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44年3月20日,晴。
平靜的卡馬匡河從山里靜靜流淌出來,然后蜿蜒穿過大片森林與草地后,注入了浩瀚的鴨子湖。河岸邊,一座木質的簡易碼頭已經基本完工,十幾名南非勞務工人正浸泡在已經略顯寒意的河水中,進一步地加固棧橋木樁。而在棧橋的另一側,文圖拉的船長的“伊運015”明輪船正靜靜停泊著。
數十名南非勞務工正挑著糞箕將船艙里充滿腥臭味的淤泥一點點挑上岸,而在岸邊,更多的南非勞務工正坐在遮雨棚下,用這些河底淤泥制作磚坯。制作完畢的磚坯便堆放在一旁任其陰干,而在離制作磚坯的地點以東兩百米處,一座巨大的輪窯已經接近完工了。
這是一座設計年產量四千萬匹標準磚的大型輪窯,也是國內第四座大型磚窯廠。這座大型磚窯廠一旦成功投產,國內的年產磚量理論極限值可達1.6億匹。但事實上產量不可能達到這么高,因為每一窯出產的磚塊中都有510不等的不合格品,再加上停窯檢修以及重大節假日放假,每年的產量能達到1.3億匹就相當不錯了。
不過這么大的產能在國內如今日益旺盛的需求面前完全就是渣啊。先不說城墻、道路、炮臺、碼頭、水渠、水庫等各類設施的巨大需求,就說這巨大的移民安置房的缺口就不是小數。假設一年來六千移民,按照兩人住一套房(兩萬匹磚)來算,這便是六千萬匹磚的需求。如果移民數量再多一點的話,那國內目前的磚頭產能能不能跟上還是兩說呢,那樣就得組織移民們自己去鴨子湖地區砍伐樹木、制造臨時木屋了。況且磚頭需求增加了,這配套的水泥、石灰、沙子也得跟上,雖然需求不像磚頭那么恐怖,但至少現階段的產能是不夠的,擴產也是必須的。
總而言之,從現在開始到接下來的很長一段時間內。國內的建筑產業還將一直處于高速增長之中。無論是普通的磚頭、瓦片、砂石,還是略有些門檻的石灰、水泥以及某些制成品如水泥預制板等,都將處于一個需求旺盛的環境之中,而這些行業也必將極大地吸納相當部分的勞動力。目前,民間一些略有些身家、也有些眼光的人已經開始籌集資金,投資建筑材料行業,主要體現方式便是集資造船,然后去挖取河沙,出售給交通部下轄的幾大建設局,這種投資的回報率經實踐證明一直很高。
此次工業部與聯合工業信貸銀行聯合出資。在卡馬匡河上游這片處女地上興建一座新的大型磚瓦輪窯。并利用挖泥船挖來的河底淤泥制作磚坯燒磚。既清理了航道,又得到了制作磚坯的材料,可謂一舉兩得。這些生產出來的建筑材料,主要用于在本地修建各類諸如城墻、房屋、水庫、道路之類的設施。剩下的少部分可能會用船運輸到下游支援西湖堡、大豐堡兩地的建設。
其實嚴格來說,西湖堡、大豐堡一線的沿湖平原地帶還有相當部分沒有被開發出來,等新移民過來后,完全可以組織他們伐木、燒荒,然后繼續開拓新的農田。不過考慮到這些平原面積極其有限,東岸人今后面臨的主要還是鴨子湖以西大片大片的丘陵低山地帶,關于如何開發這些丘陵,便成了擺在執委會面前的一個很現實的問題。
為此,農業部曾經派員在這些丘陵地區進行了長期的考察。地形、水源、氣候、土壤等各方面因素都做了一個大概的了解。在經過長達一年實踐的綜合論證后,他們最后決定挑選了一個典型地帶設點進行開發,以驗證自己的發展思路。這個被選中的地點既有豐富的水源,降水氣候也都很適宜;附近既有丘陵低山,也有小片的河谷平原。土壤肥力也參差不齊,正是農業部夢寐以求的實驗對象。
這個點就是后世克里斯塔爾以北地區。兩條河流在這里交匯,形成了一小片難得的河谷平原,土壤肥力也相當不錯;但此地向北便是大片覆蓋著低矮灌木叢的丘陵地帶,這些丘陵坡地有的土壤肥力尚可,有的則完全不行,要想開發這些地區,卻是得花費一番腦筋。
最初的時候,農業部里曾有人提議在這里開發梯田,然后種植各類農作物。不過在人地矛盾還沒那么大——甚至可以說沒有人地矛盾——的東岸,以破壞環境的代價來修建梯田,這怎么也說不過去。況且那些梯田灌溉引水很是麻煩,多半只能當一些旱地,這糧食產量便會降低不少。與其這樣,那還不如另辟蹊徑,換一種全新的開發模式呢。
根據農業部的粗略考察,這片區域較肥沃的土壤是棕色森林土,一年一落的枯枝落葉經過分解后給土壤增添了許多肥力,再加上降雨豐富(但不過量),土壤透氣性也好(春季土溫上升快),因此這些土地較適合耕作,且大多集中于平緩的河谷地帶。但對于那些丘陵谷地來說,以粘性土壤居多的它們透氣性較差,春季土溫上升緩慢,大大縮短了作物生長的時間;且土壤經常處于水分飽和的狀態,只能用于放牧。除此之外,數量占了絕大部分的丘陵坡地土質大多為砂質土壤,蓄水不足,這些土地除非施用大量肥料,并花大代價修建山區小水庫,不然是很難派上什么用場的。
農業部在經過反復論證后,最后選擇了在這些坡地上種植牧草,然后飼養牛羊等牲畜的路子來利用此地的資源。在他們的規劃中,這些坡地適合種地的便種植大豆,不適合的便種植苜蓿等牧草。為此,他們還準備在豐收農機廠研發出來的馬拉玉米收割機的基礎上,另外開發出一款馬拉牧草收割機。說實話,這兩款收割機的區別不是很大,需要修改的地方主要便是分禾器這一塊了,根本不存在什么技術上面的難度。
有了效率比人高幾十倍的收割機,便可以在這里大片的起伏坡地上種植牧草,然后統一用機器進行收割。以鴨子湖這邊的氣候,每畝苜蓿每年差不多能割個四五茬,這些收割下來的草料足夠喂養二十多只羊或者四五頭成年牛,比種地劃算多了。畢竟,你種個一年地,就算收獲兩季莊稼,以這些坡地的情況來看一年頂多收個三四百斤小麥,和二十多只羊產生的效益完全沒法比。就算你種的是收成高的土豆,一年收獲三次,兩三千斤的產量,但這些食物的熱值也完全比不上那幾頭牛屠宰后所得到的牛肉熱值。
因此,從經濟的角度來說,在不適合種植莊稼的丘陵坡地上種植苜蓿等牧草,然后喂養肉奶牛、綿羊等牲畜,絕對是最合理的行為了。這些丘陵坡地的海拔大部分不超過200米,少部分不會超過400500米,不過其基本上都是那種起伏的平緩坡地,利于收割機械進行大面積收割。當然,在一些適合種植莊稼的坡地上,農業部也會引導當地居民們種植一些不挑地的紅薯、玉米等作物。紅薯秧子同樣也是一種非常優良的牲畜飼料,且紅薯生長到一定階段后便可以反復割取秧子,居民們可以拿去喂養牲畜。與之同樣的是,玉米的莖稈其實也可以拿來當飼料喂養,非常實用。
總的來說,這些丘陵坡地對東岸人來說也一樣具有很重要的經濟意義。一旦這里的牛羊養殖上了規模,每年必定會出產大量的肉類、油脂、皮革、奶制品以及羊毛,對國內下一階段的產業規劃也具有很重要的戰略意義。隨著東岸人在棉紡織品上的突飛猛進,目前市場已經開發得差不多的他們除了進一步完善系列產品,如高級染色布、印花布、毛巾、襪子、罩袍、手帕等產品外,也開始著手準備發展另一項拳頭產業,那便是目前已經小具規模的皮革加工產業。
近幾年來,東岸人每年出口英國、法國、荷蘭、波蘭、俄羅斯、奧斯曼等國家大量的皮具,主要是鞍具、皮甲、彈藥包、水囊、皮手套、皮靴等各類牛羊皮制品,每年創造經濟效益二十余萬元。有拉普拉塔提供的豐富廉價的原材料,再加上東岸人獨享的皮具染色技術,使得東岸的皮制品在歐洲市場具有很強的競爭力,要不是皮革加工業屬于勞動力密集產業,而東岸本土缺的就是人力,那么東岸的這項產業絕對不會只有現在這么點規模。
可以預見的是,從今年開始每年都會有大量的東方移民來到本土,那么人力資源的緊張狀況勢必可以緩解一些。這時候,發展皮革加工這種具有比較優勢的產業便也可以松一松綁了,而且發展這個產業也可以間接將拉普拉塔納入東岸人的經濟體系,其所帶來的經濟利益與政治利益都不可小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