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第十章 南巴塔哥尼亞(三)

熊貓書庫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點這里聽書

  小孩凄厲的哭喊聲在外面響起,正在窩棚邊處理漁獲的幾名男人扭頭看去,哈哈大笑一番后又轉過了頭,繼續忙活起了手頭的活計。

  現在正是火地島的秋天,氣候還沒有轉冷,大伙必須趁這個時候抓緊時間多積攢一些食物。而等到冬天第一場雪落下后,他們就將收拾起行囊,住進山間的伐木小屋,開始為南鐵公司專營的伐木場打工,以賺取一些現金收入;而有的人會選擇前往海邊,捕獵一些海豹、海獺之類的動物,以獲取高質量的皮毛及油脂。當然他們都是南鐵公司頒發牌照的特許獵人,捕殺的海豹數量也都有嚴格限制,再加上高昂的賦稅,其收入也就比伐木高上那么一線而已。

  被眾人嘲笑的小孩此刻正在和一只碩大的公鵝做著斗爭,那只鵝伸長著脖子,不屈不撓地用自己的嘴使勁撮著小孩開襠褲下的——嗯,小。這小孩和公鵝搏斗了一會,終于頹然放棄,然后捂著小落荒而逃了。

  這里是山毛櫸堡,東岸人在火地島上第一個據點,也是目前唯一一個據點。在年初本土往這里支援了一批新到移民后,這個定居點的人口已經迅速攀升到了五百來人,堪稱是火地島上人口密度最大的地區。

  在這個寒冷的大島上,對定居于此的人來說,季節只有夏季和冬季兩種。夏季時拼命地儲存食物——主要是魚蝦、駱馬肉以及少量種植的土豆,冬季時則到附近的林場伐木或去捕獵海豹,為自己賺取一些現金收入。用以購買一些生活日用品。

  本年度新來的二百多居民全部來自舊大陸的阿穆爾河流域。大部分都是達斡爾人。少部分是鄂倫春及布里亞特人。他們世世代代居住在高緯度地區,早就適應了寒冷地區的生活環境。因此,將這些人遷移到南巴塔哥尼亞地區拓荒,無疑是非常正確的舉措。

  除了這些來自阿穆爾河的新客人外,在一海峽之隔的興南河南岸,三百多名特殊的客人也正扛著鐵鎬,在滿是砂礫石子的土地上挖掘著什么。他們都是在黑水煤礦干了好幾年活后的刑滿釋放人員,滿清俘虜出身的他們在獲得自由后。又被東岸的移民船拉到了南巴塔哥尼亞,歸到了令他們聞風喪膽的莫大帥手下討生活。

  常年的煤礦生涯鍛煉了他們較好的服從性和紀律性,再加上他們也會一點軍事技能,不懼土著的襲擊,而且也能適應寒冷氣候,所以本土便把他們要了過來,用作開發寒冷地區的勞動力,現如今果然派上了用場。這些前滿清俘虜們聚居的地方在后世阿根廷鐵路線上的圭爾艾克小村,如今這里被叫做自新屯——取改過自新之意。

  自新屯的居民們平日里為修建公路平整地基,同時還要在沿河岸邊較肥沃的土地上開辟良田。這還不算。按照南鐵公司的規定,他們每個人還要承擔兩次郵差的任務——算是一種徭役吧。郵件遞送起終點為自新屯到阿勞坎自由市。一次是輕便郵件,往往是些信件、工作報告或設計圖之類的東西;另外一次則是重郵件,一般是礦石樣本、土壤樣本、動植物標本等玩意。

  幸好南鐵公司也沒有“壞事做絕”。在承擔了這么多繁重工作的同時,他們也享受了一點好處,即南鐵公司給他們在沿河岸邊分配了每人十畝農地,此外還給他們拉來了一批意大利娘們,算是幫助他們成家立業了。這令這些前八旗子弟們頓時熄了逃跑的心思,老老實實留在了屯子里干活。事實上他們也沒法逃,逃到沙漠草原上吃沙子去么?人家可沒那么傻!

  在執委會將南巴塔哥尼亞的木材、漁業資源打包置入南鐵公司后,莫茗就對開發這里產生了很大的興趣,因為這里貌似是能夠最快見到效益的地方。比如山毛櫸堡附近的海岸邊,雖然常年西風怒號,但海產確是極其豐富的,這從整日擁擠在海邊的數量龐大的麥哲倫企鵝就能看得出來——它們是漁產豐富最好的證明。

  而除了麥哲倫企鵝外,火地島附近還生活著數量龐大的、根本不怕人的海豹、海獺之類的水棲動物。這些動物對南鐵公司來說,都是移動的寶庫,既能提供優質皮毛,也能提供高級油脂,最后它們的肉還能食用。

  此番南鐵公司將二百多名山丹人移居山毛櫸堡,并且給其中部分曾在庫頁島捕獵過海豹(庫頁島半部的海豹資源極其豐富)的獵人頒發牌照后,皮革鞣制和潤滑油的提煉就成了本地居民最重要的一項副業——他們的主業還是修建城鎮港口和伐木。

  由于這里特殊的氣候,小麥、水稻等谷物根本來不及成熟,因此本地居民在每年春播時能夠種植的短生長期雜糧只有土豆、紅薯這兩種,谷物更是只有大麥一種,但畝產卻是不低,可見土壤營養成分較為豐富。不過這里的草非常肥美且富有營養,若是用這里生長的牧草來飼養牲畜,能使他們在漫長的冬季過后迅速恢復損失掉的體重。

  居民們少量開辟的園圃蔬菜種植也還馬馬虎虎,長勢不好不壞,但限于氣候,一些蔬菜的種子可能無法成熟,這需要他們每年向本土的北方植物園訂購新的種子。不過由于蔬菜主要是供應來往的船只,商品化程度較高,因此期間的利潤還是相當不錯的。

  顯而易見,火地島居民的生活非常忙碌、艱辛,收獲也非常之不穩定。一旦漁產歉收,他們雖然依然能夠靠土豆或紅薯渡過饑荒,但生活質量卻明顯下降了。不過人民群眾的創造力永遠是無限的,從阿穆爾河流域來此定居的山丹人很快便盯上了島上數量龐大的野生駱馬群。他們根據經驗判斷,在春天和夏天的時候,這些動物應該會進行一定范圍內的遷徙,而每當這個時候,就是捕獵他們的好機會。

  駱馬肉也是居民們重要的食物來源。春天捕獲的一半就地食用或出售給來往的船只,夏天捕獲的則腌制起來,等待冬天來臨時由男人們帶到山間伐木場去食用,皮革則可以鞣制起來出售給本土,以補貼家用。

  火地島少許的土著如奧納人對新來的山丹人簡直佩服得五體投地,雖然大家的生活環境相差不大,但生活技能方面卻差得太遠了,簡直就不是一個世界的。因此,在東岸道教神職人員的幫助下,這些數量稀少的土人很快從四面八方趕來,定居到山毛櫸堡周圍,被南鐵公司編戶造冊,正式納入了東岸的統治秩序之內。

  這些土人也不是一無是處,他們也給新來的山丹居民帶來了一些好消息。比如哪些海灘每年都會有鯨魚被波濤拋上岸,哪些地區的鳥類資源豐富可以捕獵,以及哪些地區有名貴的狐貍出沒等等。他們同樣也帶來了關鍵的駱馬馴養技術,使得定居點的東岸婦女、小孩們有了更多的事情可做。而山丹人也教給了他們獨有的馴鹿飼養技術,目前山毛櫸堡內有從遠東運來的極其珍貴的十余只馴鹿和當地犬類——這些都是山丹人的好朋友。

  據目前的情況來看,來自遠東的馴鹿和駝鹿(放養到了無人小島上)對南巴塔哥尼亞的氣候還是較為適應的,再加上這里缺少大型食肉動物的威脅,植被茂盛食物來源豐富,相信他們的種群數量將很快擴大起來。從北美千辛萬苦運來的野牛也一樣,目前這些野牛被放養在火地島以西的一連串破碎無人小島上,東岸農業部的工作人員每年會前往這些島上調查一次,看看這些動物的生活狀況。而據最近不到兩年的時間來看,幾只運來的北美野牛應該都還存活著,至少工作人員走遍全島,都沒在野外看到它們的尸體。

  馴鹿飼養起來外,每年冬天下大雪道路交通斷絕后,他們就可以乘坐雪橇來往于山間林場和定居點之間,再不用像現在這樣一個冬天都待在山里伐木了。狗也是同理,山丹人從阿穆爾河及庫頁島帶來了自己飼養的獵犬及雪橇犬,而在東岸農業部的計劃中,這里今后還將修建一個牲畜育種站,以培育出一種適合南巴塔哥尼亞氣候的新犬種出來,這將有助于東岸人對該島嶼的開發。

  按照南鐵公司的計劃,他們將在財政萬般緊缺的情況下,分三批向山毛櫸堡投資兩萬五千元,建設當地的物資倉庫(儲存火槍及彈藥、漁網、面粉等生產生活用品)、一座小型蒸汽煉油廠(從海豹脂肪中提煉高級潤滑油)、一間小型皮具加工廠。等這些企業運轉起來并獲得利潤后,南鐵公司將繼續追加投資,如木材加工廠(含木材烘干和木制品加工兩個車間)、磚窯廠等等,同時可能還會興建小型紡織企業(以南巴塔哥尼亞地區的羊毛、駱馬毛為原料),總之就是盡一切可能開發當地資源,補充南鐵公司的財政。(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