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第三百六十三章 洗澡

熊貓書庫    抗戰之血色戰旗
🔊點這里聽書

抗戰之血色戰旗第三百五十八章戰九江第三百五十八章戰九江  陳誠一副可憐兮兮的樣子,回答說:“卑職知道要戰于武漢遠方,但是,部屬太麻痹了,我要檢討。”

  蔣介石揮揮手說:“過去的讓它過去,不說了,下一步一定要死守九江,九江如果再丟了,我一定拿你是問”蔣介石指著地圖說道:“我們在九江方向有6o個師6o萬人馬,就兵力而言,過敵人多少倍,九江守不住,你找不出任何理由的,你還有什么意見?”

  陳誠保證說:“校長,學生如果再守不住九江,就不回來見校長了。”

  陳誠坐車離開武漢,來到九江以南的星子縣蓮花洞,他的指揮所就設在這里。第二天,他召開了作戰會議,第九戰區師以上軍官都來了。會議一開始,陳誠就沉著臉說:“諸位,委員長萬分生氣啊他昨天給我一個下馬威,今天我要不要給你們一個下馬威呢?諸位都是戎馬幾十年的軍人了,打了敗仗該怎么辦?薛蔚英槍決,李韞珩撤職查辦,都是你們的鏡子。也許,在座的諸位明天就是別人的鏡子。打不好仗,你們心里難過不難過呢?你們也許臉老皮厚不知羞恥,可是我是難過得已經兩頓沒吃飯了。”

  他掃了大家一眼,見幾個師長嚇得篩糠似地打著抖,知道點到為止,不宜再訓斥了。否則,會影響大家的戰斗情緒。于是,他口氣緩和了許多,吩咐參謀處長劉云漢傳達戰斗方案及各師的戰斗任務。

  陳誠在制定九江防御戰斗方案時,接受了淞滬戰役、南京保衛戰的教訓,充分利用九江的水網地區及山區特點,在九江至德安鐵路沿途設置三道防線。考慮到廬山至隘口是山區,射擊視線不良,防守的重點要放在一、二道防線上。

  劉云漢說罷方案,陳誠接著說:“這個方案之所以要設三道防線,完全是貫徹了委員長的指導思想。前幾天,他語重心長地對我說,這個仗絕對不能像淞滬戰役那樣打了。日軍的企圖是要找我主力決戰,盡早結束戰事,目的是迫我投降。我們如果以百分之百的兵力來保衛武漢,那就正中敵人的下懷。敵人就是要我們那樣做。因此,保衛武漢的戰斗只能用百分之六十的兵力,留下百分之四十的兵力作為今后打持久戰。”

  陳誠長長地嘆了一口氣,接著又說道:“這仗很難打,既要保衛武漢,不讓敵人進武漢,又不能拿出全部兵力,不可拼得太猛,更不可磨洋工,消極防御,必須要打出一個高水平的保衛戰。”他掃了一眼眾軍官,抬抬手說,“請諸位對方案評頭論足一番,務必表高見。”

  “這個計劃太保守,形象地說,是豆腐渣方案,不堪一擊。”第一個站出來的是第三十一集團軍總司令湯恩伯。他當頭一炮,繼續說道:“你們聽說過徐州會戰沒有?徐州會戰中的臨沂保衛戰,所以打得漂亮,方案的指導思想是打出去,以小部力量守城,大部分出擊。兩翼迂回到敵人背后,來個三面夾攻敵人。我認為,守九江的方案純屬被動防御,就像足球守門那樣,呆呆地等人家進攻,太沒意思了,叫人打得沒勁。”

  陳誠解釋說:“臨沂保衛戰確實打得不錯,但是,最后臨沂不是被敵人占領了嗎?臨沂保衛戰根本不能作為我們的樣板,更不能照搬照套。”

  “臨沂確實最后被敵人占領了,但是它達到了消滅敵人主力的目的,有軍事學術價值。如果九江純粹消極防守,最后九江也丟了,敵人主力也沒被消耗。”湯恩伯反駁道,“我認為九江防御方案不成功,一旦實施了就是敵人的活靶子,”他面向大家,大聲地說,“諸位也可以評論評論嘛”

  第五十四軍軍長霍揆彰接著說:“我十分贊成湯司令的意見,設三道防線的打法不可取,理由很簡單,敵人有飛機大炮,戰前他們對三道防線狂轟濫炸一番,三道防線被他們打了個稀巴爛。”他打住話頭,從口袋里拿出一包香煙,豎擺在桌子上,用拳頭輕輕一碰,香煙就倒下了,他比喻說,“大家看到了吧,這盒香煙就是我們的防線,人家用飛機大炮輕輕一擊,我們的三道防線就完蛋了。”

  堅守三道防線的部隊是張奎的第二兵團,所以,陳誠客氣地對張奎說:“張司令,此次要唱主角的是你,你對這個方案談談看法。”

  張奎被他點了將,慢慢地站起來,被陳誠按住了,對他說:“張司令是老前輩、老了,還是坐著談吧。請你談談你的高見”

  “我與湯司令、霍軍長有同樣的感受。打仗總不能同下軍棋似的,排成一條線同敵人對著干。要設法讓敵人鉆進我們的口袋,打殲滅仗才行啊。”張奎又是一個反對者。

  陳誠不放棄自己的方案,說:“看來我要解釋一下,這三道防線并非是三道木頭人組成的呆板的防線,可以互相交替掩護,可以機動殲敵,總之,是步步為營,層層抵抗。”

  會議沒做出什么結論就結束了。陳誠坐吉普車來到武漢,將討論的情況向蔣介石、何應欽、白崇禧、李宗仁等作了匯報。蔣介石又對整個方案作了調整。調整后的方案是:

  利用鄱陽湖與大別山地障,并藉長江南岸之丘陵與湖泊,施行戰略對峙,計劃在武漢外圍與日軍作戰四個月,并將第九戰區主力編成第一、第二兵團,將第五戰區主力編成第三、第四兵團。第一兵團總司令薛岳率25個師擔任南潯線及其兩側地區的防務,取外線之勢側擊西進日軍,屏障南昌;第二兵團總司令張奎率33個師擔負瑞昌至武昌間的正面防御;第三兵團總司令孫連仲率八個師,擔任大別山北麓及正面防御;第四兵團總司令李品仙率13個師在長江及大別山之間布防,遏止第六師團西進。

  部署調整后,蔣介石向全軍表訓令,號召全軍奮起打擊日軍的狂妄氣焰,保衛武漢。

  幾乎不約而同,中隊調整部署時,日軍也在調整他們的部署。

  7月4日,日本大本營下達了華中派遣軍戰斗序列,先后調集了九個師團另三個旅團和航空兵、海軍6戰隊各一部,約25萬人,編成第十一軍和第二軍,由華中派遣軍司令官煙俊六指揮,分別沿長江兩岸和大別山麓合擊武漢。

  日軍第十一軍軍長岡村寧次,是中國人心目中的惡魔。他是十足的“中國通”。19o7年,他擔任日本6軍士官學校清國留學生隊隊長。中國的孫傳芳、何應欽、閻錫山等,包括后來跡的許多大小軍閥,都是岡村寧次的學生。1915年,6軍參謀總部為編纂日德戰爭作戰史,派戰史處參謀岡村寧次到青島搜集資料。這是岡村寧次第一次踏上中國的土地。由于他的野心和靈敏的嗅覺,他對中國特別感興趣。回國后不久,他被調任駐扎在小侖的步兵第十四聯隊,職務是少佐大隊長。

  小侖位于九州,是日本通往中國、朝鮮的小港口,這里常有中國商人來往,尤其中國的漁民比較多。岡村寧次一有空就去找中國人聊天,不到半年,他完全學會了講中國話。1922年,岡村寧次返回參謀總部工作,安排在第二部中國班。主要任務是到中國搜集政治、經濟、軍事情報。第二年,他被調任上海,擔任諜報武官。兩年后,岡村寧次調回東京,擔任6軍第十三師團第六聯隊聯隊長,軍銜也同時晉升為大佐。

1928年5月,岡村寧次率聯隊隨師團開赴青島,與中隊作戰。7月,他被調回東京,擔任參謀總部的戰史課課長。1932年2月,他被提升為日軍上海派遣軍副參謀長,曾經作為日方代表,數次來南京同中國外交部談判。幾次見過蔣介石。這年6月,他調往東北,擔任關東軍副參謀長,曾與何應欽商談簽訂《塘沽協定》。1934年,他又調回東京,擔任參謀總部第二部部長,掌管情報工作,主要任務就是專門搜集有關中國的軍事、政治情況,研究和制定對華政策。到職不到兩個月,就以商人身份秘密到中國,以旅游為借口,在沈陽、大連、旅順、北京轉悠,尤其在南京住了兩個月。目的是通過和中國人交朋友,了解中國的軍事情報  。何應欽留日讀書時,岡村寧次是他的老師,關系相當密切。他在何應欽家住了一段時間,學會了燒中國菜,特別喜歡吃千張結紅燒肉。據他在日記中透露,他一次能吃一斤千張結紅燒肉。然后,他又到廣州,多次拜訪廣東軍閥陳濟棠,有時李宗仁也陪著交談。岡村寧次遇到情緒好的時候,邀請陳、李二人上飯店喝酒,在交杯換盞、笑談風月中搜集了大量關于蔣介石的情報。由于搜集情報有功,他被破格提升為中將第二師團長。這個職務非同一般,因為那時整個6軍總共才有17個正規師團。

  1937年4月,他率第二師團來東北作戰。鎮壓當地的抗日武裝。1938年6月3o日,他被提升為第十一軍軍長。也就在這一天,他回東京拜謁天皇,受領了御賜神酒和賞金,接受了進攻武漢的使命。

  7月12日,岡村寧次率領新組建的第十一軍司令部人員在上海登6。15日到達南京,向煙俊六報到。煙俊六向他介紹了日軍下一步作戰進攻武漢的方案,目的是除繼續尋殲中隊主力之外,還有一個重要的政治因素,就是南京淪陷后,國民政fǔ遷都重慶,而蔣介石在武漢,軍事委員會在武漢,中國當時的政治經濟軍事中心在武漢。日本政fǔ認為,只要占領武漢,便可事實上摧毀國民政fǔ。至少把它趕到西南一隅,降至“地方政fǔ”的地位,有利于yin國民黨內部的親日派出來與日本合作,重新建立一個聽命于它的中國政fǔ。這年年底,汪精衛果然逃出了重慶,投進了日本的懷抱。另外,選擇武漢作為下一步作戰目標,是因為武漢在長江邊,便于舉行海6空三軍立體作戰,能充分揮日本戰艦的威力,也便于沿長江水路對大部隊進行后勤補給。也就是說,糧食、彈藥在日本長崎上了船,幾天工夫就可以直接到達武漢。

  煙俊六還向他介紹,投入武漢戰役的日本6海空軍近4o萬官兵,同時,大本營為配合武漢作戰,向中國增兵4o萬,增撥作戰費用32.5億日元。

  煙俊六介紹完情況,拍拍岡村寧次的肩膀說:“進攻武漢說起來兩個軍,第二軍從合肥經大別山向武漢進攻,繞道走遠路,途中必然遇到中隊的阻擊。走大別山的這一路行軍步子慢,我不指望他們有多大貢獻,我的意圖是牽制中國人的兵力,進攻武漢的實際操刀手是你,希望你不辜負天皇對你的信任。”

  岡村寧次說話謹慎,沒有拍胸脯下保證,只是聳聳肩說道:“讓我試試吧,不行另請高明。”

  其實,在他的內心深處,雖然知道中隊在武漢有12o個師,11o余萬兵力,相當于進攻武漢日軍兵力的三倍。而且,武漢外圍地形惡劣,加上天氣炎熱,這一仗不是好打的。可是,不可一世的他,根本不把中隊放在眼里,他有必勝的信念。

  幾天以后,岡村寧次來到彭澤,他先用一周時間熟悉雙方情況和地形,爾后又用一周時間制定作戰計劃,他準備起用波田支隊作為進攻九江的尖刀部隊。

  波田支隊的實力相當于日軍的一個旅團,而支隊長波田重一的軍銜卻比一般旅團長的少將銜還高一級,他是中將支隊長。波田支隊的成員大部分是臺灣人。甲午戰爭后,中國在黃海大戰中敗在日本人手里,美麗的寶島割讓給了日本,臺灣成了日本的“領土”,臺灣人也成了天皇的“臣民”,許多臺灣人起了日本名字,波田支隊的官兵習慣了臺灣的ya熱帶氣候,武漢又是出了名的火爐。因此,岡村寧次認為,選擇波田支隊進攻武漢,是最理想的選擇。

  岡村寧次同波田倆人密商了三天,決定對九江采取偷襲。

  7月22日晚上,大約點鐘時,夜色如墨,微微細風,九江城內的第二兵團指揮部,張奎正在同房東王老漢下棋。走了沒幾步,張奎便聽到窗外的雨聲,心里不覺煩躁起來,他推開棋盤,站起來走到門口,只見門外漆黑一片,伸手不見五指,不覺自語道:“這鬼天氣,真是糟糕透了,鬼子就是進了九江城,恐怕我們還不知道呢。”想到這里,他實在不放心,便拿起電話,與第十八軍軍長黃維通話。叮囑他說,“今晚天氣惡劣,要提高警惕,防備敵人進攻。尤其是姑塘第十一師,要加強值班。”最后還強調說,“彭善師長今晚不能上netbsp;半夜,狂風大作,長江及鄱陽湖的水面上,波濤怒吼,攪海翻江。浪濤聲、風聲淹沒了日軍數十艘軍艦的馬達聲。波田支隊迅在姑塘登6。守軍哨兵現后鳴槍報警,等部隊起netg,日軍已沖到了營房前。張奎急令第十一師反擊,同時命令第十五師、第一一八師增援,務必于拂曉前將波田支隊趕下湖。

  天亮了,張奎滿以為日軍已被趕下了湖,誰知他拿起望遠鏡一看,竟被嚇得呆若木激般愣在那里。映入他眼簾的是日軍的幾十架飛機輪番地轟炸,湖面上凈是日軍的軍艦,增援的兩個師被炮火攔在半路。第十一師孤軍奮戰,被波田支隊攆得四處逃散........

  張奎急調四個師增援,卻如泥牛入海無濟于事。24、25日兩天,反擊失敗。25日晚上,波田支隊和第一o六師團蜂擁攻入九江城。

  蔣介石對日軍在九江登6十分氣憤,連下了三道命令,要張奎奪回九江。張奎是進是退決心難下,他手中的預備隊第四軍,在北伐攻打汀泗橋、賀勝橋時,被譽為“鐵軍”。這是他起家的老本,他估計敵人攻勢太猛,第四軍拉上去恐拍也難以扭轉乾坤。前思后想,他決定不做血本無歸的事,如果部隊拼光了,以后還憑什么來打持久戰?權衡再三,再三權衡,張奎做出決定,不能進只能退。

  26日晚,張奎一聲令下,中隊全線向牛頭山、金官橋、十里等地轉移。

  九江陷落,對蔣介石是個巨大的打擊。他沒想到九江會這么快落入敵手,以后在多次會議上,只要一有機會,他就大罵特罵張奎,就差沒把他的祖宗八代都罵出來。接著,下令由第二兵團司令薛岳接替張奎的職務,讓張奎靠邊站。

  岡村寧次拿下九江,沒再繼續追擊。原因是他的部隊普遍得了霍亂,岡村寧次遷怒于中國的老百姓,下令在九江城內捉拿染病的人。遵照他的命令,九江所有生病的老百姓統統被抓去活埋,無一幸免。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