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紅星照耀中國第六七九章安丘事變(一)
第一卷紅星照耀中國第六七九章安丘事變(一)
重生之紅星傳奇豫西山人 就在劉一民開始行動、準備攻日軍之不得不救、誘敵重兵集團南下的時候,魯中安丘西南山區厲文禮部卻形勢不穩了。[]
日軍占領濟南后,日軍濟南特務機關長大橋熊雄領著他的一幫子特務回到了濟南。
這大橋熊雄,不但狡猾兇殘,而且性格堅韌,想干的事情非要努力干成不可。
上次八路軍攻占濟南,寺內壽一秘密授命喜多誠一通知濟南的特務機關撤退,算了是救了這幫狗特務的命。重新回到濟南后,大橋熊雄一心報復,恨不得把山東的殺光殺凈!但是濟南的情況兜頭潑了他一盆涼水,偌大的城市,竟然空空蕩蕩的,不要了,連小商小販都跑的無影無蹤,想隨便找個人殺殺都辦不到。
這個時候,大橋熊雄想起了岡村寧次指揮第二師團進攻冀魯邊時下達的命令,當時他還覺得岡村寧次純粹是啰嗦,和支那老百姓客氣什么,不燒殺搶掠的話大日本皇軍來中國干什么?到了現在,面對著空空蕩蕩的濟南城,大橋熊雄才明白了岡村寧次的高明之處,沒有人,占一座空城有什么用?
大橋熊雄給華北方面軍特務機關長喜多誠一發了封電報,電報上說,濟南的老百姓全跑了,美麗的濟南城猶如死城。必須得向杉杉元司令官建議,約束軍紀,在老百姓心目中樹立皇軍的形象,吸引老百姓回城。不然的話,濟南城作為城市的功能就喪失了,純粹是一座兵營,而且還是一座沒吃沒喝的監獄一樣的兵營。
大橋熊雄在電報中重彈以華制華的老調,說是滿洲國之所以現在治安如此穩定,關鍵就在于推出了溥儀這個兒皇帝,重用了一大批中國人組建各級政權、軍隊和治安機關,讓滿洲的老百姓知道他們是在皇帝的統治下,而不是在大日本帝國的統治下,這樣老百姓的反抗心理不重,那些抵抗分子很難在老百姓中間尋求到支持。山東目前的局面很糟糕,路軍已經在老百姓中生根,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最主要的就是因為皇軍在山東沒有找到有威望的中國人做朋友。象馬良之流,名聲太臭,不但幫不了皇軍,還容易敗壞皇軍的形象。要想徹底鏟除路軍的勢力,必須按照滿洲國的作法,找出老百姓認同的人,幫皇軍治理山東,以中國人來對付中國人。[]
大橋熊雄電報上說的話可以說是廢話,小鬼子在策劃盧溝橋事變前都是這樣干的,象冀東的殷汝耕,早早地就被小鬼子網絡了,山東的馬良也是這樣。小鬼子不是不想找出有威望的人來當漢奸,問題是也得人家愿意才行啊!只要稍微有點民族氣節,誰愿意讓祖宗八輩蒙羞、讓子孫后代丟人啊!象閻錫山,小鬼子戰前都拉攏誘惑,使盡了手段,但閻錫山就是不敢當漢奸。而且現在還領著晉綏軍與小鬼子打仗呢!
雖然是廢話,但也確實是解決山東問題的一個根本性辦法。因此,喜多誠一接到大橋熊雄的電報,直接就去找杉杉元了。
杉杉元是日本侵華政策的主要制定者之一,也是侵華戰爭的主要發起人之一。所謂的以華制華,也都是出自于他和他的同僚之手。這老鬼子,雖然被從陸相位置上踢了下來,當了倒霉的華北方面軍司令官,但考慮問題的層次高,都是戰略意義上的問題。
杉杉元老鬼子做夢都想著多弄出來一堆漢奸幫他打八路軍,喜多誠一一報告,杉杉元就連聲喊喲西,說是這個工作必須盡快進行。要物色一批有威望的中國人出來替皇軍工作,要拉起十萬、二十萬甚至一百萬、二百萬的治安軍,協助皇軍對付八路軍。
喜多誠一聽的頭疼,覺得杉杉元大將考慮的太遠大了,眼下最要緊的是如何在山東建立起基層政權和治安軍、警備隊,幫助皇軍控制山東。說什么拉起一百萬、二百萬的治安軍,有那么多武器彈藥么?
喜多誠一忍不住提醒杉杉元,當務之急是在山東尋找有威望的中國人出面組建政府,為皇軍征糧收稅,對付土八路。至于擴大治安軍規模的事情,可以緩一緩。
杉杉元嘲笑喜多誠一戰略地不懂。嘲笑完,杉杉元當即口授電報,建議大本營加快與蔣介石政府的秘密談判,如果蔣介石執迷不悟、拒不投降,應盡快啟用汪精衛,由汪精衛出面組織統一的中央政權,把華北的王克敏中華民國臨時政府和南京的梁鴻志的維新政府合二為一,加強對占領區的統治。
口授完電報,杉杉元對站在一邊目瞪口呆的喜多誠一說:“喜多君,軍紀的事情我會命令各部隊注意的,不過僅限于那些對大日本友好的地方。[]山東地方政權的事情有你和第十二軍司令部負責辦理,拿出具體計劃。這一次,一定要找到老百姓都信服的人來幫助皇軍控制山東。”
喜多誠一暈暈乎乎,他想不到大橋熊雄一個簡單的電報,竟然引起司令官的高度重視,進而要啟用汪精衛來組建統一的中央政權,一腳踢開王克敏和梁鴻志。看來,司令官閣下就是司令官閣下,這見識、謀略比自己要厲害的多了!
暈暈乎乎的喜多誠一說了哈伊后,回到了自己的辦公室,給大橋熊雄發了回電,要他制定具體的方案,不能泛泛而論。拉攏什么人、付出什么代價,要計劃翔實,迅速上報。
大橋熊雄接到電報后,仔細考慮一番,把目標鎖定在了第八專區專員、保安司令厲文禮身上。道理很簡單,厲文禮有人有槍,是系統在山東最大的一股武裝了。根據情報,厲文禮本人對沒有好感,曾經親手抓捕處死過三任濰縣縣委,只要他愿意與皇軍合作,必定有對付土八路的辦法。而且,厲文禮的官聲不錯,在濰縣辦了許多實事,有號召力、影響力。讓他出面,比馬良之流官聲極差、壞事做絕的家伙更有人望。還有一點,那就是前期已經在厲文禮部做了大量工作,厲文禮手下的個別干部已經和自己派去的特工聯系上了,有工作基礎。
大橋熊雄迅速給喜多誠一發去了電報,計劃策反厲文禮。
喜多誠一比大橋熊雄還狡猾,看完電報,在地圖上找到了厲文禮部所在的安丘西南山區的準確位置,然后又找到華北方面軍參謀長山下奉文和副參謀長武藤章研究了半天,最后決定批準大橋熊雄的計劃,策反厲文禮。具體行動方案由大橋熊雄和現在駐守濰縣的第三十二師團師團長木村兵太郎中將制定,并負責執行。原則上采取一文一武兩手準備,誘降不成,就調集部隊打垮厲文禮部,將其俘虜,逼其就范。
山下奉文對誘降厲文禮一事非常重視,認為只要厲文禮一投降,就可能帶動殘存在山東的武裝力量投降。這些人如果當了大日本帝國委任的山東各級官員,他們的部隊如果成了山東治安軍,比那些被劉一民消滅了的流氓無賴、沒落軍閥要強的太多太多。只要皇軍及時訓練他們的部隊,招兵買馬充實力量,他們就會成為皇軍的得力臂助,比馬良的治安部隊戰斗力不知道要高出多少倍。
山下奉文考慮的另外一層意思,是厲文禮所部都是土生土長的山東人,很容易摸清八路軍的情報。只要該部投降,日軍就等于在山東多了無數雙眼睛,日軍再和八路軍作戰,就不可能再向縣長這樣,盲人瞎馬,步步被動。
正是基于這樣的考慮,山下奉文親自給第三十二師團師團長木村兵太郎發報,要他務必配合大橋熊雄,完成誘降厲文禮的任務。
有在厲文禮不活動的特工做眼線,又有華北方面軍的大力支持,大橋熊雄就帶了一群特務去了濰縣,開始策反厲文禮了。
元月31日這天,山東省政府第八區專員、保安司令厲文禮一大早就心煩的不行,坐在司令部里悶著頭抽煙。
厲文禮自從放棄濰縣、逃到安丘西南山后,好不容易站住了腳,結果日軍第二軍司令官西尾壽造抓住臺兒莊會戰前的間隙,集中力量對山東占領區實施第一次重兵圍剿。日軍第十六師團對魯中南山區展開了拉網式的掃蕩,所到之處燒殺搶掠、無惡不作。厲文禮的部隊都是民團性質的,還沒有來得及完成整訓,就遇上這么大規模的日軍掃蕩,部隊損失將近二分之一。好不容易熬過去了,八路軍教導師主力又大舉進軍山東,很快就控制了沂蒙山區。雖然八路軍對他比較客氣,并沒有繳槍整編,但是他的活動范圍、控制區域卻被大大壓縮,這讓他心里非常不舒服。在接下來的事情不用說了,八路軍消滅了第八師團,引來了日軍重兵集團第二次洗劫山東,厲文禮所部再次遭受打擊。好不容易等到劉一民施展牽牛戰術,把鬼子重兵集團引走了,厲文禮剛想把自己的第八專區好好整頓一下,擴大勢力范圍,結果八路軍主力又回來了。雖然厲文禮當時不知道八路軍主力隱蔽在魯東南和泰沂山區,但是有一點他體會的很深,那就是派糧派款不容易了。直到考斌之團被日軍幾乎全殲、八路軍發起膠濟路戰役,厲文禮才如夢初醒,原來自己身邊的路軍實力壯大到了如此大的地步。
厲文禮這個人啊,有文化有膽識,軍事民政都來得。膠濟路戰役結束后,八路軍曾經派人來找他,想請他參加魯中根據地的建設工作,擔任魯中行署的副專員,或者是參加山東抗日民主參議會的工作。這本來都是為了團結他一起抗日的好事,但厲文禮知道自己雙手沾滿人的鮮血,極端仇視,不愿意參加的抗日民主政府,而且指責路軍違犯國家政令、私自建立政權。但指責歸指責,厲文禮心里明白,這八路軍教導師不好惹,自己不是對手,不能撕破臉。一旦撕破臉,很可能會被八路軍繳械,而且還會被安上一個破壞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罪名,那可是誰都救不了自己。因此,他也僅僅是口頭指責了幾次,行動上不敢有半點對八路軍不禮貌的舉動。
沈鴻烈到濟南后,與厲文禮聯系上了,還給厲文禮增加了“中央別動隊總隊膠東支隊司令”的新官銜,這次泰西戰役結束,八路軍主力經略魯南,正在魯南張里元處的沈鴻烈又給厲文禮加了一項三青團魯東區指導員的帽子。按理說,接連加官,厲文禮心里應該高興才是,但實際上厲文禮現在心里煩的很,因為這些都是虛的,自己的人馬太少了,既惹不起小鬼子,也惹不起八路軍,純粹是在夾縫中求生存,說不定哪一天就被吃掉了。
厲文禮現在心煩的原因還不只這些,眼下日軍勢大,重新占領了膠濟路沿線各縣城。八路軍雖然取得了泰西戰役勝利,但是從日軍奪回津浦路的情況看,八路軍主力在此南撤,撤到哪里去了,誰也不清楚。厲文禮本想抓住這個機會,把第八區的干部訓練班辦起來,給各部隊補充兵員,但是一了解情況,讓他有點心灰意冷,年輕人都愿意當八路軍、縣大隊,沒有人愿意參加的保安部隊。要想擴軍,就必須得采取的辦法,拉壯丁。
要知道,厲文禮開始組織部隊的時候,八路軍尚未挺進山東,當時厲文禮是登高一呼、應者云集,很快第八區的幾個縣都拉起了保安團。那可是清一色的昌濰子弟!現在由于八路軍的出現,加上八路軍建立的地方政權,厲文禮部竟然需要靠拉壯丁來補充兵員了,這讓厲文禮異常憤恨。!!!
玄幻書屋重生之紅星傳奇第一卷紅星照耀中國第六七九章安丘事變(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