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第一千三百四十九章文武

熊貓書庫    將血
🔊點這里聽書

  開始了,阿草還是那句話,月底的票大家看著給,等到下個月初,一定要全力支持阿草啊。===23wx=。。。。。。。。。)

  說起來,褚徵的家世并不算顯赫,但也絕對算不得普通。

  褚氏是長安中一個不算大的家族,人丁不很興旺,但也可以說是世代為官,只是族中沒什么人有過太顯赫的職位。

  但據傳,褚氏乃唐時名臣褚遂良的后人,祖籍也在河南。

  褚遂良其人就不細說什么了,雖在武后當政時,下場凄慘,但好像在天寶年間上了凌煙閣,開國名臣之稱實至名歸。

  雖說只是傳聞,但褚姓在漢人姓氏中極為少見,到也不能說傳聞沒有根據。

  褚徵自小便不喜文事,好讀韜略,其父說他,聞圣人言,則昏昏欲睡,聽金戈之音,則精神飽滿,終日不倦。

  褚氏子嗣單薄,又無高官,對族中子弟頗為寬松,褚徵即好武事,長輩也約束,反而請了些教習,教他習武強身,打算等他年紀大些,送入羽林軍中從軍,而天下割據,武人也不是沒有出頭之日。

  后來,羽林中郎將趙石平蜀歸來,建國武監于承恩湖畔。

  數載之間,將國武監從無到有,整治的好生興旺,此時褚徵隨著年齡漸長,也有了自己的主意。

  因為年齡還小,無法成為國武監生員,于是便瞞著家人,混入了國武監童子科。家人后來聞之,多也一笑作罷。

  褚氏子弟,能有著自己的主張,不人云亦云,族中長輩從來都是喜聞樂見。

  于是,在國武監童子科混了幾年,待到成武三年,早已在童子科出類拔萃的褚徵終于正式成為了國武監生員,這時他在國武監中已經呆了四年。

  都說早起的鳥兒有蟲吃,有著這樣的資歷。自然比旁人先走了一步。加之其人度量恢弘,識見皆非凡俗可比,諸般種種,能在國武監生員中有今日之地位。也就沒什么可奇怪的了。。。。。。。

  此時。他把玩著手中這把費勁心機才弄到的風刀。心中有點不舍,但還是大笑著說道:“瞧瞧,這刀乃聶師親制。上有聶師親刻銘文,乃風刀問世之后,第一個出現在世間。。。。。。。。。。”

  “今日,便將此物來做彩頭,望得了它的同窗,不要讓其默默無名才好。”

  堂中眾人,盯著那把寒光閃爍的風刀,有的已經不由自主的吞咽起了口水。

  片刻之后,隨著欽羨之聲,一人已經迫不及待的大聲問道:“即為彩頭,如何比法,還請營正賜教。”

  褚徵環顧左右,儀態昂揚,笑道:“本來,按照咱們國武監的規矩,應該沙盤演兵來決一勝負,但這里器具不很湊手,也耗時日,肯定是不成了。”

  “相互搏擊,乃小戲爾,又傷和氣,吾不取之。”

  “既然說了,是文會雅集,咱們雖然有志軍旅,但總歸都還讀書識字,不曾丟下書本,這般說來,便只能來一次文比了。”

  年輕人們紛紛大笑,有的已經躍躍欲試了。

  不等眾人再次發問,早已胸有成竹的褚徵接著道:“吟詩作畫咱們不成,也不做那些無聊的口頭文章,今日之題目嘛,我也已經想好了。”

  說到這里,褚徵聲音低沉了些,卻更加富有感染力,“諸位同窗,皆我國武監成武三年入讀之生員,說起來,已經在國武監呆了兩個多年頭了。。。。。。。”

  “想來,用不了多長時日,咱們也該各奔東西,去取那功名利祿了,但回想從前,我國務三年諸位同窗,曾在國武監留下些什么?”

  “國武三雄,各個皆乃人杰,國武監五杰,人人皆有故事,咸寧年間國武諸人,英才濟濟,留下了猛虎武勝軍,也留下了國武監講武堂前照壁之上那許多名姓,更留下了國武監門前之石碑。”

  “成武元年,到如今成武六年,幾年間天下風起云涌,金國敗了,西夏亡了,但我國武監生員中,可曾再出現過如國武三雄,五杰之類的人物?”

  說到這里,褚徵語氣中已經帶了憤懣,“如今國武生員中,還有幾人有志于戰陣功勛,還有幾人想著馬上封侯?多數人怕是都想著入朝為官吧?”

  “文武之爭,在我國武監由來已久,咱們今日不評對錯,不論長短,只舒自家胸臆,今日就以此為題,文字不需艱深,淺白最好,文章不需格式,簡短為佳,若有誰的詞句,慷慨激昂,能稍比我國武監監訓者,便是今日頭名。”

  “諸位以為如何?”

  哪里會有什么不好,這里的年輕人,在國武監文武之爭中,都有著偏向,不然也不會聚在此間,他們大多讀書識字,兵書韜略,倒背如流,但圣人文章嘛,只略諳皮毛,可謂志不在此。

  若讓他們寫出什么花團錦簇的文章來,那是難為他們,讓他們吟詩作賦,也是胡扯,但效仿當年江流故事,卻人人踴躍。

  在眾人大聲叫好中,褚徵大步走到上首桌前,揮刀直刺而下,噌的一聲,一刀,已經將桌案刺穿,褚徵松手退后,長刀閃爍,留在案上。

  褚徵大笑,“有本事的,便取了去。。。。。。。”

  樓下眾人,被他所激,頓時一片叫好之聲,褚徵拱手為禮,轉身徑自上了二樓。

  等他一走,便有數人站了出來,顯然早已準備好了。

  “諸位同窗稍安勿躁,馬上便有紙筆奉上,由咱們幾個負監察之責,寫畢之后,送予樓上審評,諸位可有異議?”

  于是,眾人紛紛歸座,開始冥思苦想,到底該如何就此題目,寫出些能打動人心的東西來,一如考試一般。

  褚徵上了樓,抱拳道:“諸位久等。”

  樓上很是安靜,還是楊十四搶先豎起了大拇指,贊道:“褚兄當我吾等翹楚,元慶佩服。”

  其他人嘴角含笑紛紛點頭,顯然,這些家伙在樓上靜聽下面動靜,已然知道樓下發生了什么。

  褚徵搖頭,“可惜趙葵不在這里,不然哪里會有伯當施展的機會?”

  眾人聽到這個名字,一時間都是默然,顯然,眾人雖皆自負才干,但趙葵其人,卻讓眾人盡皆敬服。

  而褚徵口中的趙葵,卻是個蜀人。

  乃蜀國降將,鎮守夔州的大將軍趙方之子,因為進學晚,所以比眾人年紀都要大上許多。

  但趙葵身上卻帶著軍職,是多數國武監生員所不能比擬的。

  趙葵如今更是國武監騎兵科唯一的一位營正,為人謙遜有禮,卻才干過人,不光是在國武監三年的同窗中享有著很高的威望,即便是遍數如今國武監生員,趙葵也是數一數二的人物。

  難得是,這位是一個真正的文武全才,文章做的好,于武事上也有著才能。

  許多人或許會覺得,沒有經過戰陣磨礪,趙葵也只紙上談兵而已,但不管怎樣,你想在國武監中壓住此人一頭,是不太可能了。

  尤其是,其人少年從軍,隨在自己父親身邊,家學淵博,對軍旅之熟悉,如今國武監上下沒人能比得上他。

  而且,這位還算得上是長安人氏,因其父乃蜀國降將,所以趙葵幼年時,曾在長安呆過幾年,如今在長安城中有著府邸。

  因當年戰亂,趙氏一門,遭遇極為慘烈,如今人丁之單薄,真真讓人想起來便是一陣唏噓。

  可以說,就算趙葵不從軍旅,飽食終日,日后身上的爵位也不會差了,更何況趙葵隨著年紀漸長,還展露出了如此天賦。

  提到這人,眾人也是一陣無力。

  國武監文武之爭鬧的再是如何激烈,怕是也牽扯不到這人身上,大將軍趙方的嫡長子,又從來不攙和國武監內的意氣之爭,好像天然便有著超然的地位,和他們這些人,大不一樣。。。。。。。

  而眾人此時也已明白了褚徵召集眾人的意圖。

  大將軍重掌國武監,文武之爭看來也要結束了,這根本不必再說什么,所謂的國武監文武之爭,源于國武監祭酒齊子平,這算是他們的老師,無法評論其人如何如何,但如今齊大人將轉任國子監。。。。。。。

  若是換了旁人來掌國武監,說不定文武之爭還要繼續下去,但大將軍趙石重新回來,便沒什么懸念留下了。

  二十年間,大將軍趙石南征北戰,乃大秦上將,對文官從來不假辭色,前些日更是有著傳聞,在皇長子府中,訓的戶部尚書李吉李大人灰頭土臉。。。。。。。。。

  他們還年輕,對于朝堂中事不太了解,但也很清楚,這對國武監意味著什么。

  果然,等褚徵落座,喝了點就潤潤喉嚨,便道:“開監之日也不算遠了,怕是要有一番變動,叫諸位過來,其實就是想提醒眾位同窗,不要擅自生事,可惜,消息得的還是有些晚了,路途太遠的同窗無法知會,所以還請眾位留點心,到了開監的時候,派人在路上等一等,讓他們都小心些。。。。。。”(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