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離亂篇第二十三章靈活作戰(二)
第二十三章靈活作戰(二)
在射擊了十幾分鐘之后,官道上的清軍己經傷死一片,有不少清兵都跳下官道,躲進官道兩側的樹林叢中,也有一些借著死在官道上的同伴尸體作掩護,就連陳泰這時也貓著腰,躲在自己死去的戰馬身后。總算是免強得到了暫時的安全。
但就在這時,中華軍向清軍發動了全面的進攻。士兵們紛紛從隱藏的掩體后面跳出來,舉著上好刺刀的火槍,大聲喊著“沖啊!殺啊!”的聲音,向清軍沖殺了過來。
有的清兵見了,也趕忙起身,準備迎戰,但剛一透頭,就會遭到一陣亂槍射擊,或者是一顆手榴彈扔過來,然后“轟”的一聲,被炸死一片。雖然說這個時代的火槍在進攻中的作用有限,但和清軍的新軍相比,中華軍在進攻中使用火槍的經驗可要豐富得多,加上又有手榴彈一起配合使用,只要不是攻堅戰,依然還是可以最大限度的發揮各種火器的威力。
清軍又遭到一輪打擊之后,中華軍的戰士們也都沖到清軍近前,和清軍展開了白刃作戰。在這里伏擊清軍的中華軍是第九軍第十四師,論兵力己經在清軍之上,而且清軍又是遠路而來,不僅早己累得精疲力竭,隊型也被拉成了長長的一條,剛才又遭到中華軍一陣打擊,在這幾層因素之下,拼起白刃戰來,清軍也跟本不是中華軍的對手,被中華軍一個沖鋒,就打得清軍四分五裂,隨后無論是單人作戰,還是小組配合作戰,清軍都被打得一敗涂地。
戰斗僅僅只進行了一個多小時就結束了,趕來救援濟寧州的八千清軍當場陣亡三千余人,另外有四千余被俘或投降,逃跑的清軍不足千人,而清軍的主將陳泰,也成了中華軍的俘虜。而中華軍僅僅只陣亡了一百六十八名士兵,另外有二百多名士兵受傷。
擊敗了清軍的援軍之后,第九軍立刻又向濟寧州發動了進攻。其實清軍在濟寧州根本就沒有多少兵力駐守,中華軍一直留著濟寧州沒有攻取,不過是為了吸引清軍的援軍,現在清軍的援軍己經被消滅了,自然也就不用再留著濟寧州了。
進攻濟寧州的戰斗十分順利,因為城里根本就沒有什么抵抗之力,中華軍毫不費力的就登上了濟寧州的城頭,驅散了少量的守軍,打開城門,放大隊人馬進城,就在當天,第九軍連打了兩個勝仗,擊潰了清軍的援軍,又占領了濟寧州。
隨后第九軍的軍長馮進又命令第四旅渡過運河,奪取了嘉祥、巨野兩縣,和起義軍匯合。又命令第十四師,立刻揮師北上,進攻汶上、寧陽兩縣,為下一步攻取兗州做好準備。
濟寧,巨野失守,也表示山東西南地區門戶大開。清軍精心構筑的濟南兗州防線,己經岌岌可危了。
匯合了起義軍之后,馮進也接見了起義軍的幾名首領,對他們舉義反正的行為給予了很高的嘉獎,并且將這一戰中奪取的清軍武器、盔甲全都送給起義軍,并且留下第四旅的一個團,在濟寧州駐守,另一個團則配合起義軍一起,收取山東西南各地。隨后馮進又帶領著第九軍剩下的特種兵旅,暫時駐扎濟寧州,待命而動。
第二天,救援濟寧州的敗軍逃回到兗州,向李率泰報告了濟寧州己經失守,救援人馬慘敗的消息。
雖然對濟寧州失守早有心理準備,但李率泰沒想到,連救援的人馬也被打得幾乎全軍覆沒,因此也不由得大驚失色,這可是八千人馬,逃回來的不足一千,這一來袞州的兵力可就有些捉襟見肘了。李率泰正要招集眾將,商議下一步的應對方案,就在這時,又有探子來報,泗水縣失守。
原來陳錦率軍從泗水縣趕回袞州來駐守之后,周少桓立刻下令,由第十軍軍長章一平,帶領第十軍的第十二、二十七兩個旅,去襲取泗水縣。
雖然這時泗水縣的縣外陣地又重新修好,但現在縣里的守軍只剩下了五千人,而且火銃兵和弓箭手基本都被調回去駐守袞州,因此根本無法固守縣城外的陣地,而且中華軍的進攻太過突然,只好都退進縣城里去防守。
但這時戰斗的步調又回到了中華軍最擅長的模式,立刻就向縣城發動了強攻,甴爆破組出動,用爆破車炸開了泗水縣的城墻,隨后中華軍殺入泗水縣城里,經過了一番激戰之后,清軍終于抵擋不住,退出了泗水縣。
泗水縣的失守,對李率泰來說,又是一個沉重的打擊,這一下兗州的左右兩翼勻告失守了,兗州的外圍只剩下南面的鄒縣,而這時泰安州的援軍還沒有趕到,李率泰一面又派人催促岳樂,盡快趕來救援兗州,一面也再考慮,還有沒有必要繼續守著鄒縣。
因為中華軍完全可以繞過鄒縣,直接進攻兗州,而現在兗州城里的守軍只有一萬多人,還不如鄒縣的兵力多,而且神威營的士兵也基本損失殆盡了,因此靠這一點兵力,很難守住袞州,不如把鄒縣的人馬都撤回到兗州來駐守,這樣袞州城里的兵力可以達到二萬六七千左右,就算中華軍進攻過來,也能夠抵擋一陣了。
就在李率泰還在思考要不要放棄鄒縣的時候,又有人來報告汶上、寧陽兩縣失守了。
李率泰聽完之后,也不禁面如死灰,因為寧陽縣就在兗州府的正北,可以說正好切斷了從兗州退向泰安、濟南一線的道路,也就是說,這時的兗州,己是一座孤城。
到了這個時候,李率泰才意識到,這一次中華軍的進攻,和上一次完全不同了,并不在一味強攻城池,硬打硬拼,而是戰術靈活多變,什么圍城打援、聲東擊西、欲擒顧縱、出奇不意,避實擊虛等等,完全是花樣百出,令人根本琢磨不透,防不勝防。似乎又有了幾分當年的風彩。盡管現在兗州還在清軍的控制下,但李率泰己經產生了一種不好的預感,兗州己經守不住了。
但現在不是喪氣的時候,一但兗州失守,連李率泰自己也有危險,而現在兗州唯一的希望,就是堅守城地,等著濟南的阿巴泰派出大軍來救援,因此李率泰再次向岳樂,以及阿巴泰發出了告急信,請救他們速發援軍,趕來救援兗州。同時也下令到鄒縣,命令守將夏成德、夏景海兄弟,立刻放棄鄒縣,把全部人馬都撤回兗州來駐守。
夏成德、夏景海接到了李率泰的將領之后,到也不敢怠慢,另外兩人也知道目前的局勢,確實應該全力守衛兗州,因此也立刻組織人馬,撤回兗州。
只是撤軍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因為現在清軍各軍也都裝配一定數量的火器,雖然駐守鄒縣的清軍不屬于新軍,但也有七百多支火槍和二十余門各種火炮,包括二門二千四百斤的紅衣火炮,因此也隨軍攜帶了大量的彈藥,另外還有箭矢、糧草其他各種軍用物資,雖然也仍掉了不少,但扔不掉的加在一起也足裝了三百多車。清理這些物資裝車就花去了二天,直到第三天,才開始撤離鄒縣。
好在是鄒縣離兗州并不遠,只有四十多里的路程,而且都是官道大路,車輛行走,也十分便利。如果在正常情況下,五個時辰左右,就可以到達兗州了。
但隊伍僅僅只走出了還不到兩個時辰,就遭到了中華軍的追擊。夏成德、夏景海都是漢軍正紅旗的遼東漢人,跟著清廷一起,也打過不少仗,也十分豐富的作戰經驗,在撤退之后,也留下了一部份斷后的人馬,等大隊離開一個時辰之后,再撤離鄒縣,這樣清軍就可以先走出一個時辰的距離,中華軍再要追趕,也追趕不上了。
只不過夏氏兄弟沒有想到的是,付責追趕清軍的,是山東軍區第十軍騎兵師。
而且在以前的戰斗中,中華軍的騎軍也和清軍進行過一些騎戰的戰斗,不過中華軍畢竟不是一支以騎戰為主的軍隊,另外以前的主要戰場都是在江淮一帶,河網密布,并不是騎軍理想的戰場,因此騎兵發揮的時候并不多,而且在一些關建的大戰中,基本都沒有騎兵的參與。
但這并不表示,商毅不重視騎軍,因為商毅十分清楚,雖然現在己經進入了火器時代,騎軍的作用在不斷的降低,但騎軍依然是戰場上一支重要的力量,一支完整的軍隊,決不能缺少了騎軍。另外北方地勢平坦,以后進行北伐,騎軍還是大有用武之地。因此中華軍很早就組建了自己的騎軍部隊,并且在成立各大軍區的時候,毎個軍區都組建了一個騎兵師,并且也進行了嚴格的訓練,同時還制造了大量適合騎兵使用的短銃和后裝彈步槍。
只是在清軍的概念中,雖然知道中華軍也有騎兵,但對中華軍的騎兵并沒有什么深刻的印像,因此在制定與中華軍作戰的計劃中,也往往會不自覺的把騎軍給無視了。這一次撤軍的計劃,就是這樣。
龍嘯大明龍嘯大明第二十三章靈活作戰(二)_龍嘯大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