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第979章 惡俗稱號

熊貓書庫    調教初唐
🔊點這里聽書

  能在長江以北之地,看到如此風光,即使是我,也不由得拍了拍欄桿:“好景致,呵呵,這些日子以來,都沒有好好的欣賞一番曲江的景致了。”

  邊上,駱賓王笑道:“誰讓東主你俗務纏身,若您真愿意放下,怕是您想在此流連終老,也是可能的。”駱賓王望著曲江的水色山光,帶著一絲絲傷感和惆悵,嗯,駱賓王雖然不過三十余歲,不過,卻已然華發早生,兩鬢沾霜了,看起來顯得相當的蒼桑,不過,同樣充滿了一種氣質,或許,這便是這個時代的文化人的風骨吧?

  “觀光兄,怎么了?郁郁如此,非日常之灑脫。”我輕笑了聲,緩緩地道。

  駱賓王也學我一屁股就跌坐在亭中,搖晃著手中的折扇:“不過是有感而發罷了,想駱某年少成名,自負一身才華不遜于他人,豈料而立之年,卻連科舉都不曾中,若不是得公子看重,豈能有駱某之今日?呵呵,能以一身之本領傳授以這些年輕熱血之士,看著他們漸漸成材,倒也欣慰之至。”

  “廉頗七十,尚能飯否?觀光兄年紀未到不惑,何須如此?觀光兄若是有意功名,怕是當個狀元,也是成的。”我大笑道,對于駱賓王的態度,令我有些難過,這不能怪他,只能怪大唐過去的科舉體制害人,至少,應試十余次,家財散盡,最后連個功名都未得的駱賓王,就是一個最典型的受害者,別的不說,憑駱賓王的才華,不敢說入閣為相,可是擔當守牧一方的州刺史絕對是綽綽有余。

  駱賓王搖頭苦笑了兩聲:“造化弄人爾,若是早上三五年,說不得駱某也隨天下士子一塊兒踏上這條道了,可是如今,看得淡了,倒覺得為人之師,專研學問,反而更讓自己覺得舒坦,當了官,光是那些人際關系,想著就頭多疼上幾分。”駱賓王說到了這兒,轉臉沖我很是嚴肅地道:“要怪,都只能怪房二公子你誘騙駱某了。”

  駱賓王此言一出,我與他不由得相視大笑了起來,說實話,憑駱賓王那孤傲的性格,實難以與那些勾心斗角的官吏相處,不過,他倒是一名相當優秀的教師,在學問的研究上,還有在教育上的耐心,是我見過的大唐人中,最具備教師才華的一位大才子。

  說不定,后世評論的唐初四杰中對于駱賓王的介紹將會除了詩人之外,還加上一個教育家的稱號,嗯,至于本公子,說不定到了百十年后,已經跟孔子老子孟子墨子等人蹲一塊吹牛打屁去了,至少這種普通用到耳朵起膩的唐初四杰、香港四天王、江南四才子一類的惡俗稱號,咱不沾也罷。

  “想想書院成立之初,咱們這些人,是讓那些著名的大儒、學術大家牽著鼻子走,險些兒就頂不住了,可是到了如今,呵呵,這局面可就轉了過來,那些個老夫子,反倒還是跟咱們學起如何授課,如何提高學生們學習的興趣起來,這一點,怕是駱某覺得最得意的事兒。”駱賓王一臉眉飛色舞的,我也感慨地點了點頭,是這個道理,當初那些老夫子雖然屬于是外來人員,可畢竟在大唐文壇學浸淫了這么多年,文學底子厚,威望夠高,他們的課是最受歡迎的,使得這些老夫子一個二個一臉得色,甚至有些老夫子還在私下里言語,認為本公子不過是自取其辱,掏錢來干虧本的買賣。

  可是幾個月之后,數學、醫學、天文物理方面由抽象結合實際,采用互動模式教學以來,漸漸地,學生們越來越覺得,學習原來也能如此快活,如此的輕松,而且,自己的疑惑總能得到解答,比起老夫子們來,這些年輕的教師給他們的幫助更大,于是,本公子的學派學說漸漸地占到了上風。

  正與駱賓王愉快地聊著書院的發展,還有各門學科之間的互補和互助性的當口,卻看到閑云領著一位腰挎橫刀的大內侍衛正匆匆向著這邊奔來,“咦?該不會又有啥事找我吧?”我不由得下意識地脫口言道。

  駱賓王瞇著眼瞅了瞅,不由得笑了起來:“不找您,難道還找駱某不成?看樣子,又是陛下差人來喚你了。”

  這時候,閑云遠遠地就喚了起來:“姐夫,陛下差人來找你,讓你快些去宮里。”嗯?難道出了什么事不成?聽到了閑云急促的聲音,我不由得站起了身來,向駱賓王告個罪,快步順著水廊而迎過去:“怎么了,有什么事嗎?”

  “下官見過房大人,奉陛下令,請大人速速進宮議事。”這位隨在閑云身后,衣衫盡濕,滿頭是汗的大內侍衛朝我抱拳行禮之后壓低了聲音道:“至于是什么事,下官確實不知。”我點了點頭,旋及又想起了一事:“太子殿下可在?”

  這位大內侍衛點了點頭:“太子殿下正與陛下在一塊,今兒一大早,殿下就匆匆地趕來了,也不知道有什么大事,跟陛下聊了一早,隨后,陛下就差下官來喚大人,下官原本趕到了渭南,一問才知道大人已然到了曲江書院,這才匆匆趕來。”

  聽了這話,我松了口氣,李治沒事就好,因為我瞅見了大內侍衛累成這樣,還以為宮里邊發生了什么大事,現在總算是知道這位可憐的侍衛竟然跑了兩百來里路,可憐的,不過這也怪我不得,我總不能一路行來,撞上個人就說本公子要去哪去哪,別人不把我當神經病看才怪。

  趕到了大內皇宮,而李叔叔正跟李治還有我父親和高士廉高老大人、馬周、長孫陰人等皆齊聚于棲鳳閣內,李治正焦頭爛額地應付著諸人的提問,怎么瞧都像是一幫子老先生正在考教李治的學識。

  待李治聽到了腳步聲,一回頭,瞅見是我匆匆地步入了殿門,那表情,就跟見到了救命恩人一般,只差連滾帶爬地竄過來,高呼主公救我了。

  “微臣房俊,見過陛下,見過諸位老大人。”我也懶得理會李治,恭敬地朝著李叔叔和諸位老大人問安。“師尊您總算是來了,父皇,兒臣所知道的一切不過都是師尊偶然提起的一小部份而已,那些詳細的情況,您還是直接問他最為合適。”李治很是殷切地把我拉坐他的身邊,那樣子,就差拿腳把我頂他跟前去當擋箭牌了。

  李叔叔眼睛很亮,不止李叔叔,蹲在跟前的老大人們,看得出來,他們同樣處于小宇宙爆發的邊緣。“賢婿,你說這些東西,能讓我大唐帝國的所有語音變得一致,統一全國的語言標準?”李叔叔一把拽住了我,另一只手不停地戳著桌案上的一張紙,紙上,是昨天本公子胡亂寫下來的幾個聲母和韻母。

  奶奶的,邊上,李治嘿嘿嘿地沖我不好意思地干笑,怪不得一早起來,就沒了這家伙的身影,趕情這家伙是竄長安請功來了,可惜讓李叔叔拉來了一票學識淵博的大唐著名學者圍攻,這家伙也不過是人云亦云,沒多少墨水擺顯,到了最后不得不坦白師承于本公子。所以,李叔叔這才讓人來喚我宮中相會。

  “算是吧,其實這些也不過是小婿在看到了東漢的經學家、文字學家許慎編寫的《說文解字》之后,才有了一種近似的想法,既然這位許慎先生能將我華夏文字之字意統一,為何我大唐盛世不將全國的語音進行統一呢?”本公子現如今可不像當初,做事之前,至少得想出一個理由,或者說是考慮該用什么來做借口。

  比如這個東漢的《說文解字》,就是我借來思考校準全國語音的理由之一。這書奇書是中國第1部系統地分析漢字字形和考究學源的字書,也是流傳最廣的中文必借工具書。同樣也算得上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字典。

  《說文解字》幾乎包含了華夏民族流傳至漢時的所有文字,而且,其解釋詳盡,怕是后書的什么《XX大字典》都沒法子比,要知道,這可是許慎,憑一已之力編撰而成的,學術界,更是流傳有“五經無雙許叔重”之贊。

  如果能在教育學生的時候,采用漢語拼音,來對漢字進行拼讀,讓全大唐人都能使用相同的語言,可以想見,那將會是怎么樣的一種場景?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