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二十八章三代之治 如果以追風船千里急遞,消息從東京傳到南京一般要三天,蕭勝和李克載收到消息是九月二十日,也就是說,此事發生在十六日或十七日。
準確時間是十六日,地點是東京金山衛行宮。
未央宮還未完工,皇帝拖家帶口幾百號人只能在金山衛行宮暫住,但即便是暫住,皇室學堂也都搬了過來,教學不停。皇子公主,連帶一些勛舊和英烈子弟們,從四歲到十二歲,都要在學堂里學習。
段宏時身為皇室學堂的山長,年過八旬,依舊堅持三日視事,五日開席上大課。老頭接連完成《南明史》、重修《明史》和《宋史》等鴻篇巨著,本該賦閑,卻主動擔起了這個職事。
這一日,段宏時拄著拐杖,在學堂開講“三代之治”一題。對學生們來說,這題目顯然太大。可段老頭有段老頭的教法,大一些的留個印象,太小的聽個熱鬧就好。
“話說盤古開天,女媧造人…”
一通神話講得學生們抓耳撓腮,但這只是開始。
“上古初時,人們茹毛飲血,一大家子,男女老幼,終日都得為飽腹奔波。男的射鹿,女的抓兔,老的抓魚,小的么…就像你們這樣的,摘果子,掏鳥蛋,揀螃蟹,什么都干,嗯,那時這些事可不是玩,而是為飽肚子。”
“那時可沒車馬和鋼鐵,四周都是猛獸,一個人活不下去,甚至一爹一媽的小家都活不下去。只有一大家子幾十上百號人一起過日子,才能讓沒力氣找食的婦孺老弱活下來。沒你們這些小輩,一大家子就要絕后,沒老人就服不了眾,也識不得天候水土,甚至都不知道哪些蘑菇能吃。所以啊,那時大家都是不分彼此的。”
“孟子說。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孔子說,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上古時代,這都不是德,是非此不活之法。”
“咳咳…說遠了,那時先人都是尋水草豐茂,林淺害少之地求生。一旦漁獵盡了。就得另外找地方,就跟禽獸沒什么兩樣。這么過了不知道幾千年,有巢氏、燧人氏等圣人出,教會先人造屋、生火。而后神農植五谷,人們漸漸尋著適合耕種的地方定居下來,這時才算是跟禽獸分出了不同。”
“可那時沒有牛馬鐵犁,也還不太懂耕種之法,一畝地產不了多少糧食,便是一家子上陣耕種,飽腹之外,也沒有多少剩余。先人們還是不得不一大家子聚在一起,不分你的田還是我的田。大家一塊干,收成一塊分。”
“這時人還是比漁獵時候多了,多少?唔…也許就行宮里這么多人,大家日日都能見到的。也沒什么皇帝王爺,沒高低貴賤,當家人一定是這些人里最有威望,大家最服氣的。他不需要訂什么法令。也不需要跟班打手,他想要辦一件事,就只能招大家聚在一起商量,讓大家都點頭贊同了,才能成事。圣賢們說先人之王賢良,就是這個原因啊。他能聽到每一個人的意見,他得跟每一個人商量,他的決定要讓大家都滿意。所以他必須賢良。”
“每一代人都會留下智慧,積攢出經驗,造出省時省力的工具。代代人傳下來,地里的莊稼越產越多,一個人可以養活兩個人甚至更多了,這時一個大家開始分成很多小家。有父母,有老人,有你們這樣的小家伙。婦孺老弱不必再靠所有人養活,爹媽就能養活祖父母和你們。”
“糧食夠吃了,人也漸漸多了起來,周圍能耕種的地方就不夠了。所以就從一大家子里分出了一部分人,去另外的地方過活。若干年下來,一大家子散成了無數分支,因為時間隔得太久,很多分支都改了習俗,變了言語,相互不認識了,但大家都是同一個祖先。”
“離得近的,相互認識的,是不是就像鄰居一樣,埋頭過自己的日子呢?不是的,你們都讀過《圣經》,知道最初靠著黃河水的灌溉,才養活了先人。可黃河年年都要泛濫,時不時還要掀起滅頂洪水,氣候也不是一直風調雨順,有大雨,有旱災。”
“先人們已經有了幾千年的智慧,也不是毫無應對之力,修河堤,挖溝渠,建倉儲,施救濟,總能活下去。但靠行宮里這么點人,可辦不了這些大事,所以聚族而居的一家家先人,也都聯合了起來,他們推舉共主,帶著大家一起解決這些大問題。”
“當然嘍,那時人也多了,陌生族群之間互有敵意,爭奪水源、土地和人口的事也常常發生,大家聯合起來,也可以共同抵御外敵。”
“推選出來的王者要帶著大家跟草莽斗,跟天時斗,跟外敵斗,還要平衡內部各族群的紛爭,不讓聯合起來的力量瓦解和削弱。他依然得跟一個族群的族長一樣,去傾聽大家的意見,跟盡可能多的人商量,他的決議也得讓大家都服氣。但他卻必須借助幫手,才能做到這些事,而這些助手也必須是大家都贊揚的有德之人,那時就是君賢臣良啊。”
說到這,段老頭掃視著小家伙們,笑道:“這其實就是三代之治,君賢臣良,人人皆圣,讀書人說得玄而又玄的先人之世,就是這么簡單。三代大同,并不是道德昌明,而是物寡力弱,難有人私,大家只能一心為公,這樣才能活下去。我們如今追憶三代之治,是飲水思源,不敢忘本,但不等于要回到三代,也不可能再回到三代。就像老夫我,也曾是你們這般年紀,老夫只能越來越老,怎么可能長回去呢?”
這話引得小家伙們一陣笑聲,紛紛想象老夫子年少時是個什么樣。
接著段宏時就講到了后三代,英華天道思想之下的真理派史學將三代分為前后兩個三代,前三代是上古先人時代,后三代則是夏商周。圣賢書動輒所云的三代之治被盡數推到難以考證的前三代,這樣舊儒就難以把三代之治替換為夏商周的“禮樂正統”,由此爭奪史學話語權,這也是提防舊儒借天廟地位和《圣經》影響力卷土重來,以教入政。
“后三代有兩點最大不同。先說說王者傳承。前三代王者都是推選,以禪讓傳承,誰賢誰得位。到了后三代,則是以血脈繼承。《圣經》里說得簡單,夏啟承大禹之位,變禪讓為世襲。為什么會這么變呢?天廟祭祀們說,這是圣人之世終結,凡人之世到來。以道德言。這是沒錯的,可以真理來看,此變就非道德可概論的了。”
“后三代農稼精進,人口繁衍。事情越來越多,王者手里掌握的權力也越來越重,生殺予奪,后世所謂天子之怒,流血漂櫓,那時就已差不多了。如此權位,自能坐擁財富,乃至奪一族一國財富為私產,王者要化公為私。當然要傳給血脈之后。”
“那么這單純只是人心敗壞,公德潰滅么?不,老夫教你們的真理學,不是修身的德行之學,而是探究人世之道的學問,所以看事不能以褒貶之心去看,而是要尋它本來的面目。禪讓變為世襲自有人世應于天道之理。”
“不妨設問,在后三代之世,若還是禪讓,還是選賢,那賢不賢到底該怎么判別?又該由哪些人來判別?后三代之世,已是私利之世,人人有私,家家有私。私利著落不一,要賢,就得能調劑這紛紜私利,護住公道,立下公利。”
“可那時能做到家家得公道,人人都享欲得之利嗎?別說那時。現在都辦不到,所以再沒辦法如前三代那般選賢。而要護公道,立公利,最直接的法子,就是化大家的公利,為王者一家的私利。既是王者私利,他當然背此利之責,視國為家產,視民為家人。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天子領有四海,牧養萬民,就是這么來的。就華夏一族的存續而言,這是最有益也最現實的法子。”
“到后三代,王者之位以血脈傳承,而拼成華夏的圖塊,還是無數族群,也以血脈相繼。天子只管到京畿,更遠的地方是天子兄弟子侄或者遠親所建的方國。天子如家長,衛護天下一家,臣民奉天子為主,如子事父。君臣如父子,天下才能穩固,這就是君君臣臣的由來。”
講解了君王世襲制的歷史必然性,以及儒家的綱常起源,老頭話鋒一轉,談到后三代的第二個特點:“后三代興奴隸,耕種為民,工匠為奴。耕民領有土地,是國家的根基,他們跟君王有血脈相連,也只有他們才有資格拿起刀槍,為國而戰。奴隸則被用來建城開渠,修造器具,干的多是工匠的活。直到明清,工匠還被列為賤籍,最早就是這么來的。”
“奴隸是怎么來的?剛才我們說天子領有四海,那只是名義上的,方國攻伐不止,戰俘就成了奴隸,加上犯法而失國人資格的那些人,后三代奴隸多不勝數。商周牧野之戰,商紂起大軍七十萬迎戰周武王,大部分都是奴隸。”
“待春秋起,奴隸漸漸少了,而后我華夏雖有婢奴、部曲,卻再非后三代時那種與豬狗無異,主人可隨意處置的奴隸…”
一只小手舉了起來,是六皇子李克苡,已晉寧妃的四娘之子,今年五歲,心性率直,想到就問。
“老夫子,不是說今非昔比嗎,為何現在又有奴隸了?”
段宏時楞了下,五歲的小家伙,居然也能問出這種問題來。
五皇子,今年九歲的李克莘附和著弟弟:“是啊,南洋種植園和礦場里的奴隸就像是牲口一樣,娘娘們說他們很可憐,主人根本不當他們是人,做工的時候還拴著鐵鏈子。”
學堂夫子嗯咳著想要為段宏時圓場,這可不是今日講學的內容,而且話題本就敏感,國中一直都在爭論。段宏時擺手止住,呵呵笑道:“談古不論今,講課沒人聽…”
在學生們的輕笑聲中,老頭斂容道:“仁人總是由內而外,漸漸而發的。先有家人之愛,再有同胞之愛,接著才是人人之愛,也就是墨家所言的兼愛。老夫并不是要你們無視墨家兼愛,而是兼愛之下,先有家人之愛、同胞之愛,不能因這兼愛損及親人和同胞。”
“本朝奴隸之事雖加于外族,確是與仁相違,老夫本是反對的。但要禁此事,就得從長計議,商人們自是借此謀得了大利,可同胞們也因此而得利。若因禁此事而挑起國人相爭,這豈不也違了仁之根本?”
李克苡沒被說服,鼓起胖乎乎的臉頰道:“這么說起來,咱們大英就跟商朝一樣,還是有違背仁義的地方!”
響亮的女童聲響起:“李克苡你是笨蛋!一點都不知道天下大勢!洋人也在用奴隸,他們運昆侖奴的船滿地球跑呢!”
這是五公主李克筠,昭妃寶音的女兒,比李克苡大了一個月,兩人年紀差不多,天性犯沖。
啪的一聲輕響,四公主李克瑨拍響了教尺,也不說話。李克苡本要反駁,趕緊閉嘴,李克筠也打了一哆嗦,撅著小嘴,一臉懊惱。他們的四姐可是個冷面人,當著風紀學長,學堂的紀律好得沒話說。
看著心性各不相同的皇子公主,段宏時笑得格外慈祥,關于李克苡的問題,他還有更深的感慨:“克苡啊,你問得好,今世與古時有何分別,今世到底鼎革了什么,老夫已有所得。此知乃老夫最得意之論,天道之學、真理論,都不如也,這就是新的三代之論。”
56小說看(一秒鐘記住56小說“56x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