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家二叔的效率頗高,這頭說定,第二天已稱了十兩銀子送到堂兄家來,把路有貴嚇了一跳:“這是做什么?我早說了不要你錢!”
路二叔笑道:“這不是給哥哥的,只因我過兩日又要出門,哥哥幫我辦事,總要花錢上下打點,哥哥家里又不寬裕,我不在家,你哪里有錢做人情?沒得把正經事給耽誤了。所以我先把銀子送過來,哥哥斟酌著用。”
路有貴聽了,只得收下:“好吧,等你回來,我再把用剩的還你。”
“這能剩下多少?一點碎銀子就算了,只當我請哥哥吃酒。兄弟之間何必算得這么清楚。”路二叔頓了頓,假裝不經意地道,“十兩銀子雖不少,只怕還不夠使。若真的短了銀子,哥哥就叫小伍給大少爺遞個話吧。我記得小伍家就住左近,方便得很,也不會驚動旁人。哥哥無需顧慮太多,這批貨物里,原有一半是大少爺的份子呢。”
路有貴皺了皺眉:“先前怎么沒聽你說過?”
“這有什么?我如今在他手底下做事,這不是頂頂平常的事么?”
路有貴皺了半日眉,總覺得不妥,無奈已經答應了弟弟,便沒再說什么。
春瑛一直待在他們旁邊低頭做活,聽到這里,嘴角便翹了翹。
她借口送叔叔出門,拉著二叔到院角避人的地方,悄悄問:“大少爺那頭二叔已經提過了嗎?要是爹真去找人,那邊都知道吧?”
“自然是知道的,大少爺高興著呢。”路二叔左右瞧瞧,叮囑道,“好孩子,記得常提醒你娘,多勸勸你爹,將來有好日子,咱們一家人一塊兒享福呀。”
春瑛點點頭,躊躇了一下,又問:“二叔,你平時…除了倒賣貨物…還有沒有別的賺錢法子?”她現在的身份,種不了田,開不了店,針線又不算頂好,也沒天賦做什么服裝設計,只好問問原住民的意見了。
路二叔聽了奇怪:“你問這個做什么?”
“我想…要是咱們家也有法子賺幾個錢就好了。”春瑛慢吞吞地道,“只靠爹和姐姐的月錢還有賞錢,一家子雖吃穿不愁,也存不了幾個錢,將來要是有什么事…”
路二叔想了想:“法子雖有,可你爹多半是不肯的,你和你娘又能做什么?平日里光是接外頭的針線,就夠忙的了,實在不該再找別的活。”
春瑛忙道:“我曾聽人說,有個叫什么入股的…就是一個人開店,其他人把自己的錢暫借給他,就象湊份子那樣的,按月或按季度領利息。現在…是不是已經有人這么做了?”
路二叔笑道:“自然是有的,只不過那樣的份子錢,少說也得一二十兩,你哪有這么多銀子?”
春瑛心中一喜:“現在沒有,將來可說不定。娘叫我進府當差呢,等我存夠錢,再去入股也行呀。”
“那可得等到猴年馬月了。”路二叔哈哈大笑,“罷罷,若你真能存夠五兩,就來找二叔,二叔給你尋個可靠的店。唔…西街土地廟附近有家頭花鋪子,還有法華寺前的一家糕點老鋪,老板都是實誠人,從來沒欠過利息,只是…”他沉吟片刻,“你們本錢少,得的利也少,一年下來,不過幾錢,只比放家里好些,若有事急著用錢,反把利息虧了,還不如放到大少奶奶陪嫁的繡房里,那里的管事與我相熟,自家人更好照應。”
“繡房?”春瑛眼珠子一轉,“那里是做針線活的吧?收不收外頭做的?娘繡花繡得這么好,如果能把做的東西賣到那里,不是也能掙點兒?”
路二叔笑著搖頭:“我們大少奶奶原是蘇州荊家的女兒,那荊家也是世家大族,家中女眷的刺繡工夫是代代相傳,天下無人不知的,江南的官兒每年進上的物件,必少不了他家的繡品。大少奶奶的繡房,雖只是陪嫁的小產業,可頂了一個‘荊’字,把關極嚴,自家繡的東西,不好的寧可絞了也不賣出去,外頭的東西除非極好,不然也是不收的。”
“我娘繡得好著呢,她原就是府里針線房的人,要不…二叔若是方便的話,幫忙問一聲吧?我讓娘把她從前繡的東西拿兩份過來,二叔送過去給他們看看?”
路二叔想了想,便答應了,春瑛回頭找了母親咬耳朵,路媽媽立刻便兩眼放光地將自己嫁人前親手繡的紅蓋頭給翻了出來,再添一塊新做的繡帕,統統交由路二叔送過去,到了二叔出發前一天,又給送了回來,順便捎來一包素緞料子和二十來種顏色的絲線,當中雜著兩張繡花樣子,交待讓她試著做十二塊帕子送過去。
路媽媽喜滋滋地把這些東西都抱在懷里,一得閑便做,做得極用心。有時春瑛怕她做壞了眼睛,勸她休息一會兒,她便道:“繡幾朵小花,怎么會壞眼睛?你也忒小看你娘了。這事兒若是成了,可是天大的臉面!比我成天在外頭攬活強。”春瑛勸了幾次,見她繡的東西也不算多,才讓她去了。
不到兩天繡完了,路媽媽換上干凈衣裳,仔細打扮整齊,親自帶著繡活,照路二叔所說的地址,到荊家繡房去了一趟,過了半天才回來,臉上的喜意是遮都遮不住:“成了!管事的那位蘋嬤嬤說了,叫我只幫著做做帕子繡襪抹額什么的,大件的一概不用,我也落得輕松,從今兒起,咱也算是給荊家繡做活的人了!”然后又小聲告訴女兒,以后就算不再幫人縫補衣裳,光靠這個,收入也能增加三成。春瑛一聽,在心里算了算,也和母親一起開心起來了。
從此路有貴每日白天上差,閑時就到外頭跑腿,幫弟弟辦事,路媽媽則在家里專心做荊家繡房里的活計。那些手帕什么的,雖然講究清新雅致,工夫不多,卻極費精神,路媽媽又怕做壞了,會丟了好差事,因此索性把其他活都停了,一門心思放在這個上頭,仿佛又回到了當年在針線房的日子。
這樣一來,照顧弟弟和家務活這兩件事都落到了春瑛頭上。她想到自己能做的事也少,便咬牙扛了下來,每天學著做飯菜、洗衣裳,時不時地也做點縫補活,忙得昏天暗地,居然連那本大統歷都沒功夫去看了。
時間一天天過去,天氣一日日變暖,院里的杏花謝了又開桃花,等到后街街邊種的李樹也開了花時,已是暮春初夏時節。
路家日益寬裕起來,路媽媽不再給人做漿洗縫補的活,最近還新添了一副銀耳環,偶爾也能給丈夫買二兩好酒,兒子小虎全身上下都換了新衣裳,連春瑛也親自扯布給自己做了一套春衫,做的飯菜從開始的勉強能下咽,到如今,也能做出十來道美味的家常菜了。
路有貴對家里的變化心里有數,起初心里也有疙瘩,但兩個月好酒喝下來,又見沒惹什么閑話,便默許了妻女的做法。路媽媽見了,更加安心,決定要開始教女兒細致繡活的做法,等春瑛學會了,也到繡房試試,說不定還能掙個雙份。
春瑛偷笑著應下,抬腳就去了廚房。周大娘昨日熬了一鍋豆漿做豆筋,給了她一碗,她買菜時見今日的五花肉不錯,便買了一塊回來,打算做道豆筋燉肉,父親這兩天總說起某位門房大叔家做的好燉肉,今晚也讓他解解饞吧。
鍋里水開了,她把切好的肉洗凈了放進去,摻上料酒,再放幾顆花椒,熬到七八分熟了,再連肉帶汁用瓦盆盛起。回頭將豆筋洗了洗,切成細條,放在一邊備用,打量著肉吸滿了汁,便用油將姜蒜爆香,再加進肉塊和豆筋條,炒幾炒再放上水,煮開了,抽掉兩根柴,好收小火,慢慢將肉煨熟。
肉香漸漸溢出廚房,馬家的兩個小子聞到香味,咽著口水趴在廚房窗臺上,使勁兒朝春瑛眨眼睛。春瑛看了好笑,裝了半碗讓他們嘗鮮,兩個男孩歡天喜地地捧著碗跑了。過了一會兒,馬嬸一臉不好意思地拿了空碗回來,扭扭捏捏地道謝,還笑著說:“春丫頭如今真了不得,忘了針線,倒把廚活給練好了。”
春瑛說聲“不敢當”,笑瞇瞇地接過碗。
自從那回泄了密,路家人就跟這位鄰居大嬸生分了,馬嬸自知理虧,想要賠不是,見路媽媽一直淡淡地,也沒法子可想,今日忽然得了機會,她躊躇半日,便上前小聲道:“春丫頭…我聽你娘說過,你打算進二小姐的院子,是不是?聽說再過十來日,就要選新丫頭了。”
春瑛早得了消息,便沖她笑笑:“謝謝馬嬸,我娘已經聽說了。”并不在意。
馬嬸又猶豫了一會兒,轉頭望望外面,湊得更近些:“你可知道,馮家的蓮姐也要去?聽說馮老材特地托了人,劉家的喜兒為了這事,還跟蓮姐鬧了幾日呢!”
春瑛手上頓了頓:“是嗎?”她對那兩個女孩子的事并不關心,今天還是頭一次聽說。
“決錯不了。你當心些吧,總共就那幾個缺,她要上去,還不知道會怎么對付你,你可得留個心眼,不然象那崔丫頭…”馬嬸忽然閉了嘴,隨手拿起一個竹籃,就往外走。春瑛愣了愣,卻看到崔寡婦從外頭進來,怯怯地朝自己笑了笑:“你忙著呢?那我回頭再來…”她轉過身,又停了腳,回頭想對春瑛說些什么,終究還是沒開口,就走了。
春瑛有些莫名其妙,不過進府的事,是早就定下的,她現在只能去了。馮蓮姐能托人,她老娘也找了關大娘,估計事情還是能成的吧?她可不是呆子,人家算計她,她還會不提防嗎?
(春guang無限好,可惜有小人啊~~~做個菜,也有無數的調料不能用,真痛苦…求粉紅票,拜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