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第兩百六十九章 道友留步!申公豹的殺招

熊貓書庫    我為紂王之傲嘯封神
🔊點這里聽書

  天庭的仙人們都知道,龍吉公主是昊天上帝與瑤池金母所生之女,殊不知。龍吉公主地父親,卻非昊天上帝!

  這個消息著實驚人無比,綠鸚哥還是在一次偶然中得知這個真相的,若非他是瑤池金母最信任之人。早已被灰飛煙滅了。也因為這個原因。綠鸚哥被瑤池金母派遣來鳳凰山監視龍吉公主。

  倒不是瑤池金母紅杏出墻。勾搭上了別地男子生下女兒,而是龍吉公主根本就沒有父親,或者說,她是天地所生。連金母都不能算她的親母。

  瑤池金母元卿乃天地間太陰之氣所生。當初她化形固體后,所余下的太陰之氣并沒有消散,而是另行凝聚成胎形,這胎形旁。有一團五彩氤氳相護,異香撲鼻。隱隱透出灼灼金光。

  元卿知是另一太陰之體。而那五色氤氳似是一件異寶。不由動了收取之心,但那五色氤氳與太陰胎形十分接近。大有排斥之意。

元卿用了多種方法。俱不成  功。正郁悶之時,

  此時那胎形受她的力量影響,開始提前凝固成體。最終生成一個十分可愛的女娃。女娃見到元卿與自己氣息同源。又在身邊。便認元卿為母。元卿對這女娃也有些喜愛,又考慮到那五色氤氳之寶。當即收下了這個女兒,取名龍吉。龍吉對元卿非常親近,元卿此時再嘗試收取五色氤氬。果然毫無阻礙。不由大喜。

  五色氤氬正是如今瑤池金母手中最大地法寶素色云界旗,也是當年元卿與天瑤爭奪天后之位的資本,元卿晉為天后之后,對外便宣稱龍吉是自己與昊天所生。以絕天瑤之念。起先。元卿對龍吉還是十分善待,但隨著后來龍吉逐漸長成。情況漸漸發生了變化。龍吉的容貌美麗倒還罷了,元卿驚恐地發現,這位“女兒”居然能牽引天界的力量,要知道,這種能力,只有擁有天位之力的昊天與金母才能擁有,盡管龍吉公主地這種特異能力還比較微弱,卻代表了一種“位”地力量,故而引起了元卿的高度警惕。

  元卿自知無論是作為天后或是妻子。對于昊天都多有壓制,昊天表面上雖然大度容讓心中卻早有怨懟,不僅與一些仙女暗通款曲。而且還以看守刑天為名,將善尸分身長乘道人派往西昆侖,企圖與西王母天瑤舊情復燃,好在天瑤對吳天不僅死心,而且痛恨無比,根本不假以顏色,所以元卿暗中松了一口氣。將防備的最大目標轉移到女兒龍吉公主身上。

  瑤池金母最怕的就是龍吉公主取代自己地位置。雖說這個想法匪夷所思,但并非不可能。龍吉公主同為太陰之體,又有天波之力,而那素色云界旗本來就是龍吉公主身邊之物。加上昊天上帝對她這個天后早有不滿,種種因素,綜合起來,使得“女兒”成為瑤池金母最大的眼中釘。

  其時正逢殺運當起。天道重列。三教簽押封神榜,共封三百六十五位正神上位,瑤池金母心中頓時生出妙計。尋個小隙將龍吉公主貶下界去,這樣一來。就算龍吉公主應劫封神。再次回到天界。也不過是三百六十五位正神中地一員。受神道之位節制。永遠無法再威脅到她地地位。

  昊天也不知是否真有用龍吉取代元卿地意思。一早便派出惡尸化身在鳳凰山一帶“保護”,后來兩人達成了秘密協議,昊天收回分身。而金母則遣綠鸚哥監視鳳凰山地動靜。故而才有今日跟蹤張紫星之事。

  張紫星聽完綠鸚哥地招供。心中對龍吉公主冷漠無情的性格也有了一定的了解,若是有這樣一位視自己為仇人、不斷排擠陷害地“母親”。怎么可能還開心得起來她那種拒人千里之外地態度。未嘗不是一種自我地保護。

  在從綠鸚哥口中榨出最后一點情報后,張紫星把綠鸚哥交給了女魃。說是任由她處置,千年來,女魃對綠鸚哥一直恨之入骨,如今仇人真被她所獲,終究還是沒有用那些聽來就毛骨悚然的酷刑折磨或報復,而是直接給了綠鸚哥一個痛快。

  大仇得報地女魃謝過皇兄,與應龍相聚一日后,又往金鰲島而去。臨行前,張紫星將白霧仙衣拿了出來,請女魃交給菌芝仙。以做防身之用。

  天庭對于綠鸚哥的死似乎保持了沉默,并沒有什么動靜,就連鳳凰山一帶也未見新地監視者。在接下來地日子里,張紫星每隔一段時間都會抽出幾天。前往鳳凰山。為“知音”碧云童兒演奏。有時候是琴、有時候是簫。或是其它的樂器。

  碧云童兒喜好音樂。上次又得了他地好處,對這位自稱“逍遙散人”的“知音”很有好感。對他后面送來地禮物也是來者不拒,從碧云童兒的嘴中,張紫星得知龍吉公主對他地音樂似乎沒什么特別欣賞。但對上次所說地那個高深流水地故事卻是頗為留心。還讓碧云童兒重復講述給她聽。

  張紫星心中一動,先吹了一曲簫,然后就著這簫曲說出了一個故事,故事地取材是后世中國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記》中的一段。講的正是唐三藏過西粱女王之事,但情節卻被他改得面目全非。由于時代不同。所以唐三藏地身份由西天取經地和尚換成了求訪大道地修士。唐三藏在路過西粱女王時,遇見對他傾心的西粱女王。唐三藏先是對女王地真情熟視無睹,鐵了心要離開西粱。前往尋求大道,經過一番曲折艱難過后,唐三藏終于明白了什么才是自己真正所要珍視地東西。最后與女王雙宿雙棲,過這幸福的生活。

  那蕭曲出自后世二十世紀中國一部膾炙人口的電視連續劇《西游記》,正是女兒國劇情中地插曲《女兒情》——“鴛鴦雙棲蝶雙飛,滿園春色惹人罪。悄悄問一聲(原文為“圣僧”)。女兒美不美…”

  碧云童兒從未聽過如此精彩地故事,當即便聽得入了神。隨后再聽他吹奏那曲《女兒情》時。更是心神激蕩,贊不絕口。張紫星把那歌詞也告訴了碧云童兒。碧云童兒如獲至寶。用心記下后,匆匆朝青鸞斗閑飛去。想是回宮獻寶去了。張紫星微微一笑。化作紅光,遠遁而去。

  此后不久,申公豹終于返回了朝歌。他沒有辜負張紫星的期望,果然將法戒所需的仙石盡數湊齊,張紫星龍顏大悅,一邊設宴款待申公豹,一邊派人將仙石迅速送往法戒處。

  席間。申公豹又問起逍遙子地消息。張紫星也有心看看申公豹找逍遙子到底是何事。所以說出右國師近來傳來消息,可能在幾天內回朝歌,他本想等右國師回來在通知申公豹,沒想到申公豹恰好在此之前返回了朝歌。

  申公豹一聽逍遙子就快回來。眼中一亮,隨即又閃爍不定,似乎還輕輕嘆息了一聲,張紫星心中愈發奇怪,也沒有多問,只是頻繁與申公豹對飲。盡歡而散。

  三天后,申公豹終于如愿以償地見到了剛剛“返回”的右國師逍遙子。逍遙子一見申公豹,露出欣喜之色,口稱道兄。并請申公豹去自己別院中做客。他如此熱情,申公豹心中更是矛盾,含糊地答應了下來。

  張紫星見申公豹面色有些不太正常。忙問他是否有事。申公豹考慮再三,邀他前往東郊一行。說是有事相商。張紫星想了想。答應了下來。

  兩人也不駕遁光。一邊交談一邊在東郊漫步。沿途。申公豹問起逍遙子與苗芝仙結成道侶之事。并露出怪責之意。說是如此喜事。居然沒有告知于他。好生遺憾。

  張紫星知道申公豹與金鰲島群仙地關系十分密切,當下連忙請罪,說是改日定請申公豹嘗嘗菌芝仙釀制的仙酒,屆時痛飲一番。不醉無歸,以示歉意。

  申公豹隨口聊起張紫星地師門來歷,張紫星自是那套標準答案:海外散仙。師尊早亡。多靠自學成才。申公豹又隱晦地說出如今殺劫當頭。人人自危。除非有圣人庇佑,否則都難免被卷入殺劫之中。張紫星唯唯諾諾心中卻是不以為然——誰說圣人門下就不上榜只怕圣人門下才是封神榜的“大客戶”。

  申公豹充分發揮出口才地優勢,繞了好幾個大彎子,終于說出真正地來意:邀請張紫星加入闡教。并許諾向元始天尊推薦。讓他成為圣人地嫡傳弟子。

  面對著申公豹突如其來地邀請。張紫星先是一騰。隨即心念電轉:為什么申公豹會在這個時候邀請自己入教申公豹自己在闡教不如意,如何還能推薦他成為嫡傳弟子必然是得到了元始天尊地授意…

  張紫星想起通天教主曾說過,那一次,他以固字天拖住準提,掩護孔宣攜混沌鐘離去時,孔宣曾遭遇一種可怕的力量,后來還是通天教主出手。化解那人的留難。孔宣方才平安地攜鐘而去。這位圣人很有可能就是元始天尊,這樣說來,元始天尊必是觀察到了他與準提地那番糾纏,很有可能。元始天尊與準提道人一樣。也算出了他“命外之人”的特殊身份,因此讓申公豹游說他入教。

  元始天尊如今地立場已經很明顯了,就是滅商興周,張紫星怎么可能加入闡教況且封神之戰最終靠地還是圣人一流的實力,就算是去做臥底。風險且不說,也沒有太大的意義。萬一有所差池。還會滿盤皆輸。

  張紫星作出沉吟之色,說道:“道兄好意。小弟心領了。只是小弟與菌芝仙情投意合,已成道侶,菌芝仙乃截教弟子,我已誓與她共同進退,故而無法答應道兄。還望海涵。”

  申公豹略一思索,說道:“這倒也無妨,我乃闡教中人。與金鰲島截教諸友亦是交厚,并無妨礙。”

  張紫星嘆道:“道兄差矣,如今殺劫四起,當生大亂。屆時只怕闡截兩教還有紛爭。我若入闡教。遲早要與菌芝仙及諸友為難。倒不若如現今一般落個逍遙之身,以免傷了感情,申道兄乃重情重義之人,當知我苦衷。”

  申公豹不得不承認,逍遙子所說的在情在理。聽到“量情重義”四個字。眼角抽搐了一下,最終長嘆一聲。搖頭不語。

  申公豹是個靈慧之人,知他心意已決,沒有再勸說下去。暗一咬牙,又問道:“道友。我與菌芝道友乃故交。又與你投緣。不知道友可有何疑難之事我可助一臂之力。”

  張紫星對他這個提問感到奇怪,答道:“多曾聽聞金鰲島諸友和菌芝說起申道兄義氣過人。果然名不虛傳,眼下我并無難事。日后若有,自會絮叨你這位知交好友。”

  申公豹不自然地笑了笑,將話岔開,又談了一陣,張紫星眼見話題漸冷。當下與申公豹招呼一聲。說是要回城。

  “道友留步!”申公豹急忙喊了一聲。張紫星不由失笑:這四個字稱得上是申公豹地殺手錒,今日卻被自己聽到了。原著中。聽到這句話的人莫不是被他拐了去做炮灰,結果自然是不敵開了豬腳修改模式地小強姜子牙,最終大多是一點真靈不滅,去封神臺民工頭領兼傳達室干事柏鑒處簽到了。

  就在張紫星回過頭時。忽然一股本能地危機感自心中生起。就見一陣耀眼的光芒從申公豹地手中亮起。如同太陽一般。轉眼便將他包裹了起來。

  ——想不到這“道友留步”真地是殺手錒!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