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第一百七十九章 喜慶年節,盛世...

熊貓書庫    盛唐風月
🔊點這里聽書

  道政坊杜宅和畢國公竇宅相隔不遠,和豆盧貴妃宅亦是隔街相對,占地頗為寬廣。因杜思溫致仕之后大多數時間都住在朱坡山第,這座宅邸平rì便是杜思溫的兒孫們居住,如今除夕夜闔家團圓夜,杜思溫早兩rì就被長子杜汶接了回來,這會兒端坐上席笑看著下頭的兒孫圍坐兩邊,幾個年紀不小的孫子湊在杜士儀身側說笑,他不禁暗自點了點頭。

  這守歲夜的宴席自然格外豐盛,當年韋巨源獻給中宗皇帝的那一桌燒尾宴,菜譜多為各家豪門貴第搜羅了去,其中不少菜肴是喜慶節S必備。這會兒見面前擺上了一道光明蝦炙,杜思溫不禁皺眉斜睨了陪坐一旁的長子杜汶一眼,冷冷說道:“這大冷天的,備這等活蝦,你倒是錢多燒手!”

  “是人敬獻的。”杜汶連忙解釋了一句,見老父仍是不豫,他連忙賠笑臉說道,“并不是每一席都有,只是敬獻阿爺一人的。統共不過這幾只,圖個新鮮。”

  “敬獻我一人,那有什么意思”杜思溫沒好氣地用筷子敲了敲那晶瑩剔透的白瓷盤子,見下頭不少兒孫都忘了去看歌舞,紛紛看向了自己,他方才懶懶說道,“這一道光明蝦炙,拿下去每人嘗嘗鮮,我年紀大了,受不了這些海河魚蝦的腥味。”

  知道父親是在敲打自己,杜汶沒奈何,只能親自執盤下去,分了兩個兄弟和兒孫各一丁點,然后把剩余的一股腦兒都送到了杜士儀面前,卻是趁著杜思溫稍稍分神的機會,低聲說道:“十九郎,阿爺執拗勁頭又犯了,平時他在兒孫面前都是不留情面,今天正當佳節,你去陪陪他老人家,你在他面前可是比咱們都面子大些。算是老叔我欠你一個人情。”

  見杜汶滿臉苦色,杜士儀本以為他只不過是開個玩笑,見四周圍杜家兒孫全都在偷瞧杜思溫這長輩,仿佛都是生怕其不顧場合發火,他頓時有些難以置信,遂答應一聲便站起身來,親自一手執壺,一手持杯來到了杜思溫面前,卻是親自為其剖滿了酒,旋即又自己滿上了,這才笑著說道:“若非老叔公相請,這個除夕,我就得和十三娘孤零零地過了。值此佳節,謹祝老叔公rìrì年年笑口常開。”

  “好好,你說得好,若光活得長久卻難見笑容,那也沒意思!”剛剛還在思量如何敲打兒孫的杜思溫頓時笑開了,當即一飲而盡。剛剛放下酒盞,他又看到杜十三娘亦是迎了上前,手中也和杜士儀一樣酒壺酒杯一飲而盡,這下子,他還不等其開口就打趣道,“怎么,你們兄妹這是商量好的要灌醉我”

  “老叔公又說笑了,我和阿兄這不是因為正逢除夕,所以誠心誠意要敬老叔公的酒,順帶沾一沾你的福氣嗎”

  杜思溫聽到福氣二字,頓時哈哈大笑,當下也不含糊,把杜十三娘勸飲的酒也一塊喝了,竟是留著他們在自己身邊坐。見此情形,杜汶反而長長舒了一口氣,索性就去和兩個弟弟一塊坐了,又吩咐家jì好生賣力,務必讓老父沒工夫來找他們的麻煩。好在酒過三巡,歌遍數曲,杜思溫便讓杜士儀和杜十三娘左右攙扶著,竟是離席而去了。這時候,堂上無論男女全都如釋重負,一時大聲說笑的大聲說笑,拼酒劃拳行酒令的比比皆是。就連杜汶,也和兩個弟弟閑適地聊起了朝中近來趣事。

  盡管杜思溫已經出了正堂,但此刻走出去還不遠,堂上那些喧囂熱鬧他卻聽得清清楚楚,走著走著便長嘆了一聲。就在這時候,一旁的杜十三娘突然低聲嘟囔道:“老叔公別嘆氣了,其實三位叔父,還有和咱們平輩的那些兄弟姊妹,都是在你面前發怵而已。不說別的,我剛剛瞧見老叔公在上頭那威嚴的家長模樣,心里也惴惴然得很。”

  杜思溫頓時被杜十三娘這話逗得哭笑不得。雖覺得子孫不爭氣可想想好歹沒有作jiān犯利…”前途也有門蔭擔保,他那嘆苦經也就吞了回去,沖著杜十三娘搖了搖頭后,他便轉頭對杜士儀說道:“省試你竭盡所能就行,今次之事已經鬧大了,別人固然虎視眈眈想要爭先,卻不想螳螂捕蟬,黃雀在后。所以,你只需以不變應萬變,其余的事情,到時候我讓你看一場好戲。”

  “是,多謝老叔公的教誨。”

  “別的我就不多吩咐了,我相信你能不負所望!”

  開元八年元rì,一場瑞雪之中,皇太子李瑛行元服禮。次rì李瑛謁太廟后,近年來一直居住在大明宮,少有御太極宮的李隆基大會群臣于太極宮太極殿,各按官品頒下了賞賜,一時自然讓這一年的新年更多了幾分喜氣。須臾便是元宵,自唐初起道教被奉為國教,因而正月十五作為上元賜福天官紫微大帝的誕辰,道教稱這一rì為上元節,朝廷民間也多半不稱元宵而稱上元。從上元節開始,滿城照例大放三rì花燈,在這金吾不禁夜的大好喜慶氣氛中,杜士儀自然也不能免俗,這一晚帶著杜十三娘和竹影秋娘,再加上赤畢和劉墨等幾個從者跟著,就連田陌也被他拉了出來。

  果然,除了農事和書房,大多數時候都宅在家里的田陌第一次見識到長安城這上元節時的勝景,只覺得眼睛都轉不過來了,東張張西望望,什么都是好奇的。要不是杜士儀特意讓劉墨跟著這膚色黝黑的小子,也不知道人會被洶涌的人潮沖到哪里去。

  一年到頭統共只有這三天不在夜禁之內,但只聽四處鑼鼓喧天人聲鼎沸,那些火樹銀花的燈樓燈輪燈樹前,也不知道圍了多少人。往rì街頭就時常得見的那些大家仕女,眼下這會兒更是毫無顧忌地帶了仆婢當街策馬而行,個別矜持坐了牛車的,和路過的熟人談笑時,亦毫無顧忌。

  與杜士儀策馬并行的杜十三娘在這等普天同慶的rì子里,自然顯得極不顯眼。而既在馬上,總比那些行人看得高看得遠些,杜十三娘搭著涼棚放眼遠眺,突然嚷嚷道:“阿兄,阿兄,那兒在拔河呢!”

  其實又何止拔河。燈樓下耍百戲的,載歌載舞的,各色藝人云集,其中不乏那寒光閃爍劍氣逼人的劍舞。然而,所有這些都比不上西市門口,那一座廣二十間,高百五十尺的巨型燈樓,就只見上頭彩燈無數,璀璨光耀,也不知道引來了多少贊嘆和驚奇。杜士儀便和杜十三娘駐足觀賞了許久,卻只聽旁邊的人群中有人大聲說道:“這可是圣人命人特制的燈樓,擺在這兒以示與民同樂,普天同慶!”

  “如今天下太平,這才有如此景象…”

  “這才是君明臣賢的盛世氣象!”

  在這種各式各樣的議論聲中,杜士儀見人流漸漸多了,少不得拉過杜十三娘身下坐騎的韁繩,示意她跟著自己折往別處。然而,盡管這一夜是火樹銀花不夜天,可畢竟不如后世四處燈火通明不虞路途擁擠踩踏,為防人多出事,他不得不帶著杜十三娘和隨從人等往人稍微少些的地方走。當他們一行人在一家地處稍稍偏僻的坊中酒肆吃了些夜宵,繼而又出來時,此時已經接近子夜,那無數彩燈之中,隨風卻是還飄來了一陣樂聲和歌聲。

  “是岐王宅中的樂師出來了!”

  上元之rì,諸王貴主之家,各出樂師馬上巡游,以相競夸,這幾乎是不成文的慣例了。而對于喜好音律著稱的岐王來說,別的風頭不能出,這樣的風頭卻一定要爭個第一,就只見眾人紛紛讓開的那一條通道上,頭前四匹馬打著亮堂堂的琉璃宮燈,而后頭馬上則全都是錦衣華服的樂師,有的cāo琵琶,有的吹簫吹笛,有的于馬上敲擊羯鼓,但最引人注意的,卻還是當中一輛敞篷牛車上,站著的那個身擁重裘啟唇高歌的一個歌姬。那婉轉動聽的歌聲在夜空中激蕩開來,竟是連原本喧囂的人群也安靜了。

  杜士儀原本和杜十三娘在一旁興致勃勃地看著這一場難得的熱鬧,但見這一行樂人緩緩過去之后,后頭跟著的人中,卻是有一個最熟悉不過的,本待擠上前去,可看了一眼那洶涌人流,他想了想便彎下腰叫了赤畢過來。眼見這彪形大漢點點頭后當即大步過去,毫不費力地在人群中擠出了一條路,最終到了那一騎白衫人身邊說道了幾句,那白衫人立時把手中提著的一盞花燈提高了一些。

  王維被赤畢攔下馬,回頭一看杜士儀那邊,認出他們兄妹都在,他便笑著點了點頭,卻只是用手指了指前頭。知道這會兒必然不可能越過人群會合在一起,杜士儀便帶上杜十三娘和其他人,順著坊墻邊上這一條路跟了上去。一路過了兩坊之地,王維這才脫身出來,身邊除了一個牽馬的赤畢,卻不見王縉的身影。兩人見過之后,杜士儀便詫異地問道:“王十五郎呢”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