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第146章 黃來福又出兵,萬歷帝召黃來福覲見

熊貓書庫    回到明朝做千戶
🔊點這里聽書

  最新網址:www.mhtxs.cc

  一住棉花糖www.mhtxs.cc,精彩。

第146章黃來福又出兵,萬歷帝召黃來福覲見  萬歷皇帝外憨內精,自六歲時便已接觸經典,略知大義。歲登基后日講不斷,博聞強記,舉一反三,可以與講師們談經論道,不失精髓,是個絕頂聰明的君皇。

  在歷史中,他雖長期不上朝,但大明朝每一個角落,每一個人的一舉一動,都逃不過他默默注視的眼睛,他敏銳的目光,穿透了萬里。沒有高明的手腕,他不可能在四十八年中,都穩穩地做他的皇帝。

  他不上朝,不等于不辦事,只相當于將辦公地點從朝堂轉回后宮,開辟了大明版的在家辦公soho一族,即避開了朝臣無聊的紛爭,又有效率地辦了事,理念非常先進。

  日本人的野心,他一眼就看透了,他知道日本人的野心絕不僅于朝鮮,一旦朝鮮滅亡,日本人下一個對付的目標肯定是大明,到時中日必有一戰。既然要打,早打比晚打好,在國外打比在國內打好,因此萬歷帝第一個作出了作兵朝鮮的決定。

  而且就在此時,豐臣秀吉要求琉球,呂宋等地臣服納貢的消息傳來,更是激怒了明朝君臣。萬歷帝對朝臣道:“平秀吉之圖朝鮮,意實在中國。我救朝鮮,非止為屬國也。朝鮮固,則東保遼東,京師鞏于泰山矣。”

  明廷上下,很快形成了“迎敵于外,毋使入境”的共識。

  萬歷二十年七月,大明向朝鮮派出第一支援軍。由遼東游擊史儒率領騎兵二千為前鋒,副總兵祖承訓率騎兵三千繼后。

  在遼東巡撫郝杰身旁,朝鮮使節李德馨屢次上書大明朝堂,請求出兵,并在巡撫帳下日夜痛哭不走,郝杰感其忠義,又接到朝廷的命令,便急令祖承訓出兵。

  不過這里事情出了一些問題,領兵的二人,不論是史儒還是祖承訓,都對日軍不了解。當時明軍過江后,朝臣柳成龍歡天喜地地在鴨綠江邊迎接祖承訓,不過隨后他發現祖承訓兵力太少,便對他道:“倭兵戰力甚強,望將軍謹慎應對。”

  祖承訓答道:“我曾以三千騎兵大破數萬蒙古兵,小小倭人,何足道哉?”

  祖承訓原為李成梁家丁,隨同李成梁四處征戰,勇猛善戰,確實有自傲的本錢,不過他不明白,當時日軍非常精銳,是遠比蒙古人更為可怕的對手。

  事實的結果,遼東游擊史儒率領的兩千騎兵行進到平壤附近,由于道路不熟,誤中日軍埋伏,又逢大雨,火器無法發揮作用,結果全軍覆沒,史儒戰死。

  而隨后而來祖承訓率領的三千騎兵,先是因為天雨馬蹄紛紛潰爛,加上祖承訓領兵輕率進入平壤城內,被七百日軍鐵炮手伏擊,明軍死傷兩千余人,祖承訓大敗而歸!

  消息傳回,明廷如炸開了鍋一般,群情激昂,紛紛要求大明出重兵遠征朝鮮。豐臣秀吉聞訊,則是欣喜若狂,他認為明軍的實力正如他所了解的那樣,根本不堪一擊,日本國內也是精神大振。

  八月,以兵部右侍郎宋應昌經略備倭軍務,總領抗倭事宜,并詔天下督撫舉將材。

  十月,令還在回家路上的李如松總理薊、遼、保定、山東軍務,充任防海御倭總兵官,為東征提督,總體負責軍事。由其弟李如柏、李如梅,還有平寧夏時表現良好的黃來福同為副總兵官,一同開赴朝鮮。

  最后,大明從全國調集了四萬多精兵,主要為:遼東鎮騎兵一萬。宣府鎮,大同鎮各選精騎八千。山西鎮選精兵三千。薊鎮,保定各選精銳步兵5千。江浙選步兵3千。最后是四川副總兵劉綎率川軍5千,做為后續部隊向朝鮮進發。

  在裝備方面,遼東鎮,宣府鎮和大同鎮的騎兵們備有輕甲、馬刀和長矛,同時也備有火銃。薊鎮、保定的步兵則來自明軍的神機營,以火銃和火炮為主要武器。江浙兵擁有豐富的抗倭經驗,熟悉戚繼光傳下的鴛鴦陣。劉綎的川軍多年來一直與西南夷族作戰,山地作戰經驗豐富,而且擁有一個車炮營。

  至于山西鎮,黃來福的兵多為馬上步兵,要作為騎兵使用,也不是不可以。

  兵部軍令傳下后,于農歷十一月二十四日傳到五寨堡,黃來福緊急動員起來。黃來福本來就熟知大明歷史,又有筆記本電腦可以查閱資料,所以他早料想到了此次戰事。

  他也知道兵部極有可能還會讓他出兵,因此他從寧夏鎮回到五寨堡后,并沒有解除原來的軍備狀態。因此短短數日,他便做好了出兵的各種事宜準備。

  相比于出兵寧夏,此次黃來福從來福營及鎮虜營選出了三千戰兵,而為了爭搶出兵的名額,各兵又是打破了頭。

  由于從山西鎮五寨堡,到朝鮮之地,行程超過二千里,而且到期時間緊,所以黃來福讓戰兵們每人配雙馬,以加快行程,他現在有的是戰馬,所以馬匹不是問題。而且是在朝鮮與日本人作戰,當地多為山地,所以馬匹不再披甲,僅以戰兵披輕甲。又抽調輜兵輔兵兩千人,領二千多馬騾車輛,隨同后勤。

  戰兵們的裝備方面,還是一半火銃兵,一半冷兵器戰士,每人披鐵甲。此外還帶上五十門虎蹲炮,用馬匹馱伏。至于輔兵們,則是每人配上腰刀。

  在楊小驢的強烈要求下,此次黃來福的三百家丁們,由他來帶隊。

  算上戰兵,輔兵,家丁們,事實上,黃來福此次共出兵五千三百人。

  在后勤方面,黃來福還是與商賈們合作,由他們為自己軍隊供應糧草,在前些日的黃來福出征寧夏時,與黃來福合作的商賈們個個都是賺得盆滿缽滿,因此黃來福一放話,都是人人踴躍。特別是渠家,現在與黃來福關系大不相同,更是最積極的響應。

  老規矩,出兵在外作戰,士兵們糧餉都是雙倍。再算上戰時損耗的軍器支出,事后的賞銀支出等。特別是數千匹馬吃的糧食草料更是個天文數字,黃來福估計此次自己沒有二十萬兩銀子不能下來。這讓他有些肉疼,得想個什么法子,從別人身上撈回來。

  萬歷二十年十一月二十八日,公元1592年12月31日。

  清晨!

  這天是黃來福領兵出征的日子,就算天氣刺骨般的寒冷,零下多少度,各人都要將自己的身子頭臉包個嚴嚴實實。但還是阻擋不住五寨堡軍民們火一樣的熱情。

  在人山人海的送別人潮中,黃來福拜別了自己的父母妻兒,拜別新納不久的小妾渠秀荷,逗弄過剛出生不久的三個新兒子黃二郎,黃三郎,黃四郎,一馬當先,策馬而去。

  跟在他身后的,是如云的旗幟,數千精銳的戰士。

  此外,在大軍身后,還有滾滾的商隊車馬,此次出征,看來是要在外面過年了,不過有錢賺,對商賈們來說,在外過年又有什么要緊?

  相比前一次,這次黃來福不再讓大軍步行,每日都是策馬行進,并且讓馬匹輪流馱伏盔甲兵器等。雖說這樣很損耗馬力,同樣為了讓馬匹保持體力,需要消耗大批的糧草,不過加快了行軍的步伐,這也是值得的。

  大軍行進的路線是先由五寨堡到太原,再從石家莊,保定府等地到京城,再從京城到遼東。一路過去,大多沿著驛道而走。由于途經的都是繁華之地,所以補給容易,只要白花花的銀子使出去,那些商賈們,就會樂顛顛地將大軍需要的糧草準備完畢,完全不用黃來福操心。

  當然,這樣的結果就是黃來福隨軍運著的銀子如流水般花出去。

  大軍一路而過,沿途留下了許多故事。路過太原時,當地軍民更是對五寨堡軍隊的軍容吃驚不己,早聽說過五寨堡軍隊的威名,果然是軍容強悍,名不虛傳,不愧為虎狼之師的稱號。

  不過長途行軍,慢慢的,軍中也有些軍士馬匹生病掉隊,這些人馬,都由當地的官府收留,養好病后,隨后追趕,黃來福己經留下了足夠的銀子。

  十三日后,五寨堡大軍來到了北京城外,這天是萬歷二十年十二月初十日,公元1593年1月12日。

  北京城為大明的都城,天子腳下,首善之地,人民的生活一向安逸富足。雖然這些年來城外流民漸多,不過并不影響他們的生活節奏。

  不過這些日來,由于經略宋應昌大人奉諭出師,往朝鮮國剿倭寇。那些京師的留戍軍紛紛調動,一隊隊的人馬出德勝門,街道上的步伐聲和馬蹄聲晝夜不絕。

  開始眾百姓心中還有些緊張不安,不過時間久了,大家也就習慣了。皇城邊上的棋盤街中,還是那樣的繁華,城中各茶肆戲樓中,還是那樣的熱鬧。不過茶肆中的說書先生,近日來的說書內容,多了許多斬殺倭寇的內容,特別是戚爺爺在江南痛殺倭寇的事跡,更是廣受市民們的歡迎。

  此外,本朝中的各勇將事跡,也是市民們喜歡的內容。比如那個有著糧神之稱的山西鎮副總兵官的事情,什么他在五寨堡斬殺多少胡虜了,在寧夏城外又殺死多少虜賊了,都是讓市民們聽得津津有味。他們都說,有了李提督,黃將軍這樣的勇將援兵朝鮮國,定讓那些倭寇們有來無回。

  在這樣的氣氛中,黃來福領著大軍來到了京城腳下。不說當地軍民驚訝的圍觀,哪來的一只軍隊,竟比京軍還精銳。后來看旗號,原來是那只山西鎮的軍隊,加上軍隊后面跟著的龐大商隊,更是讓京師眾百姓們好奇地圍觀,眾說紛紜。

  黃來福與當地的留戍軍交換了公文,商賈們也趕緊聯絡當地商人,為大軍補充糧草,并和當地商人交易,不用說,他們帶來的五寨堡商品,都是非常的受歡迎。

  黃來福駐軍城外,打算休整一日,再領軍繼續上路。

  正在這時,一個太監領著幾個錦衣衛來到他的軍營外面,傳下了旨意,萬歷帝要召黃來福覲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