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五四八章 潛龍在淵

熊貓書庫    三國第一強兵
🔊點這里聽書

  比起由亂及治的政務繁忙,青州的軍事方面就只能用按部就班來形容了。

  整年的主題都是擴軍和練兵。

  除了風火騎兵之外,幾大軍系都進行了較大規模的擴充。截至十二月,各軍都基本完成了整編,正在各軍主將的主持下,進行著艱苦的操練。

  擴軍后,規模最大的是徐晃的泰山軍,單是戰兵,已經有了一萬八千之眾,再加上預備隊和輔兵,單是徐晃這支兵馬,規模就已經和河北大戰開戰前的青州軍相當了:

  羽林軍的擴充是在白波抵達后才開始著手進行的。白波的數萬戰兵中,真正符合王羽要求的,只有不足一萬,再考慮到個人意愿等因素,最后有八千多白波補充進了羽林軍,一萬多人進了城管大隊,剩下的人都重新拿起了鋤頭。

  這樣一來,羽林軍的戰兵數目也超過了一萬五,成為泰山軍之后的第二大軍系。

  黃忠的雷霆軍原本棋模就是最小,現在依然如此,擴充后的雷霆軍戰兵只有五千,但輔兵卻達到了兩萬之數!

  之所以如此,主要走出于王羽給這支部隊的定位,王羽認為,這支部隊就應該有以遠程部認為主的傳統。遠程部隊,需要的輔兵本來就是最多的。

  當然,現在只有弓弩,可將來肯定不會。隨著青州工藝水準的發展,各式遠程兵器,攻城器械,會接連不斷的出現,而雷霆軍,就是操作這些兵器的最佳人選。

  王羽沒特意去研究火槍、火炮之類的東西,因為漢朝的武力已經足夠強了,有沒有那些東西都無所謂。另外,沒有足夠的基礎工業支持,就算勉強造了,也不可能大規模普及。

  不過,若是這些兵器在戰爭中應運而生,王羽也不會刻意回避。他自己也設想過,若是冶煉工藝能在近年內上一個臺階,火炮還是可以研究一下的。

  此物的殺傷力還不是他最看重的,他最看重的是火炮的影音效果,拿這玩意裝神弄鬼的嚇唬人,不是很厲害嗎?除此之外,大炮攻城也是個不錯的戰法。

  張頜那支部隊錯過了高唐會盟,卻沒有游離于六軍之外,王羽將其劃撥進了羽林軍系列,單獨在外作戰。在瑯哪戰事結束后,張頜這支部隊也進行了一定的擴充,如今擁兵八千,鎮守一方,讓眾多降兵降將徹底放下了心思。

  加上張鎮,羽林軍的規模依然是最大的,只是兩支部隊暫時不會合流而已。

  隱霧軍眼下分成了三個部分,諜報部分在賈詡的指揮下,繼續奮戰在敵境的黑暗中,具體數目,除了賈詡、王羽和貂嬋之外,再無第四人知曉;特戰隊則是在徐庶、潘障、馬忠的率領下,越過太行山,對并州發動了一波波的襲擊,令得高干、袁譚苦不堪言。

  最后是新擴編的那一部分。如今,三千新兵和他們的新將領魏延一起,在高唐接受著王羽、賈詡的魔鬼式訓練。按照王羽的預計,訓練的濤汰率應該達到一比三,最終留下的只有一千人或更少。

  動作最小的是兩支騎兵,戰后至今,趙云的疾風輪騎只補充了一千余人,如今的規模將將達到了五千,而作為王羽親衛部隊的烈火重騎只補充了兩百人,勉強湊足了千人之數。

  這樣的騎軍規模其實已經很可觀了,除了董卓、馬騰、公孫瓚之外,再沒有哪家諸侯擁有如此規模的騎軍,但相對于其他幾大軍系大刀闊斧的擴軍,風火騎兵確實顯得太過平靜了一些。

  盡管如此,但完成休整后的青州軍,也是一支很恐怖的力量了。單是戰斗序列的部隊,就已經超過了五萬,加上輔兵、民兵以及治安部隊,依照這個時代的習慣,王羽號稱擁兵百萬一點都不夸張。

  相對于實力龐大,卻一直按兵不動的陸軍,初辜三年間,青州的水軍才是最風光的。

  這里說的水軍,當然不是初見端倪的海軍。

  對王羽一直緊鑼密鼓張羅著的東渡計劃,諸侯們基本都是嗤之以鼻的態度。有人認為這是王羽的瞞天過海之計,所謂東渡,肯定是要算計某個沿海的諸侯了:也有人認為他是被勝利沖昏了頭腦,開始發神經,總之沒什么好說法,也沒幾個人信。

  連公孫瓚都派了使看來,向王羽確認此事,并勸告王羽,雖然中原顯得很平靜,但平靜下面蘊藏的,卻是巨大的風暴,認為王羽還是應該將主要精力放在中原。

  這就是曲高和寡的煩惱了,王羽倒也不會刻意去解釋什么,反正解釋了也不會有人理解的。就算是在青州內部,如今也有很多人對此持保留態度,其中甚至包括了田豐、國淵這樣的重臣。

  沒辦法,誰讓華夏沒有航海的傳統呢?

  別說是在漢朝了,就算到了后世經濟極度繁榮的宋朝,以及七下西洋,擁有當時世界上最強艦隊的明朝,都沒在航海方面下什么功大。

  對于地大物博的中原來說,人們沒有熱情,也沒有動力去探索海洋。

  王羽先前一直任由墾荒令持續而不采取任何動作,就走出于這方面的考慮,如果中原沒有土地了,會不會有動力愿意向外探索呢?

  南洋什么的很遠,近期內不能指望,但離得比較近的那兩處呢?遼東的那個半島,與其放任其滋生細菌,還不如作為殖民政策的演練;東面的那個遍布金銀的島國,與其讓那些寶貝就那么放著,還不如就此掀起一場淘金熱呢。

  就是因為東渡的計劃…”王羽才極力要先完成商業的初始規劃。等商業運作一段時間,相對成熟些了,探索船隊也該有成果了,到時候掀起殖民、淘金的大潮,不就無縫連接了嗎?

  即將推行的新貨幣制度,也可以說是金融系統,也會借著這股風潮成長起來,只有到那個時候,青州的休整才能算是徹底完成,王羽也可以放心的展開中原攻略。

  因為那時以新政為中心的政經體系,會自動的容納并感染新占領的區域,驅散或改造舊有勢力,在最短的時間里,消除地方上的抵抗,使其成為驃騎軍的助力,而不是阻力。

  這些想法,都是不足為外人道的,即便對田豐等人,王羽也沒法解釋,解釋了也很難解釋得通。太復雜了,太超拼了,太有預見性了。

  反正自己能控制得住大局,確實也沒必要事事都向屬下解釋,王羽想得很清楚…等到水到渠成的那一天,再讓眾人威嘆自己的高瞻遠矚好了。

  不過,也正是因為這樣,王羽才必須留在高唐,不能象以前那樣四處征戰,只能看著部將們逞威。

  好在今年也沒什么大的戰事,現在青州軍最風光的部將不是五大上將,也不是方顯崢嶸的徐庶、張頜,而是周倉。

  周倉是青州的水軍統領,雖然被海軍抽走了不少人手,但他麾下依然有戰船數百,水軍數千。

  這支水軍攜河東大勝的威風,打著護航的旗號,往來于黃河流域,其中包括了黃河的各個支流,可謂威風八面。

  張楊的水軍在孟津一戰中都被抄走了,呂布現在和青州的關系很曖昧,只要青州水軍不威脅洛陽的關隘重鎮,他也不能就此興兵相向。何況,并州軍同樣沒有水軍傳統,真打起來恐怕也是自取其辱,呂布當然不會行此不智之舉。

  當然,最重要的原因還是青州水軍對諸侯們有益無害。

  商品一旦流通起來,緊接著就是領地的繁榮和物價的下跌,這一點,在河東,以及三輔一帶體現得尤為明顯。

  在青州的商團循本路抵達前,長安的物價已經上升到了很恐怖的地步,一斗米十萬錢,一擔鹽百萬錢,朝中公卿大臣的生活都很窘迫,更別提普通軍民了。

  中原的鹽幾乎被青州壟斷,膽大的不要命的商人穿越中原的戰亂之地,輾轉賣到河東,三輔,鹽價自然高得不得了,再加上董卓鑄錢導致的通貨膨脹,鹽價高上天,又何足為怪?

  李催、郭汜之所以要在河東與白波死磕,就是因為他們想要奪取白波控制的鹽湖這是函谷關以西最大的食鹽產地,以緩解鹽價的危機。

  鹽和米,是人生存的必需品,董卓也不得不慎重對待。

  等到青州商團一來,這些危機頓時得到了極大緩解。青州商人攜帶的商品中,不但有紙、工藝品等奢侈品,而且還有糧食等緊俏的物資,最重要的是,這些人還肯收董卓鑄造的小錢!

  盡管他們會把小錢的價格壓得很低很低,但這坑爹的破玩意只要有人收就不錯了,誰還有挑肥揀瘦的心思呢?

  何況,青州人給的價格也比較公道,是按照重量來算的。要知道,董卓小錢里面銅的含量可能還不到一半,青州人已經很厚道了。

  把青州商人當做肥羊的也不是沒有,山賊水匪,加上扮成山賊水匪的各方勢力,都在此列,可謂群狼環飼。

  這就到了水軍發威的時候了,對這此魅魅魁魎,周倉一律用大刀片子說話。這個時代的水軍和陸軍區別不大,在水上打仗也是跳船幫肉搏,青州水軍的彪悍之氣毋庸置疑。

  在魏郡的潘障、馬忠時不時的也會來客串出場一下,真假山賊撞到了周倉,可能只是被擊退,要是運氣不好,撞上這二位,那就求生不得求死不能了。

一年統計下來,倒是水軍打的仗最多,前后斬殺的敵寇足有數千了  當然,沒人會因為水軍的風光,就忽略了龐大的驃騎六軍。

  擴編之后的部隊戰斗力當然不能與從前相比,畢竟有不少老兵的退役,和很多新兵的加入。但沒人會懷疑驟騎六軍一旦發動起來,將會帶來怎樣恐怖的破壞力。

  好在,這頭雄獅一直在蟄伏著,等待著,沒有張牙舞爪,因此諸侯們倒也沒有太過緊張。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