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第一百八十三章:寧為玉碎,不為瓦全

熊貓書庫    軍閥治世
🔊點這里聽書

  對岸的清軍炮火一停,這些工兵便沖下河道,將木板一塊塊鋪在冰面上,在炮火的掩護下,就這么一路鋪過去。

  突然,清軍陣后突然又響起炮聲,上百發炮彈掉在河道中,河道中的工兵一見不對,頓時全都趴在了地上。

  但依舊有幾十名工兵運氣太衰,直接被這樣的實心彈命中或者擦到,河道中一片血泊,其他工兵在清軍炮擊停后,立刻從地上爬了起來,一些工兵抬著傷兵跑向本陣,另外的工兵則繼續鋪設木板。

  清軍竟然還有火炮!劉恒在高高的指揮車上看著局勢,不由感覺一陣意外。

  掩藏得實在不錯,但暴露得太早了。

  “壓制清軍火炮,升熱氣球矯正諸元。”劉恒命令道,下面的炮兵不用他命令,也知道要做什么——把清軍的火炮打掉!

  那些工兵顯然明白清軍不可能發出第二炮,在清軍炮擊過后又恢復了正常作業,飛快的將木板一路鋪過去。

  這時,陣后的重炮,開始了對清軍火炮的打擊,一頓狂轟濫炸下去,暴露出的清軍火炮還未來得及轉移便大部分報廢在了轟炸中。

  而那些輕型火炮則原地待命,遠處的清軍騎兵被火箭炸得倉皇后退,已經退到了一千六百米外。

  這樣的距離,山東軍的輕型火炮遠遠打不到,火箭也打不到了,只有重炮能打得到。

  之前炮兵營擴編到了3000人,配備200毫米口徑榴彈炮30門,這種重炮重達1000公斤,能發射15公斤的炮彈,射程3000米。

  300公斤重的125毫米榴彈炮220門,射程2000米。

  炮兵營的火炮已經對準了遠處的清軍,此時的清軍被打得毫無還手之力。

  清軍沒有像樣的火炮,更沒有其他的遠程打擊手段,只能被裝備了大量火炮的山東軍進行超遠距離打擊。

  唯有在炮擊下不斷后退,若是他們敢上前,將面臨更加密集的火力。

  火炮,戰爭之神!

  不一會,十幾個熱氣球從炮兵陣地上升了起來。

  這些熱氣球上都綁著一跟繩索,升起的高度足由上百米,在這個高度下,足以不被硝煙給遮擋視線,可以在迷霧中繼續指揮炮兵矯正諸元。

  清軍在遠處驚愕的看著山東軍升起的熱氣球,不明白那些熱氣球是干什么用的,但能浮上天實在讓人感覺——恐懼。

  熱氣球的作用也就是在平原地帶給炮兵矯正諸元,同時用來發傳單什么的。若是在山地、丘陵地區作戰,占領高地便足以為炮兵提供目標位置,只有這種沒有高地的平原地區,需要熱氣球。

  至于用來轟炸,倒是具備這樣的功能,但完全不具備實用姓。熱氣球速度太慢,目標太明顯,載重量太低,移動不便。就算能把人炸中,又能炸死幾個?而且別人也不傻,這么的大東西都飛頭上來了還不跑啊?

  能用的武器實在太多了,各種各樣,稀奇古怪的有許多,之所以大部分無法走上戰場,關鍵還是在于實用姓。

  不論那些稀奇古怪的武器,便是許多看似不錯的槍炮,也因為缺乏實用姓而沒有得到大規模生產和裝備。

  …工兵忙碌了將近十分鐘,終于在兩百米的河道上鋪上了木板,木板一鋪好,劉恒便下令道:“重炮掩護,渡河。”

  “重炮掩護,重炮掩護…”

  “預備…點火”

  220多門125毫米榴彈炮,及30門200毫米榴彈炮在后陣,霎時間發出怒吼,一門接一門的朝著清軍發炮射擊。

  清軍根本不知道防御火炮的辦法,炮彈一從天上落下,馬上又是一片人仰馬翻。

  當火炮技術發展到能多步兵進行遠程打擊時,作戰雙方應都有火炮互相壓制,才能進行抗衡。

  若是一放沒有火炮,那后果是很悲劇的。同時隨著火炮發展到一定程度,步兵無法抵抗火炮的威力,則會躲入戰壕中以求保護。

  并在缺乏突擊手段時,雙方只能不斷的用火炮向敵軍狂轟濫炸,以求奔潰敵人的意志,這樣便進入包圍與被包圍的狀態,形成一圈一圈的包圍,敵我夾雜期間。

  這就是第一次世界大戰。

  清軍的火炮不僅垃圾,他們的騎兵更不適合沖擊山東軍,因為山東軍即有火炮,又有騎兵保護,步兵更有嚴密陣形。

  同時清軍不知道如何面對火炮,在山東軍強大的火炮面前只有深深的無力感。重炮一發威,清軍再次后撤。

  沖上去找死還差不多。

  鎮江的大敗,此刻還讓濟爾哈朗銘記于心。更是在多鐸心中烙下了深深的印記。

  清軍士氣低落,更是造就他們退卻的主要原因。

  與此同時,山東軍開始渡河了。騎兵踩著木板,沖下河道后框框框框的從木板上快速通過。

  這時工兵開始修筑供雪橇通過的通道,在河道上堆雪,把河道弄平整。這樣一來,雪橇就能快速的通過。

  五個騎兵營陸續渡河,很快在對岸集結起來。

  筆直的腰桿,整齊劃一的裝備,整齊的隊形,兩萬騎兵傲立在河岸,注視著遠處的清軍。

  而清軍則稍顯彷徨。

  多鐸在遠處看了,心中一片灰暗和失落。

  “皇上,盛京恐怕不保,宜當盡早前往西域。”阿敏這時突然開口對多鐸說道,多鐸見形勢已不可為,在山東軍的強大兵力下,他們大清國已經不可能戰勝山東軍,沉吟了半響,嘆道:“走吧!走吧!讓族人啟程吧!”

  “是,皇上。”

  阿敏和濟爾哈朗二人聽了多鐸的決定后不由松了口氣,就怕多鐸與山東軍硬抗,此時他們大清國已經元氣大傷,已經經不起折騰了。

  若到西域,還能打下一片疆域。

  而在之前,多鐸已經將滿族一百多萬人集中在了鐵嶺,隨時可以出發,至于其他的族人,一時間還集結不了,也只能丟在遼東了。

  “皇上,盛京的那些漢人工匠如何辦?”這時濟爾哈朗問道。

  “這些工匠是我們大清復興的基礎,將他們一同帶走。”多鐸沉吟了片刻說道,多鐸很清楚這一點,他們滿人根本沒有能力制造他們身上穿的鎧甲和手上的兵刃,若是沒了這些工匠,他們的子弟兵就會淪落到蒙古人的程度。

  他們之所以能戰勝蒙古人,還是因為裝備上比蒙古人更加精良,而騎術方面遠遠比不上蒙古人。

  但這又如何?

  裝備足以彌補騎術上的不足。

  “那些漢人呢?”濟爾哈朗殺氣騰騰的問道:“要不要全殺了?”

  “若是殺了那些漢人,恐怕對面的山東軍會追著我們不放,我們的族人根本走不快,若想被滅族,你就殺吧!”多鐸冷然道。

  “…”濟爾哈朗一陣沉默,問道:“不殺他們便能放過我們?”

  “山東軍對百姓甚是看重,我們大可以此為條件,讓他們不敢派兵追殺。”多鐸卻是看出了山東軍的行為風格,十分重視的百姓的安危,多鐸繼續說道:“我們手上有一百五十多萬漢人,足以讓山東軍止步。”

  但實際上,多鐸手中只有三十多萬漢人,大多漢人都分布在各個農莊,自然不可能在撤退前將這些漢人全部殺光。

  “馬上書信一封,言我大清愿奉還遼東與上國,從此遷移西域不問中土之事,并送還上國百姓一百五十余萬人,望上國止兵戈,放我滿洲女真一條生路,如此則一百五十萬百姓安然無恙,而我滿洲女真亦安然…”

  多鐸立即讓人書信一封,然后送往正在渡河的明軍。

  之所以如此,則是多鐸必須爭取撤離遼東的時間,山東軍的攻勢來得太過突然,以至于根本沒有準備完全。

  再則把那些漢人殺了也沒什么用,明國的漢人還多得是。殺了這些漢人還可能引來山東軍無盡的報復,絕對是毫無所得又會引發諸多損失。

  那邊山東軍剛開始大規模渡河,清軍就派來了信使。

  劉恒看到信時,不由愕然。

  這還沒開始打,清軍便已經要求停戰。

  “遷往西域?拿遼東漢人來威脅我們,笑話!”劉恒看完信,直接揉成團丟到了身后,大聲喝令道:“明曰全線進攻。”

  “是。”

  全軍度過太子河,估計天色就要暗了,因此不宜在繼續進攻。

  但劉恒并不打算接受多鐸提出的條件,清軍此刻已經被劉恒給看透了,什么一百五十萬百姓,只要明曰一個全面攻擊便能讓清軍的鏈條崩斷,到時真能殺光遼東漢民嗎?

  戰爭哪有不死人,為戰者,最忌心慈手軟。

  死上一些人怕什么,最重要的還是把滿清一網打盡,現在已經是冬天,那些滿人也跑不快,正合適全面掃蕩。

  在絕對的實力面前,沒有可能向滿清妥協,寧為玉碎也不為瓦全。

  而且滿清搶了大明那么多的銀子,不叫他們悉數吐出來怎么行。

  …多鐸對自己發出去的信很有信心,認為山東軍一定會就此止步,然后他便能帶著族人前往西域。

  他經歷了幾次與山東軍的大戰,深知山東軍戰力強悍,而且不同以往的善戰明軍,以往所見善戰的明軍都是個別將領所帶的兵馬,數量最多也就四五千人,山東軍的不同之處就在于此。

  山東軍有五六萬,加上收編的漢軍八旗,此次發動進攻的山東軍已經達到將近九萬。

  遼東已經不能待了,退往西域無疑是最好的選擇。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