩個伊利亞國家為例,前者自產了兩臺,又從英國進口了四臺,結果都在一年時間內陸續損壞,然后花費重金請英國人維修,然后使用個一兩年又再度損壞、再維修,如此周而復始,顯然是一次失敗的嘗試;而西班牙人更是葩,這個國家先向東岸人求購蒸汽機,并明言哪怕是落后的早期型號也無所謂,在被無情地拒絕之后,急著“趕時髦”的他們又轉而從英國伯明翰訂購了三臺最新式的蒸汽抽水機,安裝在安達盧西亞干旱的農田周邊,用于水利灌溉,結果與隔壁葡萄牙人的設備一樣,使用了一年多以后便宣告損壞,西班牙人自己組織人手進行了一次維修,沒有成功,隨后便棄之不理了,誰讓這是馬德里官方投資的項目呢,他們并不關心蒸汽機實際用得怎么樣,看起來只是一次單純的追趕潮流的行動。

  與這兩個逗國家相,法國、北德意志諸侯要嚴肅多了,尤其是后者。這個地區素來是手工業繁盛的地區,生產出來的商品行銷全偶各處,每年歐、意大利舉辦的各類商品交易會都能看到大量產自北德意志的工業品,基礎非常好。因此,在蒸汽機被引入到了這個地區后,發展較為迅速,對蒸汽機的接受程度較高——不高也不行啊,德意志北部地區較為寒冷,冬天大雪滿天,河流冰凍,水力機械全部停擺,只能靠手工工具及腳踏機床生產商品,效率不知道要下降多少倍。現在有了蒸汽機,一下子彌補了這個缺點,雖然初期投資較高,但可以合股眾籌采購啊,大家到時候對這臺蒸汽機改造一下,多接幾個軸系,學東岸人一樣,光靠出租動力差不多能收回不少成本了。

  蔡振國曾經收到過里加商站從勃蘭登堡弄來的情報,面對北德意志地區使用蒸汽機的狀況進行過仔細的分析——好吧,其實是以勃蘭登堡—普魯士為例——知道這個地區從世紀以來工業基礎較為雄厚,而且煤炭較為便宜,交通也相對較為發達,全國使用了不少產自英國的蒸汽機,并且已經開始試著仿制,為此從原漢薩同盟的加盟城邦(工商業、航海業較為發達,手工匠人極多)里聘請了許多手藝人來到柏林,展開特別攻關項目。

  當然這個國家也曾經通過庫爾蘭人傳話,試著求購產自東岸的“高級蒸汽機”,但幾次都被拒絕了,后來也絕了心思,開始一門心思自己搞,現在已經做到了可以部分維修的水平,也是相當不錯了。

  “英國人,這狗運還真是好!煤、鐵、鉛、錫等各類礦產儲量豐富,國內運河縱橫,近海良港也多,交通運輸的成本天然很低。糧食也能自給,自古以來工業基礎好,鋼鐵產量加起來超過歐洲其他國家總和,這再銳意進取研發技術的話,怕是要按不住啊。”蔡振國喝著苦澀的馬黛茶,皺著眉頭說道:“為今之計,只有盡全力破壞英國與荷蘭之間的良好關系了。這個國家,工業實力已經這么強了,若是再讓他們獲得荷蘭人的資本及銷售渠道,那真的會成為一個麻煩了。我們必須提前預防這種麻煩,防止荷蘭商業資本與英格蘭工業資本的結合,這是不符合我們國家的利益的。”

  “對了,聽說最近英國商品對俄出口激增,東地公司的那幫人又活躍起來了?”放下了手里的茶杯,蔡振國突然間問道。

  “是的,英國人心無旁騖,得以專心發展工商業,因此成效較為顯著,蠶食了不少原本屬于他國商人的市場。而且經歷了這么多年,英國弒君的壞名聲早淡化了(而且現在國王也在位),俄羅斯人與他們之間的貿易又十分互補,因此發展較為迅速。這些都是里加、阿爾漢格爾斯克、莫斯科三地傳回來的情報所證實的。”秘書回想了一下之前所接觸到的各類獻,回答道:“前幾天里加商站實際主持工作的趙貴送了幾份情報過來,其提到了英國人對波羅的海與俄羅斯的滲透,值得關注。啊,對了,他還提到奧地利人迂回德意志與波蘭,往莫斯科派出了一支規模不小的使團,很可能是與俄羅斯人洽談聯合夾擊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可行性的。奧地利人要爭奪巴爾干半島,俄羅斯人要爭奪烏克蘭,都與奧斯曼帝國有仇,因此聯合起來的可能性不低,值得警惕。”

  “這份情報我也看到了,不太好搞啊。”蔡振國聞言也嘆息了,只聽他說道:“這兩個國家都與奧斯曼有著領土爭奪,而且都處于很明顯的升期,國內經濟實力、科技實力以及軍隊的戰斗力都在增強,于奧斯曼帝國形成了鮮明的對。而且,這兩個國家對海外貿易都不是很積極,全副身心幾乎都放在了爭奪陸地利益面,想要敲打他們怕是也有些力不從心啊。尤其是那個俄羅斯,脾氣暴躁,很不聽話,萬一惹急了他們,這頭熊可不會理性思考,保不齊和我們直接翻臉了,遠東、烏克蘭等地估計都要重燃戰火,生意也要泡湯,很是棘手。所以這是我討厭大陸國家的理由,他們思考問題的方式有時候和我們不在同一個頻道,著眼點也不一樣,令人無從下手。”

  “這事啊,還是交給加的斯的高剛高特使去處理吧。你下午給我匯總一下近期有關奧、俄、土三國的情報資料,然后寫一份詳細的報告給我。我爭取這兩天審閱一下,然后找機會發往加的斯那邊,由高特使定奪。嗯,從阿姆斯特丹開往西班牙的我們的商船下月旬有吧,讓這艘船帶過去吧。這個情報較重要,你安排一個精明點的人隨身帶過去,明白了嗎?”蔡振國叮囑道。

  “我明白了,大使,這事我會盯著的。”秘書點了點頭,回答道。

本書來自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