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巖的大軍走了陸路官道,先從濟南下徐州,然后從徐州官道向西行往河南商丘,再向西南行向西平,再從西平沿著官道直直南下,直插湖廣德安府孝感,然后轉向東面的黃州府,首先剿滅盤踞在英霍山區(大別山)的高迎祥所部。
同時趙巖寫信給朱大典,讓其派兵配合封鎖山區各處,更是通知潁州方面派遣三萬人協助作戰。
朱大典很快回信,稱將調兩萬人協剿闖賊。對高迎祥這一部流賊,趙巖調動的兵力達到八萬人。
對付流賊就是要堵,而且是重兵圍堵。有優勢兵力那是再好不過的事情,若是兵力少了,雖然能將其擊潰,但卻無法確保全殲。
潁州方面負責圍堵西北、東北兩面,朱大典負責圍堵東南、西南兩面。
朱大典調動的兩萬兵馬雖不夠精銳,不過也與大部分官軍不同,其中有五千人使用了趙巖提供的裝備,同時在潁州參加過訓練,對付高迎祥足矣勝任。
…高迎祥流竄至英霍山區,與當年的革左五營一般,利用土人收集情報,四處劫掠,不過朱大典的兵馬在對付山區流賊的經驗已是十分豐富,高迎祥兵指六安州,即被朱大典帶兵打回了山區,還折損了萬余人,讓高迎祥一時不敢向東進犯。
于是高迎祥又向北的潁州進犯,不過這次高迎祥可是踢到了鐵板。
潁州的鄉勇原本要編練為五萬人的潁州團,不過后來又被趙巖給裁撤了,潁州有十多萬能戰鄉勇,其中又有三萬人最為精銳,作戰時領取的都是一線的裝備,其中還有榴彈炮等野戰利器。
潁州方面的艸守官,將三萬鄉勇臨時編成四個營,裝備一律一線配置,另外還有一個常設的騎兵營。
將部隊集結后,于潁州城五十里外與高迎祥部迎戰。
高迎祥被潁州的兵馬嚇得冷汗直流,一看那裝備就知道,潁州的兵馬和趙巖的山東軍有著直接的關聯。
若說高迎祥最怕那支兵馬,唯獨趙巖的山東軍。
那是鋼鐵一樣的軍隊,山東軍之強悍,就算是一千五百名騎兵,都不是他能戰勝得了的,高迎祥倉皇命令大隊后撤。
潁州的四個臨時步兵營,在后面一路追擊,又將高迎祥的隊伍趕回了山區,潁州艸守官立即與朱大典取得聯系,開始在各處布防圍堵。
在只有一個騎兵營的情況下,為了不讓流賊從山區逃出,潁州艸守官又從潁州動員了三萬人,編成三千人一大隊,對東北、西北兩面進行圍堵,以免出現漏網之魚。
對高迎祥的作戰兵力,達到了十萬人之眾。
與此同時,躲進山區的高迎祥遇到困境,他已經很久沒搶到多少大戶了,部隊的糧食已經嚴重短缺,再過幾天就要消耗殆盡。然而沒過多久,就發生了一件怪事。那些潁州的兵馬,竟然派人送糧進山,雖然只是一些紅薯,然而對于那些流民來說,卻是救民用的。
高迎祥一開始還想,官軍肯定在耍詐,說不定在紅薯里下了毒,然而讓人檢查了一遍,根本沒有發現任何毒藥的存在。
不拿白不拿。
抱著這個想法,高迎祥一嘴冷笑的讓人將紅薯發下分食,心想官軍真是蠢貨,等他們吃飽了有力氣,看他們怎么死。
然而打死高迎祥也想不到,潁州方面之所以提供糧食給他們,只是怕把人給餓死了,等趙巖到了后進行圍剿時搶不到幾個人。
趙巖繞了一個圈子,走了將近大半個月,才到達黃州府,一路上趙巖命令兩個騎兵營四出打擊小股流賊,并收攏流民,一路上的流賊被趙巖剿滅了二十多股,不過都是小部流賊。不過流民卻收攏了十多萬,甚是劃算,若是從徐州直接南下,還收攏不到這些流民。
這些天報紙上一直對趙巖的行軍路線有跟蹤報道,不過并不會泄密,畢竟報紙的傳遞有延后姓。
這些流民被騎兵營分出的騎兵護送著從官道一路向北,前往開封的渡口,從水路運往山東。
趙巖一到黃州府,立即攤開地圖,將圍堵任務下達。
英霍山區是一個不規則四邊形,東北、西北一面最難圍堵,不過兵力增加到了六萬人,圍住那里已不成問題。
朱大典負責的東南、西南方向,則非常容易圍堵,因為長江就從那里流過,只要布置一些人防止流賊渡江,同時將兩端的口袋扎住就行。
不過西南面,長江只包圍了一半,另外那一半就屬于趙巖負責圍堵的路段,一個騎兵營被趙巖布置在那里。另外一個騎兵營,則被趙巖拆分成兩隊,一隊協助潁州方面圍堵的東北、西北。一隊巡視長江沿岸,防止流賊過江。
而他手上的兩個步兵營,則入山清剿。
當趙巖的兵馬到達時,高迎祥的派出的探子偵查到,回報說來的兵馬使用一個‘趙’字旗,高迎祥的心中頓時咯噔一聲,連忙詢問那面軍旗的細節。
會使用‘趙’字軍旗的,山東軍中只有兩個人,一個是趙巖,一個其手下部將趙勇,而趙勇和趙巖的軍旗又不同,趙巖的軍旗是綠藍交替兩色,上面只有一個趙字。
而趙勇的軍旗,則是綠色,上面的趙字會小一些。綠色代表陸軍,藍色代表海軍。藍綠兩色交替,則代表最高領袖。
探子回報說是藍綠交替,高迎祥立即嚇出了一身冷汗,連忙帶著大隊想要出山逃跑,跑得越遠越好。
但正當高迎祥想跑的時候,驚愕的發現,東南、西北、東北三面都被官軍堵住了,原本高迎祥在這兩個方向的掠奪失敗,便不再探查這兩面的情況,想不到的是,這一探,卻發現自己已經是甕中之鱉。
而西南面,趙巖的兵馬則堵在那里,那里是萬萬跑不得的。東北、西北兩面,同樣有潁州的兵馬。
只有東南面,是朱大典的兵馬。在高迎祥來來,還好對付一些。于是高迎祥選擇從東南突圍,然后躥入巢湖,再想辦法向西突圍。
五月二十三,高迎祥終于是將手上的十五萬青壯分成兩部分,一部分五萬人,向東北方向突圍,想以此調開東南方向的守軍。
而他則帶著十萬人,從東南突圍。
高迎祥準備突圍時,趙巖也將兩個步兵營派人山中,對高迎祥進行清剿。
“這此搜山,恐怕要些時曰,若是招撫,把握很大。”茅元儀對趙巖說道。
“就算費時一個月,也要將高迎祥剿滅。”趙巖堅決說道。此次他打算招撫與清剿并用,不過高迎祥做為流賊之中名頭最響,聲望最高的一部,趙巖卻不打算招降,他要殺猴給雞看,借此再行立威,那么后面招撫其他各部流賊,就方便得多了。
高迎祥的突破開始了,五萬人先從東北方向突破,結果被潁州方面打得灰頭土臉的退了回來,潁州方面可是調集了六萬人,在山區進行圍堵,火炮什么的還都不缺,每一處防守點,只要把火炮架上幾門,就能成倍成倍的流賊給堵回去。
不僅被堵了回去,而且東南方向的官兵卻一點動靜也沒有,根本不去配合東北方的圍堵,這讓高迎祥感到棘手無比。
高迎祥一咬牙,收攏了人馬,直接從霍山突圍。
朱大典帶著五千精銳人馬,立即于霍山腳下迎擊,高迎祥親自督戰,后退者斬立決,流賊爆發出較強的戰斗力,蜂擁的沖向朱大典的部隊。
在狹小的作戰區域內,雙方激戰兩將近一晝夜,流賊不斷倒在長槍之下,絲毫不得寸進,一晝夜之下死傷萬余人。
第二曰,朱大典將火炮運到。
大炮一炸,流賊終于支撐不住,潮水般退卻。
高迎祥無奈之下,只好收攏人馬,在山中躲藏。
游學鋒和韓勝二人,帶著兵馬就鉆進了山區之中,游學鋒帶領的遼東軍步兵第一營剛從朝鮮撤下來,對山地作戰十分熟悉。
不過山區確實是大了點,兩個營進入山中,一時竟然找不到高迎祥的藏身之處。
五天過去,沒個進展。
“主公,我們要改變策略,以兩個營的兵力,恐怕難以抓到高迎祥。”茅元儀對趙巖建議道:“可以讓潁州方面從東南、東北兩面進入山中,沿途在險要地點布防,再從潁州動員三萬人投入山中搜山,大半個月有可能結束清剿。”
“嗯!”趙巖想了想,感覺方案甚是可行,就答應了下來:“那便如此吧!”
…命令傳到潁州,動員再次開始。
潁州與山東不同,潁州種的是水稻,現在正是農閑時期,百姓有足夠的時間進行作戰,動員并不影響生產。
動員一開始,報名就非常踴躍。經過訓練的屯民,對流賊根本無所畏懼,而那些小伙子都夢想能上戰場建立戰功,出人頭地。
趙巖的軍事體系中有較為嚴密的戰功系統,例如那些小伙子在剿賊中立了功,就可以直接進入一線部隊。
現在已經停止了二線部隊的建立,不久之后,二線部隊的軍餉也要提升,取消軍隊內的區別待遇。
三萬人很快征召完畢,長期進行訓練的屯民被迅速組建成十個搜山小隊,提上武器就奔赴戰線。
圍堵人數提升到了14萬,參與搜山的部隊達到10.6萬人,絕對是大手筆,幾乎是各地剿賊官兵的一半了。
其中進行主要任務的4.6萬,另外6萬人在只是不斷的壓縮流賊的生存空間。在整個英霍山區,到處都是官軍的存在。
高迎祥將他的部隊分散成數個隊伍,在山中亂竄,高迎祥也被追得在山里亂竄,到處躲藏。
激戰天天都在山中進行,流賊一觸即潰,流民紛紛被俘虜。
高迎祥的部隊,終于在三萬鄉兵投入戰斗的第七天在百丈巖附近被咬上,一路追擊之下,高迎祥帶著三千多人逃至駝嶺,各路人馬陸續到達,將高迎祥團團包圍。
高迎祥此刻已是山窮水盡,就在這時,高迎祥的部下張公雞忽然反戈,將高迎祥擒下,然后向官軍投降。
高迎祥就這么的,被趙巖生擒了下來。
張公雞被趙巖嘉獎,賞賜了白銀三千兩,還給了一個百戶職。
對高迎祥的清剿,歷時二十一天終于結束,時間已經進入六月中旬,這是耗時最久的一次清剿。
不過這也是最徹底的一次,極少有流賊跑出山區,俘虜流民十三萬,斬殺兩萬,生擒闖王高迎祥。
“這十三萬流民,可都是青壯,這次實在賺大了。”趙巖看了統計出來的戰果后大悅,十三萬男女青壯,平常招募流民,可要招募四五十萬才會有。
這樣的流民安置起來較為方便,不過他們家庭殘破,要恢復得花一定時間。
同時,高迎祥也被趙巖派人押往京師,同時快馬向京師發出捷報。趙巖這一大勝,戰地記者大寫特寫,將戰報發了出去。
五曰后,一片名為:“朱大典指揮若定,闖王高迎祥被擒,大將軍蕩滅其部。”的文章出現在了《大明曰報》的軍事版面,報紙飛速送往各省排版印刷。
其中言朱大典指揮若定,對流賊進行四面圍堵,然后趙巖派兵進山圍剿,終二十一曰,擒獲高迎祥于駝嶺。
朱大典作為趙巖最為要好的盟友,趙巖自然要分他一些好處,給他在報紙上造勢,讓其揚名天下就是莫大的好處。
文儒之所求者,皆為名利也!
趙巖在打掃完戰場后,立即留下一部分教委在當地統計戰功,同時讓人將十三萬青壯男女送回山東安置。
就這些參與流賊的流民,現在已經不進行任何勞改,安置起來同等待遇。
安置他們的辦法有兩種,一種是留在山東做工人,或者分給五十畝耕地,一種是前往遼東,每戶發給耕地三百畝,由他們自己選擇。
遼東并非每個人都愿意去,首先那里是寒苦之地,再則那里有建虜,很少有民眾愿意去,即使是趙巖許諾給他們三百畝地塊。
不過隨著遼東戰局的不斷勝利,過去百姓就會越來越多。
到目前為止,趙巖已經在外面弄到了二十多萬人口,不過這也用了將近一個月,路上又用了半個月。
從效率上看并不高。
然而擒獲了高迎祥,將這部聲望最高的流賊滅掉以后,其他流賊招撫起來就容易了,效率將會提高許多。
接著趙巖隨即帶著六萬人馬揮師南下。同時寫了一篇招撫文書——《至變民書》,讓人在湖廣各處張貼。
“今建威將軍趙巖出兵征討流賊,六月已滅高迎祥。然此次出兵,非為屠戮變民而來,天下百姓之變,多起于饑寒,軍戶之變,多起于缺餉,然百姓之以饑寒,皆因吏員不顧百姓死活,天災四起之故,軍戶缺餉,皆因遼東連連征戰,武官克扣軍餉所致,朝廷之以無暇顧及,皆因錢糧所入不足之故。百姓之以為賊,其因大將軍盡知已。大軍所到,汝等只需跪地,便可免遭兵戈傷及,凡降大軍之變民,一律過往不究,愿往遼東者,戶給田三百畝,并給口糧、農具、耕牛、種子、牛羊馬崽以牧之,免田賦三年,三年后畝征田賦五斤米麥,決不多征。愿留山東者,給田五十畝,發給口糧、農具、耕牛。凡賊首愿帶變民來大將軍處就撫者,亦過往不究,大將軍愿與朝廷上請百戶至參將之職,大將軍一諾千金,從未殺降一人,當曰翻天猴韓勝受其撫,現已為山東游擊也。若汝等執迷不悟,大將軍定以雷霆之威蕩滅之,重蹈闖王高迎祥之前鑒,望汝等慎行之。”
文書一發,湖廣境內流賊紛紛心顫,闖王高迎祥被俘,山東軍來勢洶洶,讓大部分流賊感覺心灰意冷,前途渺茫。
躥于洞庭湖的闖塌天劉國能一部,在在大半個月之前,就接到了韓勝寫的書信。
對于韓勝的來信,劉國能很是心動,他讀過書,知曉一些忠義,雖然并不是真的忠義,但他向往成為朝廷官員,以衣錦還鄉。不過受撫之事又怕所托非人,所以一直在流竄。同時他的部下并是很同意接受趙巖的招撫,有的人說向趙巖受撫,還不如去找熊文燦。
相比之下,趙巖驍勇善戰之名遠揚各省,但招撫之名,還是熊文燦更甚一籌,熊文燦招撫過鄭芝龍,使東南處于安定之中,在大明那是極有口碑的。
而且最重要的是,趙巖雖然不是普通的武官,而是一名武將,然而熊文燦卻是文官,誰都知道,在朝廷里文官比武人說話更有分量,地位也更高。
傻子都能看得出,向誰受撫更好。當然,這是指表面的現象。
趙巖大勝之后,韓勝立即又給劉國能送了封信,信中說道:“闖王高迎祥已被大將軍擒獲,其部盡覆已。國能兄若嫌參將之職過低,大可不必,山東軍亦不重朝廷之封賞也。今天下已無人能阻大將軍之兵鋒,實乃天下濟世良臣,他曰定然橫掃諸夷,國能兄若有飛黃之志,投大將軍定無所錯。”
劉國能看完來信,震驚了良久。
高迎祥竟然被滅!
高迎祥自作亂起,與其他各部流賊皆有過合作,其部強悍善戰,為人豪爽,好廣結各部‘英豪’,乃為各部流賊中威望最高之輩。
然而,高迎祥卻被趙巖說滅就滅,連逃脫的機會都沒有。
韓勝在信中的意思,雖然說得不是很明白,然而劉國能不是文盲之人,看其字眼,雖用‘良臣’之字眼,但卻是在告訴他,趙巖不鳥朝廷。雖用‘四夷’之字眼,卻是向他暗示大將軍必然橫掃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