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第382章 你好,超腦

熊貓書庫    超腦黑客
🔊點這里聽書

第二卷黑客圣地第382章你好,超腦  背景色:

  顏色:

  字體:[

第二卷黑客圣地第382章你好,超腦第382章你好,超腦  林鴻之前已經將渦流電磁數據傳輸的理論和硬件結構完善好,這是一種具有革命性的無線傳輸方式,相比起現在已經逐漸在流行的wifi無線傳輸,速率還要高上n多倍,甚至連現在的硬盤讀寫速度都遠遠跟不上。(《《讀吧》》)

  而這個渦流電磁傳輸方式,卻仿佛恰好是為超腦系統而量身定做的。

  在“天眼”中,根本沒有數據讀寫速度這一限制,開關蛋白的改變一切都是瞬間觸發的,可以說就算以物流電磁的傳輸速度也觸摸不到開關蛋白的狀態漸變極限。

  林鴻首先將之前制作出來的渦流電磁信號發生裝置進行了改造,將其改造成發送幽靈場渦旋能量波,從而讓大腦可以接受到。

  這一步并不難,主要是渦旋電磁的結構,以及幽靈場能量波的發生器的制作方法他早已掌握,只需要進行對應的修改和整合即可。

  完成這一步之后,他便在天眼中開始構建一個信號解碼器的結構。

  這個解碼器,負責將接受到渦旋能量波解碼,轉換成二進制的數據格式保存下來。

  解碼的過程,簡單地說可以看成是一個解壓縮的過程,將信息高度聚合壓縮過后的三維立體的渦旋信號,解壓縮成為平坦的二進制數據。

  由于渦旋信號中所蘊含的信息量非常巨大,極少的渦旋信號解碼出來所對應的二進制數據則可能非常巨大。

  在這之前,林鴻花費了很長的一段時間去實驗和改進,最終完成了對兩束信號的扭曲和解碼,故而現在他制造這一結構,也是輕車熟路,非常順利。

  不過,這個解碼器的結構比較復雜,他忙乎了一個通宵,也只完成了一個比較重要的核心芯片而已。《《讀吧》》

  在構建這個解碼器的過程中,林鴻產生了許多不錯的靈感和創意,原本打算白天的時候去拜訪徐直中的計劃也被他暫時給取消了,他決定趁熱打鐵,先一口氣將解碼器給弄出來再說。

  于是,這幾天時間內,林鴻基本上都沒出門了,一有時間便呆在自己的實驗室中不斷地做實驗和測試。

  從最簡單地1位數據比特開始,慢慢進行數位擴展…就這樣,數據開始一點一點地從電腦中,成功轉移到“天眼”存儲結構中。

  終于,在解決了最后一個難題之后,林鴻成功將電腦中96bit的數據傳輸到了“天眼”中,這96bit的信息,翻譯成英文字母就是“hello_super_brian!”。

  “你好,超腦!”

  簡單的一句話,宣告著林鴻的超腦系統正式進入了一個里程碑的階段,他成功將外部電腦中的信息,傳輸到了自己的大腦內部!

  這種在別人看來簡直是天方夜譚的事情,竟然被林鴻親手給實現了!

  這個消息要是傳了出去,基本上只有兩個結果,一個是讓整個世界為之震驚,另外一個則認為林鴻是個神經病,妄想狂。

  林鴻也有些按捺不住內心的激動,臉上露出興奮之色。

  超腦系統一步一步在他的親手制作中慢慢成形,這種成就感,實在是言語所無法表達的。

  并且,他正在做的事情,是如此的特別,如此的讓人難以置信,連他自己看到最終的結果之后,也覺得實在是有點過于神奇了。

  這就好像他在親手從無到有地打造一部前所未有的神奇修煉功法。《《讀吧》》

  以現在的科技,只要他自己不說,別人根本不知道他的大腦里面存著這么一個東西,目前世界上最先進最緊密的儀器也探測不出來。

  這個東西,真的可以媲美仙家法術之類的神技了。

  克萊爾僅僅憑借一個“信仰勛章”就建立起了安格拉斯那樣的宗教組織,林鴻要是將超腦系統給建立起來,也完全可以開宗立派。

  林鴻展望了一下超腦系統誕生之后的情形,然后收回有些發散的思維。

  現在,這96bit的數據在天眼存儲器中的表面形式,只不過是一連串排列在一起的開關蛋白而已,這些開關蛋白以“開”和“關”的狀態表示二進制位,要想讀懂里面所蘊含的信息,還必須得進行一番轉換,這一步相對來說還是比較簡單的,關鍵的是,以什么方式展示出來。

  雖然以林鴻現在的強悍記憶能力,直接閱讀二進制代碼,也勉強可以理解,但這樣的效率實在是過于低下,并且非常不方便。簡單的數據還能夠一“眼”看明白,如果數據一多,大腦根本不夠用。

  最理想的表現形式,是像電腦那樣,使用顯示器將數據顯示出來。

  人體中可以充當顯示器的奇怪是什么?

  答案已經不言而喻了——眼睛。

  電腦顯示器的目的就是為了讓畫面進入眼睛,從而讓大腦識別里面的信息。現在,林鴻直接就是對大腦進行操作,想要達到這一步,完全不用考慮那一步,直接讓信息進入大腦即可。

  問題是,如何讓大腦直接理解里面的信號?

  林鴻目前已經有了內視的能力。

  他進入內視狀態,然后將焦點集中在眼球處,對視覺信號進行微觀“觀察”,想要弄清楚對于外界的光線刺激,眼球是如何轉換為大腦信號的。

  不過,仔細觀察了一陣之后,林鴻發現,眼球的處理信號的機制實在是過于復雜了,他根本無法用窮舉的方式將這些信號轉換機制一個個給列出來,這其中似乎還涉及到了一些智能處理機制,信號還沒有傳入到大腦中樞之前,就已經發生了改變,這給他的研究造成了非常大的困難。

  最終,林鴻不得不放棄了這個切入角度,他的這個方法根本行不通,大腦接受的信號是中途經過了處理的,根本不準確。

  “對了!為什么一定要直接將信號傳入神經中樞呢?直接對視網膜進行操作就行了。”

  林鴻一拍腦袋,發現自己想得有點過于復雜了。

  既然眼球的信號如此復雜,那么就不用管這些,將其當做是一個已經封裝的api函數庫就行了,直接對視網膜進行操作,然后讓它自動去處理這些信號,完全不用管其中的實現細節。

  這個道理在計算機中也是很常見的,底層的系統程序員們一般都會將復雜的實現細節封裝起來,讓應用程序員不用關心和硬件以及系統調用有關的東西,只需要知道,哪些函數可以完成什么功能就行了,編寫程序的時候,想要實現某種功能,直接調用對應的函數就行了。

  例如畫圖,在顯示器上畫出一條線,其本質是對顯示器上面的像素點陣進行操作,將顯示器上面的像素點陣進行編號,然后使用橫縱坐標改變其顏色和兩度,再將這兩點之間的像素一次改變,這樣就畫出來了一條直線。

  如果每次都這樣去操作,實在是過于繁雜了。于是有程序員就將這個功能封裝成一個函數,直接命名為line,可以接受兩個x和y的坐標值,要畫線的時候,就只要調用這個函數,并且帶上坐標值就行了,使用者完全不用考慮其中的實現細節。

  同樣的道理,林鴻也不用管大腦是如何對視覺信號進行讀取和解釋的,他只要將焦點放在視網膜上,觀察外界信號是如何刺激視網膜的,只要按照這個規律去形成特定圖像,這樣就能給大腦進行視覺信號輸入了。

  對視網膜的操作相對來說就比較簡單了,在視網膜上,有一種被稱為“光感受細胞”的細胞,可以對光線進行感應,將其轉換為電信號,然后再傳遞出去。

  林鴻要做的,就是模擬這個狀態,建立起一個比特信號和光感受細胞狀態之間的映射關系,從而實現視網膜上的顯示。

  這樣,只要有比特信號輸入,就會在視網膜上面出現對應的信號,仿佛是眼睛真的看到了一樣。

  原理雖然簡單,卻又是一個非常繁雜的工作,對視網膜的操作,精確到細胞,比顯示器上面的像素點陣操作要復雜多了。

  好在這樣做是可行的,需要的只是時間和精力而已,倒也可以借鑒顯示器上面的做法,對視網膜上的光感受細胞位置建立坐標系,然后通過封裝之后的功能函數對其進行操作。

  這一步過程,實際上就相當于真正的電腦中,給外設編寫驅動的過程,只要將驅動程序編寫出來了,然后和超腦系統想匹配,最終就能將超腦打造成為一個功能強大的生物計算機。

  想象一下,不用顯示器,視網膜上面憑空出現系統畫面;耳朵上也不用戴耳機,直接在內部產生聲音信號,輕松“聽”音樂;另外,還可以出現其他感官信號,例如嗅覺、味覺、觸覺…如果在超腦系統里面運行游戲或者觀看電影,完全可以做到身臨其境,實現全方位的感受。

  這已經不在什么3d、4d的概念了,完全可以達到nd的效果。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