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東郡的治所,就在襄平。
最初這里是燕將秦開起兵攻東胡,將燕國邊境向東推進千里后,設下的邊境堡壘,和烽火臺的作用差不多。
后來秦始皇統一六國,以襄平城為中心,設下了遼東郡。
漢武時代,漢軍東征西討的余波徹底將胡人趕出了遼東疆域,除了原有的遼東郡之外,還將襄平以東,加上大半個半島的地域上設立了玄菟、臨屯、樂浪,以及真番四郡,即所謂的漢四郡。
在此之后,襄平才真正確立了遼東中心的地位,得到了一定的發展,有了今天的規模。和中原自然不能比,但在這邊遠之地,卻是個令諸胡艷羨不已的奇跡之城。
高句麗人就一直對襄平垂涎三尺,不止一次的付諸行動,想要將這座城搶到手里,做為國都來擺擺譜。怎奈他們實力不濟,努力了幾十年也沒有任何成就,反倒是自己被漢軍逼得一退再退,朝不保夕久了,漸漸也就顧不上貪心了。
當然,歷史上的高句麗人最終還是如愿以償了。在兩晉時代,中原內訌頻頻,進而惹得五胡亂華,再無暇他顧,高句麗趁機對遼東漢土蠶食鯨吞,最終將襄平城和漢四郡霸占了去。
張方雖然不知道后來發生了什么,不過,當他站在遼中平原上,遠遠眺望襄平城時,他心中也是大為驚嘆,覺得襄平確實不愧奇跡之城的名頭。
城池,確實不大,城墻高不足兩丈,每面城墻也不過三五百步,遠稱不上雄偉,據說這還是幾經擴建之后的成果。這樣的城池,別說中原,就算放在同為邊地的并州,也顯得太過寒酸了一些。這么小的城,就算里面住得人挨人,能容下三五千人也就是極限了。
真正讓人驚奇的,是城周圍的景象。
張方在高唐也住過一陣子,對這種景象并不陌生,初見時的一恍惚間,他幾乎錯以為自己又回到了大河之畔。
襄平城依山傍水而立,周圍地勢平坦,一馬平川,綿延千里的大梁水流經城南,在百里外與遼河匯流,西南而向,在江河口流入大海,和高唐的地勢很像。
光是地勢像,并不會給人以錯覺,最讓人詫異的還是城外連綿起伏的木屋和帳篷。特別是那些木屋,和高唐新城的樣式極為相似,準確來說,更像是高唐城初建時的模樣。
樣式像,規模也差不多,遼中平原的千里沃野,仿佛都被這些帳篷和木屋覆蓋住了一般,竟是一眼望不到盡頭!
張方這是第一次來遼東,走的也不是陸路,但無論是在近海航行時,還是登陸之后,他確實也沒看到什么人煙,覺得這里和想象中一樣荒涼。到了襄平,陡然間看到成千上萬的人聚居在一起的景象,他和他的伙伴們又豈能不大吃一驚?
“這,這簡直是…”
“和高唐很像是嗎?”柳毅微笑著問道。
遼東和青州的貿易關系已經維持了好幾年,一直都是他和青州方面打交道,最初是在東萊,后來王羽移鎮高唐,柳毅也曾去過高唐拜訪。他能理解張方等人此刻的心情,因為他當初在高唐,也曾發出過同樣的感慨。
“是…”張方下意識回答了一聲才發現不對,趕忙改口道:“啊,不,我是說,這里怎么會有這么多人?”
震驚過后,他理所當然的認為是遼東在模仿高唐,不過高唐建城至今一共才三年,在遼東這么偏遠的地方,就算公孫度有心模仿,也不可能有這種效率啊。
“所以我一直覺得,王驃騎也是我道中人。”柳毅沒有直接回答,而是若有深意的感嘆了一句。
“哦?”張方不知道這話有什么深意,茫然轉頭,視線剛好與柳毅看過來的灼灼視線對了一下,對方眼中的熱度像是化成了實質,讓他瞬間有了種被燙到的錯覺。
“劉將軍,你的意思是…”根據諜報司的情報,張方知道柳毅是遼東方面,親青州一派的領軍人物,所以他才會特意出城迎接自己一行。他很懷疑,自己是不是錯過了某個暗示,否則對方這沒頭沒腦的感慨又算是什么?
“沒什么,請別在意。”柳毅搖搖頭,嘴上說別在意,但擅長察言觀色的張方卻敏銳的捕捉到了對方眼中一閃而逝的失望情緒。不過他也沒辦法深究,因為柳毅的失態只有這么一瞬間,緊接著就滔滔不絕的講起遼東的發展史來。
“襄平有今天這般興旺,自非一日之功,早在我家主公掌握大權之前,襄平周圍的居民就已經有數萬之眾了…”
張方對這個話題還是很有興趣的,知己知彼,方能百戰百勝,現在他看到的遼東,顯然和其他中原人理解的有很大的不同,要是搞不清楚其中的區別,的確很容易誤事。
一直以來,中原人對遼東持的都是漠視態度,就算知道這些年遼東很興旺,但大多數人也只會認為,這里的興旺,純粹就是因為很多難民逃到這里所至,連自家主公這樣高瞻遠矚的人都不能免俗。
可從柳毅的介紹中,張方卻聽到了很多不為人知的訊息。
遼東的興旺,絕非自公孫度或漢末大亂才開始的,早在西漢年間,這里就是個魚龍混雜之地。
草原上失勢的部落,如烏桓,漢廷給他們劃下的居住地是遼東,中原的罪犯,流民,甚至還有在政爭中失敗的世家豪門,都會逃到邊地安身。久而久之,原來荒無人煙的遼東便漸漸有了人氣。
不知為什么,聽過這段介紹,張方總覺得柳毅話沒說完,有些未盡之意,只是對方不說,他也不好認真追究。
“先聚在襄平的,都是漢民。襄平附近水土極好,在遼東這里也算是個相對暖和的地方,沿河的良田,就都是先輩們從無到有的開墾出來的。內附的胡人雖然得到了土地,卻不會耕種,聽說襄平的興旺后,也紛紛聚了過來,這附近漸漸有了些模樣。”
說著,柳毅的聲音突然調高,激昂說道:“但最終成就今天這般興旺的,還得數我家主公!沒有他,就沒有今天的襄平,今天的遼東,于國于民,我家主公都是有功的!”
“正是如此!”張方點點頭,附和了一聲。
這次他把握到對方的言下之意了,公孫度有功,而且也有拿功勞討價還價的意思。只是柳毅沒搞清楚,自己并不是來討價還價的使者,只是個傳達消息的所謂‘大使’,對方這番心思算是白費了。
不過,張方不會笨到將話挑明,反正對方說,自己就聽著,然后完整的傳達給主公,也不算白聽。
柳毅微微一頓,略帶詫異的看了張方一眼。他和青州沒少打交道,也沒少吃虧——不是真的被坑,只是做生意討價還價,總會分個高低上下,差別只是哪邊更有主動權,而非誰坑了誰。
青州方面負責海貿的主要是糜竺兄妹,偶爾王修也會來湊個熱鬧,諸葛亮、龐統也一度現場觀摩,并參與過。柳毅雖然也不是普通人,但遇上這么一幫牛人,自然只有吃癟的份兒。
為了迎接這次青州來人,他也是做足了準備,就想著一雪前恥呢,結果卻遇上了看似沒什么城府,脾氣很不錯的張方,感覺像是一拳打在了棉花里似的。
他要雪恥并不是為了面子,只是不想事情變得無可挽回罷了。張方答應得這么痛快,倒是讓他驚疑不定起來,不知道青州方面是做好讓步的準備了,還是鐵了心的要逼著主公屈服。
好在他沒少經歷過大風大浪,微一愣神后,便繼續說了下去,說的自然還是公孫度對遼東的重要性。
有了人氣,帶來的未必是繁榮,漢代遼東的振興史便足以證明這一點。在襄平的繁榮初見端詳后,階級立刻出現了。
漢民這邊主要以破落世家為主,這些人家世雖然敗了,但學識和閱歷都遠在普通人之上,憑借這些東西,很快就有幾大家族脫穎而出。
胡人那邊本就有很多人是整個部落遷居過來的,天然就有領堊袖,在草原上他們是大人、小帥,到了遼東,他們很快就和漢人一樣,也組建起家族來。
有了階級,有了豪強,接下來就是沒完沒了的內斗。
其實襄平附近的地方,不見得就是遼東最好的,但只有這里的開發程度最高。地方勢力成型后,很快就失去了開拓進取的精神,眾人視遼東的其他疆域于無物,圍繞著襄平地方上的利益,展開了一系列的爭奪。
有的時候是漢民豪強聯手對付胡人,有的時候是漢人和胡人一起對付漢人,或胡人…總之是相當混亂。胡人對爭權奪利的這套東西本不是很擅長,但入鄉隨俗,吃過幾次虧,自然就會漲見識,見識積累到一定程度,也就會了。
虧了遼東本身不是什么太平樂土,周圍高句麗、烏桓、鮮卑都在虎視眈眈,所以遼東人的爭斗始終保持著克制,在對外的時候還是會聯手對敵。雖然對外屢有勝績,可發展卻是談不上了,某種意義上來講,遼東的情況和后世的中原倒是差不多。
最后結束這一切的是公孫度。
他的發跡史,其實和劉表有些相似。
早在得到朝廷的敕封之前,他就已經在遼東擁有一定的勢力了。得到了大義名分后,他立刻發動,借著慶功宴的機會,將私心最重,斗得最兇的近百家豪強的首腦人物一網打盡。
隨后,趁著這些豪族失去首腦,群龍無首的機會,他各個擊破,在短短數日間近乎全部接受了百家豪強的實力,就此成為了實至名歸的遼東太守,一方諸侯。
“在我家主公的引領下,在短短數年時間,遼東的人口增加了三倍,新開墾出的土地增加了一倍,船隊、海貿規模、對外戰爭的勝績,都遠勝于前。不是柳某自家夸口,即便歷數中原,除了王驃騎外,誰能取主公而代之,還能繼續讓遼東蒸蒸日上?”
柳毅猛一揮手,像是要將一望無際的聚居點和良田全部圈起一般,大聲質問道:“尊使當知,襄平如今的景象,并非一兩天,而是比重建的高唐城還要更早!單在遼東一隅,誰能比我家主公做得更好?”
說到最后,他的語氣中已經帶了憤懣之意,顯然對王羽有可能的削藩之舉深為不滿,所以才借著講述遼東的發展史,做出了質問。
張方沉默良久,最后悶悶的說了一句話,柳毅頓時便啞口無言了。
“柳將軍說的有理,不過,在下不是代表我家主公的使臣,只是來遼東駐守,促進海貿事宜的,您用這些話來問我,我也只能說,會將這些話傳達回去,盡快讓我家主公知道。”
“啊?”柳毅目瞪口呆。(破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