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上匪 新會之忠義,讓雷夏無比感動,但也讓他總是難解疑慮,他始終難以面對一個問題,吃人和不忠都是大逆不道之罪,可忠義就真能抹去吃人之罪么。
沒來新會之前,這個問題本不是問題,張巡守睢陽吃人,后人都不以為罪,因為他有盡忠大義。
可到了新會,領略了新會人將婦孺推在前面的忠義,知道了六十多年前發生的故事,再受了那一番俗謠的轟炸,這個問題又再次擰結在心胸,而他一直沒明白問題出在哪里。
現在這八個字,讓他終于清楚這結到底是擰在何處了…
“我本以為,已經懂了什么是華夷之辨,可現在,我又不懂了。”
他苦澀地自語著,這結,自然就是華夷之辨,崖山是什么?是中國,是華夏!崖山在哪?就在新會縣城南面百多里處,就在這一縣之地里!
這座大桅路標南面就是崖山,百多里外的海灣里,四百多年前,數十萬宋人殉國。
這座大桅路標以北,就是他腳下的新會縣城。六十多年前,廣州抗清十月,全城被屠,接著新會就“傳橄而定”,沒見到什么忠義。再過了三四年,李定國以南明晉王之旗東征,新會卻滿懷忠義,全力抗明,還留下了新會四孝烈的美名。
南北都是忠義,可這忠義,雷襄怎么也難并列而論。新會人的“忠義”,根底是什么?即便雷襄只是死讀書,也不會迂腐到認為那是“執本朝正朔之心”那根本就是懼暴!他們不是受華夏之仁的感召,而是屈于本朝立國之暴的凌迫。而對讀老了圣賢書的他來說,仁發自華夏,暴發自夷秋。
跟妻學諭和這幫童生同在城頭,聽著那《大學》之誦修身、齊家、治國,聽在雷襄耳里,自覺無比羞愧。這新會人修的是就我不死身,齊的是除我之外家,以此身此家而治的是什么國?禽獸不如國!他渾身躁熱得恨不能一頭撲下城墻,這不是忠義!至少不是他求的忠義!
“大君為何而憂?若是為憐惜妾身,萬勿掛懷…”
雷襄的妻子雷氏在他身后俏立著,雖然一身婦人打扮,卻還一臉青澀。見丈夫臉色青白紅不斷變幻,還當他在憂心前路刻意寬慰。
可一想到前路,之前那歌謠又在心頭翻騰,出身書香門第的雷氏也是俏臉煞白。
“真要應了濉陽故事,妾身就只一求…”
雷氏雙手絞著手絹,不由自主地開口哀求死并不懼,還有事比死還可怕。
“請于庖廚內剮肉,留妾身完骨。”,
這低低凄語,像是一道閃電,劈在雷襄心中。
“不!我雷襄的忠義,絕不附同新會之忠義!”
他再顧不得其他一手拉住妻子,咬牙道:“你我夫妻一體,寧可同死,也不能任你落入人腹!”
大桅下,參軍楊俊禮皺眉搖頭:“新會人已經不要臉了做得再多他們都不會臉紅,更不會羞愧得開城納降。他們有他們的大義,要給教子朝廷盡忠嘛,當然內里是給自己的小命盡忠這大桅高旗,怕是白費了。”
眾人點頭都覺得太浪費,這么高壯的一根大桅,怕不得上千兩銀子,天王為收攝新會民人之心,真是不計代價。可惜的是,新會童生的誦書聲還朗朗作響,新會縣城里,恐怕沒人能被這座巨型路標上的八字所撼動,真正撼動的是他們這些外人。
“這不是給新會人看的…”
袁應綱撓頭,他必須攤牌了。
面對眾人的詫異目光,袁應綱小心翼翼地道:“我來這的目的,也不是要幫你們攻下新會的。”
什么!?袁鐵板這一番功夫,竟然不是為拿下新會縣城而作?這家伙只是在過自己的嘴癮么?
楊俊禮瞪眼,鄭永的手指關節捏得咯咯作響,張漢皖則已經把手握在了劍柄上。
袁應綱趕緊丟出了護身符:“天王有令,等教導營趕來,龍哦軍就可繼續西進。”
興堊奮、輕松、失落等等情緒在張漢皖心中交織而過,最終攔下來的卻是對大局的關心,張漢皖訝異地問:“要在這里,在新會,設新兵營?”
袁應綱點頭:“要在這里設第三個新兵營。”,
教導營不是戰斗編制,而是新兵訓練單位,把新兵營放在新會,李肆的這個決定讓眾人都覺有些匪夷所思。
張漢皖想不通:“不說記練營的事,新會攔著向西的要道,就算糧草可以在前方直接籌集,可抬重彈藥都等得靠后方運送,不拿下新會的話,就只能走肇慶到恩平一線,這樣可是大費周折。”
鄭永也皺眉道:“靠新兵營,再配上一些火炮,倒是可以嚇住新會人,可終究是根刺,徑直扎在廣州府身邊,這形勢很頭疼。”
也許是要解釋的事太多,袁應綱一時沒了頭緒,吶吶說道:“這就必須提訓練營的事…”,
楊俊禮一直在沉吟,聽他這話,兩眼猛然一亮。
“我明白了!哈哈…呢…妙啊!”
袁應綱不說話了,就聽楊俊禮如何說道。
“留下新會不占,有兩樁妙處!”
楊俊禮還吊起了胃口。
“你們覺得這新會人如何?”
這問題,大家都眉毛鼻子皺到了一起,那還用說,惡心得隔夜飯都想吐出來!
“所以呢,我猜天王是想把新會留下來,第一樁妙處,自然是讓新兵熟悉戰場,同時也見識他們所要面對的敵人,到底是怎樣的內里。
這個大家稍稍一想就明白,新會之忠義,讓雷夏無比感動,但也讓他總是難解疑慮,他始終難以面對一個問題,吃人和不忠都是大逆不道之罪,可忠義就真能抹去吃人之罪么。
沒來新會之前,這個問題本不是問題,張巡守睢陽吃人,后人都不以為罪,因為他有盡忠大義。
可到了新會,領略了新會人將婦孺推在前面的忠義,知道了六十多年前發生的故事,再受了那一番俗謠的轟炸,這個問題又再次擰結在心胸,而他一直沒明白問題出在哪里。
現在這八個字,讓他終于清楚這結到底是擰在何處了…
“我本以為,已經懂了什么是華夷之辨,可現在,我又不懂了。”
他苦澀地自語著,這結,自然就是華夷之辨,崖山是什么?是中國,是華夏!崖山在哪?就在新會縣城南面百多里處,就在這一縣之地里!
這座大桅路標南面就是崖山,百多里外的海灣里,四百多年前,數十萬宋人殉國。
這座大桅路標以北,就是他腳下的新會縣城。六十多年前,廣州抗清十月,全城被屠,接著新會就“傳橄而定”,沒見到什么忠義。再過了三四年,李定國以南明晉王之旗東征,新會卻滿懷忠義,全力抗明,還留下了新會四孝烈的美名。
南北都是忠義,可這忠義,雷襄怎么也難并列而論。新會人的“忠義”,根底是什么?即便雷襄只是死讀書,也不會迂腐到認為那是“執本朝正朔之心”那根本就是懼暴!他們不是受華夏之仁的感召,而是屈于本朝立國之暴的凌迫。而對讀老了圣賢書的他來說,仁發自華夏,暴發自夷秋。
跟妻學諭和這幫童生同在城頭,聽著那《大學》之誦修身、齊家、治國,聽在雷襄耳里,自覺無比羞愧。這新會人修的是就我不死身,齊的是除我之外家,以此身此家而治的是什么國?禽獸不如國!他渾身躁熱得恨不能一頭撲下城墻,這不是忠義!至少不是他求的忠義!
“大君為何而憂?若是為憐惜妾身,萬勿掛懷…”
雷襄的妻子雷氏在他身后俏立著,雖然一身婦人打扮,卻還一臉青澀。見丈夫臉色青白紅不斷變幻,還當他在憂心前路刻意寬慰。
可一想到前路,之前那歌謠又在心頭翻騰,出身書香門第的雷氏也是俏臉煞白。
“真要應了濉陽故事,妾身就只一求…”
雷氏雙手絞著手絹,不由自主地開口哀求死并不懼,還有事比死還可怕。
“請于庖廚內剮肉,留妾身完骨。”,
這低低凄語,像是一道閃電,劈在雷襄心中。
“不!我雷襄的忠義,絕不附同新會之忠義!”
他再顧不得其他一手拉住妻子,咬牙道:“你我夫妻一體,寧可同死,也不能任你落入人腹!”
大桅下,參軍楊俊禮皺眉搖頭:“新會人已經不要臉了做得再多他們都不會臉紅,更不會羞愧得開城納降。他們有他們的大義,要給教子朝廷盡忠嘛,當然內里是給自己的小命盡忠這大桅高旗,怕是白費了。”
眾人點頭都覺得太浪費,這么高壯的一根大桅,怕不得上千兩銀子,天王為收攝新會民人之心,真是不計代價。可惜的是,新會童生的誦書聲還朗朗作響,新會縣城里,恐怕沒人能被這座巨型路標上的八字所撼動,真正撼動的是他們這些外人。
“這不是給新會人看的…”
袁應綱撓頭,他必須攤牌了。
面對眾人的詫異目光,袁應綱小心翼翼地道:“我來這的目的,也不是要幫你們攻下新會的。”
什么!?袁鐵板這一番功夫,竟然不是為拿下新會縣城而作?這家伙只是在過自己的嘴癮么?
楊俊禮瞪眼,鄭永的手指關節捏得咯咯作響,張漢皖則已經把手握在了劍柄上。
袁應綱趕緊丟出了護身符:“天王有令,等教導營趕來,龍哦軍就可繼續西進。”
興堊奮、輕松、失落等等情緒在張漢皖心中交織而過,最終攔下來的卻是對大局的關心,張漢皖訝異地問:“要在這里,在新會,設新兵營?”
袁應綱點頭:“要在這里設第三個新兵營。”,
教導營不是戰斗編制,而是新兵訓練單位,把新兵營放在新會,李肆的這個決定讓眾人都覺有些匪夷所思。
張漢皖想不通:“不說記練營的事,新會攔著向西的要道,就算糧草可以在前方直接籌集,可抬重彈藥都等得靠后方運送,不拿下新會的話,就只能走肇慶到恩平一線,這樣可是大費周折。”
鄭永也皺眉道:“靠新兵營,再配上一些火炮,倒是可以嚇住新會人,可終究是根刺,徑直扎在廣州府身邊,這形勢很頭疼。”
也許是要解釋的事太多,袁應綱一時沒了頭緒,吶吶說道:“這就必須提訓練營的事…”,
楊俊禮一直在沉吟,聽他這話,兩眼猛然一亮。
“我明白了!哈哈…呢…妙啊!”
袁應綱不說話了,就聽楊俊禮如何說道。
“留下新會不占,有兩樁妙處!”
楊俊禮還吊起了胃口。
“你們覺得這新會人如何?”
這問題,大家都眉毛鼻子皺到了一起,那還用說,惡心得隔夜飯都想吐出來!
“所以呢,我猜天王是想把新會留下來,第一樁妙處,自然是讓新兵熟悉戰場,同時也見識他們所要面對的敵人,到底是怎樣的內里。
這個大家稍稍一想就明白,新會之忠義,讓雷夏無比感動,但也讓他總是難解疑慮,他始終難以面對一個問題,吃人和不忠都是大逆不道之罪,可忠義就真能抹去吃人之罪么。
沒來新會之前,這個問題本不是問題,張巡守睢陽吃人,后人都不以為罪,因為他有盡忠大義。
可到了新會,領略了新會人將婦孺推在前面的忠義,知道了六十多年前發生的故事,再受了那一番俗謠的轟炸,這個問題又再次擰結在心胸,而他一直沒明白問題出在哪里。
現在這八個字,讓他終于清楚這結到底是擰在何處了…
“我本以為,已經懂了什么是華夷之辨,可現在,我又不懂了。”
他苦澀地自語著,這結,自然就是華夷之辨,崖山是什么?是中國,是華夏!崖山在哪?就在新會縣城南面百多里處,就在這一縣之地里!
這座大桅路標南面就是崖山,百多里外的海灣里,四百多年前,數十萬宋人殉國。
這座大桅路標以北,就是他腳下的新會縣城。六十多年前,廣州抗清十月,全城被屠,接著新會就“傳橄而定”,沒見到什么忠義。再過了三四年,李定國以南明晉王之旗東征,新會卻滿懷忠義,全力抗明,還留下了新會四孝烈的美名。
南北都是忠義,可這忠義,雷襄怎么也難并列而論。新會人的“忠義”,根底是什么?即便雷襄只是死讀書,也不會迂腐到認為那是“執本朝正朔之心”那根本就是懼暴!他們不是受華夏之仁的感召,而是屈于本朝立國之暴的凌迫。而對讀老了圣賢書的他來說,仁發自華夏,暴發自夷秋。
跟妻學諭和這幫童生同在城頭,聽著那《大學》之誦修身、齊家、治國,聽在雷襄耳里,自覺無比羞愧。這新會人修的是就我不死身,齊的是除我之外家,以此身此家而治的是什么國?禽獸不如國!他渾身躁熱得恨不能一頭撲下城墻,這不是忠義!至少不是他求的忠義!
“大君為何而憂?若是為憐惜妾身,萬勿掛懷…”
雷襄的妻子雷氏在他身后俏立著,雖然一身婦人打扮,卻還一臉青澀。見丈夫臉色青白紅不斷變幻,還當他在憂心前路刻意寬慰。
可一想到前路,之前那歌謠又在心頭翻騰,出身書香門第的雷氏也是俏臉煞白。
“真要應了濉陽故事,妾身就只一求…”
雷氏雙手絞著手絹,不由自主地開口哀求死并不懼,還有事比死還可怕。
“請于庖廚內剮肉,留妾身完骨。”,
這低低凄語,像是一道閃電,劈在雷襄心中。
“不!我雷襄的忠義,絕不附同新會之忠義!”
他再顧不得其他一手拉住妻子,咬牙道:“你我夫妻一體,寧可同死,也不能任你落入人腹!”
大桅下,參軍楊俊禮皺眉搖頭:“新會人已經不要臉了做得再多他們都不會臉紅,更不會羞愧得開城納降。他們有他們的大義,要給教子朝廷盡忠嘛,當然內里是給自己的小命盡忠這大桅高旗,怕是白費了。”
眾人點頭都覺得太浪費,這么高壯的一根大桅,怕不得上千兩銀子,天王為收攝新會民人之心,真是不計代價。可惜的是,新會童生的誦書聲還朗朗作響,新會縣城里,恐怕沒人能被這座巨型路標上的八字所撼動,真正撼動的是他們這些外人。
“這不是給新會人看的…”
袁應綱撓頭,他必須攤牌了。
面對眾人的詫異目光,袁應綱小心翼翼地道:“我來這的目的,也不是要幫你們攻下新會的。”
什么!?袁鐵板這一番功夫,竟然不是為拿下新會縣城而作?這家伙只是在過自己的嘴癮么?
楊俊禮瞪眼,鄭永的手指關節捏得咯咯作響,張漢皖則已經把手握在了劍柄上。
袁應綱趕緊丟出了護身符:“天王有令,等教導營趕來,龍哦軍就可繼續西進。”
興堊奮、輕松、失落等等情緒在張漢皖心中交織而過,最終攔下來的卻是對大局的關心,張漢皖訝異地問:“要在這里,在新會,設新兵營?”
袁應綱點頭:“要在這里設第三個新兵營。”,
教導營不是戰斗編制,而是新兵訓練單位,把新兵營放在新會,李肆的這個決定讓眾人都覺有些匪夷所思。
張漢皖想不通:“不說記練營的事,新會攔著向西的要道,就算糧草可以在前方直接籌集,可抬重彈藥都等得靠后方運送,不拿下新會的話,就只能走肇慶到恩平一線,這樣可是大費周折。”
鄭永也皺眉道:“靠新兵營,再配上一些火炮,倒是可以嚇住新會人,可終究是根刺,徑直扎在廣州府身邊,這形勢很頭疼。”
也許是要解釋的事太多,袁應綱一時沒了頭緒,吶吶說道:“這就必須提訓練營的事…”,
楊俊禮一直在沉吟,聽他這話,兩眼猛然一亮。
“我明白了!哈哈…呢…妙啊!”
袁應綱不說話了,就聽楊俊禮如何說道。
“留下新會不占,有兩樁妙處!”
楊俊禮還吊起了胃口。
“你們覺得這新會人如何?”
這問題,大家都眉毛鼻子皺到了一起,那還用說,惡心得隔夜飯都想吐出來!
“所以呢,我猜天王是想把新會留下來,第一樁妙處,自然是讓新兵熟悉戰場,同時也見識他們所要面對的敵人,到底是怎樣的內里。
這個大家稍稍一想就明白,紛紛點頭。
“第二樁妙處更大,天王給我們的西進i令里說到我們跟輕子朝廷一戰,不止是血火之戰,更是人心之戰。這新會就是個現成的…教范,嗯,教范!輕子朝廷種種虛偽種種逆亂人心之處,都可由新會看得明明白白”所以我猜,當天王收到統制的急報時,多半還在慶幸統制沒能拿下新會。”
楊俊禮這一番話,聽得鄭永張漢皖目瞪口呆,居然是這樣?
袁應綱翹起大拇指:“楊參軍厲害,把天王的交代都說透了,天王的原話是…要讓新會成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本來我袁鐵板還是一知半解原來是這么回事。”,
他嘿嘿笑道:“崖山就在新會,之前天王就讓我籌備崖山紀念館,沒想到新會人又在重演六十多年前的故事。張統制的急信一到,天王楞了一下,然后哈哈笑了起來說一正一負,新會都占全了。崖山是悼念華妥淪喪和我漢人的忠義,而這座新會縣城,這些新會人,是滿教奴役我漢人的活活生例!”,
袁應綱笑道:“之前的熱身和后面三場戲,不過是將新會人的面目生生錄下來天王說了”怎么燥他們怎么來,他們越不要臉越好,就是要讓新兵和其他地方的民人瞧見他們那副嘴臉!”
此時眾人才徹底醒悟,原來是李肆將這新會變成了人心之戰的戰場以此來看,他根本就不想拿下這新會縣城,而是將這新會人當珍禽異獸困起來。
張漢皖的擔心是軍事上的,可李肆也已安排好對策新會卡西進要道,這沒什么直接在縣城外修兵站,有新兵營逼困新會,外加這幫人為求活命,不顧廉恥,怎么也不敢出城攻殺,根本就不怕后勤受擾。
能擺脫新會這處又粘又臭惡心死人的地方,龍膝軍諸人心懷大暢,楊俊禮卻還有一分擔心,新會人據城死守,驅婦孺擋炮,他們就圍而不攻,繞道而過,那其他地方要有樣學樣,那該怎么辦?
“新會這般耀眼了,其他地方的事,天下之人,該是無心也無眼去看。”
天王府參議彭先仲帶著教導營來了,新會和崖山兩處“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的建設,需要調動大量工商力量,必須得由他這級別的人物出馬。聽到楊俊禮等人的擔憂,他如此回答著,雖然沒有直說”但龍哦軍諸人都心中一震。
“這該是第三樁妙處吧,天王果然不是晉王。”
楊俊禮感慨不已,李天王知人心真是透入骨髓!
張漢皖和鄭永等人相視不語,也都心里有數,這話彭先仲說得委婉,也確實不好公開說,新會就是盞明燈,將天王和英華軍的“仁心”高高亮起。天下之人,勿論內外”都只看到李肆在新會仁至義盡,好人做得已徑直追宋襄公。新會的光芒如此耀眼,哪里還顧得上看其他處?他們攻城掠地,該干什么還是干什么,屠城之事自然是不能干,可再有地方像新會這般行事,那自然是不必再如新會這般顧忌。
“我覺著吧,其他地方也不該再有這種事,畢竟這般無恥的人,終究也是少數。”
楊俊禮的預測成真,十二月初七,他們離了新會,一路西進,新寧、開平望風而降”而在恩平,他楊俊禮也過了一把孤身入城,亮故國衣冠而收拾人心的癮。短短四五天,龍驤軍就推進到陽江一線。
龍驤軍西進了,新會依舊被重重圍困。
“俗話說,道亦有道!這般人連妻兒老小推在前面,還滿口念著圣賢書,他們忠的朝廷就是這般貨色!?禽獸都知道衛護骨肉血親,教子果然是教子,呸!”
新會縣城北面和西面是新建的崖山訓練營,孟本帶著他的三四千粵東賊匪入住,見識了新會人的面目,孟本吐著唾沫,這幫往日靠劫掠為生的慣匪也都嗤笑連連,覺得自己的形象也高大起來。
“咱們老百姓就知道埋頭過日子,是哪個朝廷來收錢糧都無所謂,你說這新會人圖的是啥?”
“他們要為北面那個朝廷盡忠唄。”,
“盡忠?那也該兵將官爺來拼命吧,再要多一些,總該男人丁壯站出來吧?怎么把婦孺還推出來擋炮換糧食?現在又讓那幫讀書人在城頭日日讀書,這么個盡忠法子可真是新鮮。”,
“哪是為什么盡忠,不就是為保他們自己的小命么”人都能吃,把婦孺當成保命的籌碼,這算什么?”
“嘿…別說狗了狼都還要護自己的母崽呢,這幫人,連狼都不如。”
“我看就該把他們屠了作人肉包子!”
“咱們是人,哪能學著他們行事?不過…天王還真是仁義,這幫人就不配活著!”,
新會縣城南面和東面是搭起來的工營,數千工匠聚在這里,不僅要修兵站”還要建“紀念館”,。被新會人推出來換糧食的婦孺也被安排在這里,幫著縫洗浣做飯。工匠們不僅從“宣傳兵”,那得知了新會之事,這些新會婦孺也以自身的遭遇在無聲的陳述讓這些老實巴交的民人也天天朝縣城吐唾沫。
一道高墻漸漸成型,將新會縣城徹底隔開,夯土為里,青磚為表,巧匠在畫師的指點下將不同色的紅磚鑲在墻里,湊出一幅幅畫,也引得不少讀書人慨嘆不已,他們大多是李肆新朝地盤里的本地士子,不愿為李肆效力,也不舍家業都學著前明遺士那般,在鄉野隱居。
聽說新會人忠烈,竟然擋住了賊軍之勢,不少讀書人都心潮澎湃,來了這里想為新會人打氣。
原本聽著城頭那士了的誦書聲還覺得有一番熱血慷慨,可從新會婦孺那得知了事情本貌,再見了這高墻磚畫,一個個幡然醒悟都覺得這些新會人太過無恥,連帶的也對自己心中那點“忠義”產生了懷疑,為何這般禽獸不如之人,也會是北面那朝廷的忠義之民?
“應該聚精兵出城而戰,毀其高墻,驅其工匠!”
新會城頭,雷襄咬牙向城中要人說道。
城外賊軍“聲勢浩大”,不僅增兵,還在修高墻炮臺,已經有紅衣大炮被安放在修好的炮臺上。城中要人都被嚇住,聚在城頭商議對策。他們并不知道”四面而起的營寨,只有兩面是兵,而且還是新兵,其他兩面,只有幾百負責警戒的巡丁,而那些炮臺上的炮,都是從廣州等地拉那裝樣子的舊炮。
雷襄的意見很簡單,他再不愿附從新會人的忠義,而是要推著新會人血戰,踐行他所認為的忠義。
“那可使不得…,賊軍怕是樂見咱們出城而戰!”,
“還是學以前那般,讓民人出城拆墻!”
“那是墻,不是李定國的草木!”
“還是跟賊首商量下,咱們城里還有婦孺,全押出去,換得他們停建炮臺。”
“他們不愿呢?我看索性押婦孺上城,宣稱他們若再修炮臺,我們就殺自己的婦孺,賊軍不是仁義嗎?看他們敢不敢背這罪名!”,
其他人則在爭論不休,甚至有人提出了跟吃人本質無差的意見,聽得雷襄目呲欲裂,有那么一刻,他都恨不能手刃子這幫人。
“魏千總!我命你聚兵出戰!”,
他再不愿跟新會人呱噪,直接給魏干總下令,可魏千總卻沉默地搖頭,城外賊軍上萬”出城而戰就是死,他的目標只是守住新會縣城。
“既不愿戰,本縣也不愿爾等再犯往日之罪,本縣決議,降!朝廷日后要問罪,本縣一力擔之!”,
雷襄再忍不住,說出了他的打算,這打算公私都有,既是不想再讓新會敗壞人心,又是想保住他和妻子之命,就算保不住,也絕不愿以后面對吃不吃人的選擇。看賊軍修墻架炮,顯然是鐵了心要久圍,不戰又不降,那么下場就是…吃人。
一個降字出口,眾人沉默,過了好一陣,練總余希爵咆哮出聲:“雷縣爺,我們新會人,為全忠義,都走到這一步了,你讓我們降!?”,
他父親余銘福腰直了,眼睛也不花了,高聲道:“好好!父母大人說降,咱們就降罷!”
魏千總不吭聲,他不是新會人,本心也是想降,但他家人在北方,又怕朝廷問罪,正是為難,干脆聽天由命。
其他人卻叫罵起來,他們為忠朝廷,什么都舍了,連人都不做了,怎么能降呢!?
雷襄不管他們”招呼縣衙差役、親兵和丁壯去開城門,余希爵喝令住手,城頭頓時一片混亂。
“敢言降之人,那可就是朝廷之敵!絕不能讓你雷襄壞了我新會人的忠義!”
余希爵咆哮著拔刀,一刀劈去,雷襄肩膀中刀”慘呼一聲倒下,混亂變成大亂。
“兒啊,你這是哪是忠義!?你這是害我新會人!”
余銘福攔住企圖再朝雷襄下刀的余希爵,流著淚,跺著腳說道。
“爹!你要再跟雷襄一伙,別怪我刀下無情!”
余希爵眼中閃著非人的亢奮光彩。
“你…你連爹我的話都不聽了!?”
余銘福哆嗦著身子問道。
“聽個屁的話!?你個老不死的,早已列在人肉單子上了,真到了那一刻,我余希爵就得拿你先下鍋!”
余希爵氣得也是渾身哆嗦,將藏在心中的密議吼了出來。
“呵呵…好…好,我余銘福就不該在那場大禍里活著!新會人,早該在六十多年前就死絕了,就跟廣州人一樣!如呢…這罪,該是償還的時候了。”
余銘福凄厲地笑著”猛然撞向自己兒子,慘呼聲里”父子倆翻下城頭,噗通一聲,摔得骨裂肉綻,同時斃命。
夜晚,城外醫護營里,雷襄對一身火紅制服,正給自己療傷的軍醫說道:“城里已經大亂,你們為何不趁亂攻城?”
白日余家父子同死,卻沒觸動其他人,都只念叨著就這么固守下去,根本不聽雷襄的話,甚至還企圖軟禁雷襄。他干脆帶著妻子家人從城墻繾下,徑直降了,在他看來,就算是不忠,也比這幫毫無廉恥的新會人高尚。跟著他一起出城而降的還有魏千總和不少新會人,他們都不愿再跟那幫人呆在一起,是死是不忠都無所謂,反正不能再當新會人。
軍醫切了一聲:“為什么要攻城?就讓他們那般為北面的朝廷效忠唄。”
雷襄楞住”好半天后,也哈哈笑出了聲,悲哀地笑,他忽然醒悟,這幫賊人,竟然是將新會人的“忠義”,當作反例,直接養起來了。
“這新會人的忠義,北面的朝廷可真是當不起啊…”
他長長嘆息,接著一身紅袍”烏紗帽下兩根硬翅悠悠晃著的彭先仲露面,雷襄頓時兩眼發熱,這一身官服,讓他想到的是崖山。
“忠義,怎么也該為著祖宗血脈,怎么也該為著人倫之根。”
雷襄心中那原本堅若磐石的忠義之心,嚓喇裂開一道大縫。。),業大章奉上,新會之事暫時告一段落,今日正沖擊第二更。
{插pter_oth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