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第968章 新一輪熱潮

熊貓書庫    揀寶
🔊點這里聽書

第968章新一輪熱潮  聽到有人反駁,眾人自然看了過去。

  八卦之心,人皆有之。有人喜歡平平穩穩,也有人偏愛一波三折。反正對于看熱鬧的人來說,從來不怕事大,就怕事不夠大。現在有人站出來駁斥專家的觀點,許多人十分興奮,立刻意識到有好戲可看了。

  “咦。”

  與此同時,王觀看了一眼,發現說話的人他居然認識,正是不久前在京城成立東旭博物館的孔老先生。回到京城的時候,就聽錢老說他訪友去了,沒有想到居然在滬城。

  當然,意外歸意外,王觀也不好失禮,連忙上前招呼起來。

  “…讓我過去看看。”

  這個時候,孔老先生卻沒有客套的心思,得到王觀的允許之后,立即越過了保安,走到長卷的旁邊觀看起來。不過與其他人驚嘆的表情不同,他的臉色比較復雜,自然也有驚嘆,但是更多的卻是激動,一種難以描述的激動。

  見此情形,王觀立時心中一動,若有所思起來。孔老先生姓孔,該不會是與曲阜孔家有什么關系吧?也不怪他這樣猜想,主要是兩千多年中國出了個孔圣人以后,現在的人但凡遇上姓孔的人,就忍不住有這樣的聯想。

  畢竟孔子的名頭太響亮了,不管姓孔的與孔子有沒有關系,但是都樂意尊他為祖。根據同姓之間五百年前是一家的理論,這也不算是亂認祖宗,最重要的是有一個圣人祖宗,怎么看也不會吃虧。

  “你說這不是臨摹作品,又有什么見解?”

  此時,有專家詢問起來。卻不是在質疑。畢竟他一開始就說了,這只是初步的判斷,還需要進一步驗證,如果孔老先生有另外的看法,大家倒是可以交流交流。

  要知道在鑒定的時候,堅持自己的判斷固然很重要,但是也不能固執己見,聽不進別的意見。兼聽則明,偏明則暗。集思廣益,別人的鑒定結果,也可以作為參考嘛。

  “這不是唐畫,而是切切實實的宋畫。”孔老先生十分肯定道:“作者是武宗元。”

  “什么。”

  眾人一聽,頓時一陣意外。

  當然。一些人意外的是武宗元又是誰?另外一些人卻意外孔老先生怎么這樣肯定,長卷的作者就是武宗元呢?不過話又說回來,似乎也不是沒有可能…

  對于行家來說,武宗元這個名字,肯定不會陌生。畢竟他的畫風與吳道子非常相似,這是古今公認的事實。直到現在,一些人還在懷疑。國寶八十七神仙卷圖,到底是吳道子的親筆畫作,還是武宗元的杰作。

  主要是兩人的風格太像了,在沒有款印的情況下。誰也沒有百分之百的把握可以肯定那幅作品一定是某一人的作品,自然而然存在了爭議。

  不過,現在孔老先生語氣肯定,好像成竹在胸的樣子。多少讓人有些奇怪。此時,故宮的一個專家也認識孔老先生。干脆問道:“孔兄,你這樣說,是不是有什么依據?”

  “我當然有依據。”

  說話之間,孔老先生眼中掠過一抹追思感嘆:“我姓孔,這畫又是孔子圣跡圖,你說我能沒有把握嗎?”

  “嗯?”

  一瞬間,一些人若有所思,更多的人卻是迷惑不解。就在這時,有人道破了玄機:“孔兄是想說,這畫曾經是孔府的珍藏?”

  作為一個傳承了兩千多年的世家,哪怕在王朝更迭之中,卻始終屹立不倒。如果說府中沒有一點收藏,估計誰也不會相信。尤其是到了民國以后,國內外勢力錯綜復雜,肯定有許多人在打孔府的主意。

  然而出乎許多人的意料,孔府的收藏似乎沒有大家想象中的多,就連號稱民國四大家族之一的孔家,其中的財富大多數是搜刮得來的,并不是本身就富有。

  當然,也有人說孔祥熙家族畢竟不是嫡系,自然沒能傳承到孔府兩千多年積累的財富。不過這話也說不通,因為最后一任衍圣公,在建國之前就跑到海外去了。但是經人研究,卻發現這位末代衍圣公的生活貌似不算奢華,沒到富可敵國的地步。

  所以有人覺得,所謂的兩千年收藏積累,龐大的財富等等,可能只是個傳說。不過,也有人覺得,說不定是孔家見勢不妙,悄悄地將東西埋藏起來了。可是在破四舊的時候,孔府肯定逃離不了被抄洗的命運,但是也沒聽說找到什么東西。

  然后在那個時候起,關于孔府珍藏的傳說,也慢慢地淡化了。只不過故宮的專家畢竟是那個年代過來的人,對于這個傳說也有耳聞,在這個時候忍不住試探問了一句。

  對此,孔老先生卻避而不答,只是反過來問道:“大家知道曲阜孔府中的圣跡殿嗎?”

  “圣跡殿?”

  與此同時,突然有人反應過來:“對了,差點忘了,這幅長卷的場景,與圣跡殿中的石刻非常相似,難道是同源?”

  “是不是同源不清楚,但是肯定很有淵源。”

  在孔老先生的提醒下,許多人紛紛反應過來。稍微對比之后,就忍不住猜測紛紛,然后也多了幾分好奇心,想知道答案。

  這個時候,也有人直接問出了大家比較關心的問題:“孔兄的意思是說,這幅長卷其實是圣跡殿繪刻的樣本?”

  “雖不中,亦不遠。”孔老先生點頭道:“大家可以翻查史料,就可以知道圣跡殿是在宋代真宗年間修建起來的,在石刻之前是木刻,但是木刻的范本卻是由武宗元執筆描繪而成,得到真宗皇帝的贊同御批之后,才讓工匠繪刻在圣跡殿中。”

  “木刻完成之后,圖畫的樣本卻讓孔家細心保管下來。然后代代相傳,可是在明末清初之時,卻忽然失蹤不見了。”

  孔老先生遲疑了下,也不再回避,反而直言不諱:“這件事情,在孔家流傳下來的一些筆記中有記載。我還以為畫卷已經毀于戰火之中了,沒有想到居然還在人間。”

  “你們看,卷尾印文,有茂先兩字,這是孔家四十五代子孫孔延世的字,在宋真宗年間,他為曲阜令,襲封文宣公,負責孔府的擴建工程…”

  孔老先生細數下來,挑選幾個具有代表性的印文闡述,然后就整理出一個清晰的脈絡,可謂是傳承有序,代代相傳。不過在明末之際,卻嘎然而止,又直接證實了孔老先生的說法,東西就是在這個時期失蹤了。

  “沒有想到東西竟然落在錢兄之手。”

  此時此刻,孔老先生感慨萬端,語氣之中也隱約有兩分埋怨之意:“為何上次在他府上拜訪之時卻只字不提…”

  王觀聽見了,就當聽不見,總不能解釋說,東西不是錢老的,而是自己最近才發現的吧。這樣的話,轟動是轟動了,但是當地文化部門以此為理由,讓自己把東西上交怎么辦?

  不管怎么說,在孔老先生的證實下,眾人才算是明白了長卷的來歷,也知道其中的珍貴。可以說,又是一件難得的珍寶,極具觀賞價值。

  當然,最重要的就是新鮮感。畢竟這段時間以來,在媒體的大力支持下,大家對于展覽的珍寶已經耳熟能詳了。盡管剛才參觀的時候,也是陣陣驚嘆,十分喜歡,但是難免少了幾分期待的感覺。但是現在卻不同了,就好像是意外的驚喜一樣,自然讓人十分高興。

  料想在消息傳出之后,肯定會引發新一輪觀賞的熱潮。

  不過,那也是后話了。反正在介紹了長卷的來歷之后,一幫專家也識趣退場,讓出位置給買票進來的人仔細觀賞。

  與此同時,孔老先生也找到了王觀,貌似要興師問罪。

  見此情形,王觀急忙說道:“孔老,這畫…”

  “沒問你畫的事。”孔老先生擺了擺手,遲疑說道:“待會你空嗎?”

  “什么?”王觀有些錯愕道:“孔老你找我有事?”

  “不是我找你有事,而是有位朋友想認識你。”孔老先生沉吟道:“知道我們認識之后,他就托我問候你,順便想在中午設宴,好好的款待你一番,不知道你有沒有空?”

  “這兩天我沒什么事,倒也算是比較空閑。”王觀微微皺眉道:“不過,到底是誰想認識我呀?”

  言下之意卻是,那人是單純的想認識自己,還是通過自己辦什么事情?不是王觀敏感,喜歡胡思亂想,而是有前車之鑒,不得不防。畢竟在負責巡展以來,他就與各色各樣的人打交道,這些人之中,也有一些目的并不單純的人存在。

  對此,王觀也有些習慣了,不管這些人怎么拐彎抹角,旁敲側擊,都裝做沒有聽懂,卻讓他們十分失望。但是在巨大的利益面前,總有人不死心,前赴后繼聯系王觀,讓他很煩,但是又躲避不了。就好比現在,孔老先生開口了,他怎么可能拒絕,當然要賣點面子。

  “一個朋友。”

  察覺王觀語氣中的松動,孔老先生也隨之笑道:“小友不必多慮,他只是單純的想要結交你而已,并沒有什么目的。”

  “真是這樣就好…”

  王觀肯定不會相信這種低級的套話,但是表面上卻笑著說道:“行啊,有人請客,不去白不去。對了,能不能帶上兩個朋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